綏陽公館橋

綏陽公館橋

公館橋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正安兩縣交界的赤尾溪河上,地處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內,建於清朝末年。

由於該橋在貴州通往四川的古驛道上,當時橋南的綏陽公平街上,建有供來往客商和官員食宿的公館,故名“公館橋”。又因該橋由正安綏陽兩縣共建共管,故又稱“公管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綏陽公館橋
  • 地理位置:貴州省遵義市綏陽、正安兩縣交界
基本簡介,公館橋的傳說,公館橋德政碑,

基本簡介

公館橋為單孔石拱橋,全部由白雲岩巨石砌就。跨徑37米,高23米,寬9米,南面石梯47級,北面石梯49級。兩邊有護欄,為長方形厚石板磨製而成,護欄正中,各建有形狀相同的橋樓一座。橋樓中間各嵌兩塊大石碑。
東面兩塊石碑分別刻建橋倡導首事和捐款人姓名及金額,西面兩塊分別刻《修建正南第一橋序》和“竹不如松青且雅,蘭雖是草秀而香”的對聯及花卉、龍蛇、佛塵、寶劍等圖案。兩邊護攔各有一付楹聯,分別為:“騎驢相國逸興尋詩,司馬才人豪情題柱”;“石磴連雲平雁齒,河梁堰月臥虹腰”。北岸平台上立三塊高大石碑,分別刻“痌瘝 在抱”,“鹹歌利涉”、“民不能忘”。橋南岸平台上建小廟一座,廟內有菩薩三尊,常年香火不斷。
公館橋古樸蒼勁,雄偉壯觀,工藝精湛,堅固實用。其建築之獨特,造型之別致,在古橋建築史上,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橋上古聯,對仗工整、意境幽遠,可解讀詩鄉文化歷史淵緣。公館橋被載入《綏陽縣誌》和《續遵義府志》。有關專家將其譽為“黔北第一古石橋”。史稱“正南第一橋”。
1987年綏陽縣政府公布公館橋為綏陽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館橋的傳說

石獅竊谷
綏陽縣溫泉鎮公坪鄉有一座獨特的單拱石橋,是黔北地區有名的“正南第一橋”,因清朝年間,綏陽、正安、道真均屬於遵義府的轄區,而當時公坪是通向遵義府去的唯一的道路,從正安過公坪時,必須要經過一條大河,這條大河水深河寬,因此常常有人在過河時被淹死,或者是風雨天不能過河,為了方便官民通行,綏陽、正安、道真三縣知縣共同商議,在公坪修一座過河的大橋,以便官民通行方便,而且由三縣共同修建,共同維修,並且把這座橋命名為“公館橋”。
公館橋始建於清朝光緒三十二年,於宣統元年竣工,橋身用方條石砌成,全長七十二米,跨度二十三米,寬七點二米,基腳和橋面護欄通高十八米,橋南方有石台階47級,北方有石台階四十級,橋兩頭雄踞著四頭一點五米高的石獅,橋欄上雕刻有鯉魚跳龍門、神仙下棋等神話故事以及奇花異草、古禽怪獸,還有多幅對仗工整的對聯。
石橋建成後,方便了三縣官民的來往通行,但時過不久,圍繞著這座石橋卻傳出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有一年的秋天,稻子剛剛成熟,等著人們去收割呢,可突然間,大片的稻子卻在一夜之間突然不見了。人們辛勤勞動一年,到頭來卻顆粒不收,是誰也會難受的。一連幾天,這樣的怪事接連發生,人們感到十分奇怪,都認為是有竊賊,於是商量著在田頭蹲守,準備捉拿竊賊。
一天夜晚,幾家被竊的人聚在了一塊,看一看是否能捉住竊賊,於是埋伏在稻田中,等待竊賊出現。
夜深人靜了,月亮高高地掛在樹梢,四周靜悄悄的,只聽見蟋蟀在草叢中唱著歌,秋夜的風也帶著絲絲的涼意,蹲守的人沒有困意,警惕地向四周張望著。
突然,從公館橋頭射來一束刺眼的亮光,光柱閃了幾下後,橋兩頭同時出現了八束亮光,只見八隻大銅鈴般大小的光柱不斷地掃向稻田。蹲守的人們嚇壞了,蹲在田間一動也不敢動。
很快,人們發現那些光柱是從橋頭上的石獅子眼中放出來的,只見橋頭上的四隻石獅子站了起來,抖了抖身上的長毛,仰首長吼一聲後,跳到了地面,然後從不同的方向朝稻田中走去,大口大口地吞食起稻穀來。
“喔、喔、喔……”“喔、喔、喔……”雄雞報曉了,天邊升起了啟明星,四頭石獅腆著肚子回到橋頭,懶洋洋地跳上橋頭上的石柱,又蹲在那裡變成石獅子了。
看到這一怪事,人們又驚奇、又害怕、又氣憤。驚奇那石獅竟然會復活食稻穀,害怕那石獅成精後會禍害人們,氣憤一年的勞動竟然被石獅吃掉了。
第二天,蹲守的人們把夜間見到的怪事告訴了大家,大家認為石獅子成精了,要害人啦。大家議論紛紛,認為趁著石獅子白天還不能害人時把它除掉。於是大家來到公館橋頭,把四隻大石獅推翻到河裡,大石獅被推倒在河裡時,每隻石獅的腿都被摔斷了,人人歡呼了起來,說終於把石獅除掉了。
說來也怪,自從石獅被推到河裡以後,再也沒有誰家的稻子失竊了。
如今,我們去公館橋遊覽時,還能看見石獅的腿確實有損壞的地方,當地的人們告訴我們,就連石獅也是文物保護部門的人從河裡找回來重新裝上去的呢。同時,當地的老人們也給我們講了這個石獅吃穀子的怪異故事。

