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南樓墜燕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一般指本詞條

絳都春·南樓墜燕》是宋代詞人吳文英創作的悼亡詞。此詞上片寫作者追憶舊日與杭妾相聚並哀嘆自己的羈旅異鄉;下片寫作者在京口見到與亡妾相似之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聯想,抒發感慨,表達對亡妾思念極深而不得見的淒婉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絳都春·南樓墜燕
  • 作品別名:絳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吳文英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絳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
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葉吹暮喧,花露晨晞秋光短。當時明月娉婷伴。悵客路、幽扃俱遠。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
別館。秋娘乍識,似人處、最在雙波凝盼。舊色舊香,閒雨閒雲情終淺。丹青誰畫真真面,便只作、梅花頻看。更愁花變梨霙,又隨夢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絳都春:詞牌名。《夢窗詞集》入“仙呂調”。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韻。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字。
⑵墜燕:典出《綠珠傳》:西晉時期著名歌女綠珠為感激石崇之厚恩,跳樓自殺以保節。
⑶扃(jiōng):門戶。
⑷娉(pīng)婷: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情態美好。伴:一本作“畔”。
⑸霧鬟(huán):指年輕女子發鬟蓬鬆、美麗。杜甫詩《月夜》在月下思念他遠別之妻有“香霧雲鬟濕”之句。
⑹秋娘:妓女之泛稱。乍識:剛一見面。
⑺誰:一本作“難”。真真:唐《松窗雜記》:“唐進士趙顏於畫工處得一軟障,圖一婦人,甚麗。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可令生,余願納之為妻。’畫工曰:‘余神畫也,此女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之,應則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
⑻梨霙(yīng):雪花。

白話譯文

愛妾去世很久了,在暮夜,我又一次對昏燈、傍捲簾悼念亡靈。愛妾之薄命就像秋風吹落葉,昏鴉鬧疏林,殘荷沾晨露。當時相聚在杭城共度明月良宵的情景歷歷在目,而現今我卻是孤身在京口為客,與愛妾已是幽明異路了。對於亡妾的音容笑貌,如今想起來,因為已隔多年,就像重霧遮隔那樣模糊不清,更何況這裡又沒有她的畫像,只有昔日伊梳洗用的鏡子作為紀念擺在台子上,但也是不見伊之人形了。
在京口的一個別館中,我忽然碰見了一位歌伎,她的長相乍見之下恰如亡妾復生,特別是她雙目凝盼時的容顏,真是像極了。雖然這位歌伎極似亡妾,但是終究不是真的我是愛妾啊。所以對舊人的懷念仍舊是銘刻心頭,我對這個初次相識的歌伎在感情上總覺得相交太淺。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高手能揮毫試作丹青,像畫真真似的畫出我亡妾的真實面容,並使她死而復生?如今我沒有畫像,就只好將這位“似人”的歌伎權作我的愛妾,細細地審視以聊解相思意、懷戀情吧。但是愁只愁這種“望梅止渴”的情況,終非長久之計,如果這歌伎一旦離去,就豈非像雪花消融、幻夢驚醒一樣,成了一場空歡喜?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作者悼念亡妾的。吳文英在臨安(今浙江杭州)時曾娶有一妾,早亡。此時在京口(今江蘇鎮江)他忽然遇到一個與其亡妾相貌、外形都極相似的歌妓,使他萬分悵惋,增加對故妾的懷念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南樓墜燕。又燈暈夜涼,疏簾空卷。”古代文人多以燕喻姬妾,取其輕盈嬌小之意。寫分別時又往往以燕上下飛舞而起興,因為詞人與其妾是死別,所以用“墜燕”起興。這裡用石崇愛妾綠珠墜樓殉情的典故。“燈暈”二句寫詞人居室的情況。因秋夜涼,霧氣重,燈暈越發明顯。在這淒涼的夜中,詞人高卷疏簾等待故人歸來,故人卻始終沒有出現,但也正因為帘子捲起才看見了“南樓墜燕”,文理極密。“葉吹暮喧,花露晨晞光短”二句從眼前情景聯想到人事。晚風吹動樹葉發出陣陣喧響,由此詞人進一步聯想到“花露”,早晨的露水本是可以滋潤這枯葉的,但“花露”早就幹了,因為秋季的白日是比較短的。從“花露易晞”自然而然引起了對短暫人生的聯想,進而引出對亡妾的哀悼。“當時明月娉婷伴,悵客路、幽扃俱遠。”此三句為痛悼亡靈。上面的風葉枯墜、花露易晞,本來已經引出其妾早亡,但到此筆鋒一頓,追憶共同生活時的歡樂。有此娉婷佳人相依相伴,在明月下暢述深情,這是無比歡樂之事,而如今兩人陰陽隔絕,不能再會。“悵客路幽扃俱遠”是從雙方來寫,一是自己客居他鄉,距家遙遠;一是亡妾長眠九泉之下,墓門緊閉,距離人間更是無限遙遠。兩個“遠”合在一起,使詞人尤增淒楚悲苦之感。“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三句寫對亡妾的思念。“霧鬟”句是承“明日”而來