公館橋德政碑

綏陽公館橋小土地廟 百年前的溫泉鎮公館場(今公平街),是古代黔北至川南驛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這裡民居集中,行人熙攘。沿街的客棧、飯莊、茶館,為過往的商旅提供食宿。位於中街的“公館”,則專門接待來往的州、府官員。芙蓉江支流赤尾溪從右下方流過。對岸,是正安州(今正安縣和道真縣)的地界。赤尾溪上沒有橋,人們往來,須在公平街上場口的船塘渡口坐船,方能到達彼岸。
清光緒乙巳年(1905)春天,正安州知州郎承模從遵義返正安,天黑至公館場,打算在公館住一宿,天亮即登程上路。可就在那天晚上,春洪驟至,連續三天大雨,赤尾溪波翻浪滾,洪流拍岸,渡船無法擺渡。郎承模不由嘆道:“煙水蒼茫,哀歌無渡,途窮日暮,惆悵何之!甚至濡首滅頂、沉淪者不知幾何?”於是“思欲駕虹,以求利涉。”水退,郎承模回到正安,立即與綏陽知縣方峻協商,議定兩縣共同建橋;同時和正安厘金局段局長等人,落實了籌募資金的方案。修橋善事,得到廣泛擁護。郎承模率先捐銀50兩,兩地人士,亦紛紛解囊相助,無錢者,則捐糧饋菜,或投工投勞。
丙午年(1906)冬天,300名石工木工,在石匠師傅吳明空、木匠師傅陳福堂的帶領下,開始修建公館橋。石工在赤尾溪兩岸屬綏陽的窯坪、雕上和屬正安的黑尾壩三處開山取石;木工則在綏陽乾田坎長磏寺一帶伐木作支架。次年三月,修成橋基,正準備安裝精石時,春洪暴發,橋基毀於一旦。後將橋基上移100米,在今公館橋處重建。歷經三載,於宣統元年(1909)9月12日告竣。
公館橋為蛋形石拱橋,全長72米,跨徑39米,高23米,寬9米。橋南有石梯47級,橋北為40級。橋面南北兩頭,各塑相向雄踞的石獅兩尊。東西兩側,建條石護欄,護欄正中豎兩壁碑刻,均為三立柱一橫枋鑲夾。橫枋上飛檐斗拱,造型精美。兩邊護欄鏤雕的翠竹幽蘭、荷花芳草、雲龍躍虎、葫蘆琴劍等,形象生動,神采各異。欄柱上陰刻兩付對聯:“石磴連雲平雁齒,河梁偃月臥虹腰”;“司馬才人豪情題柱,騎驢相國逸興尋詩”。對聯喻義深長,對仗工整,書法瀟灑遒勁。橋樑屹立懸空,勢若長虹。昔日險阻,終成通途。
為了紀念公館橋的落成,人們在橋頭北岸平台上,立了三座高大的石碑。其中一座是老百姓為郎承模樹的“德政碑”,碑文為:“痌瘝在抱”。痌(tōng)為痛,瘝(guān)為病;痌瘝,即病痛、疾苦之意;痌瘝在抱,就是把老百姓的疾苦掛在心上。
作為知州的郎承模,能夠關注民生,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自然是“民不能忘”。那時,在這邊遠的山區,沒有報刊音像等媒體彰顯他的政績和表達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於是為其樹碑立傳,讓後人記住了一個“把老百姓疾苦掛在心上”的優秀地方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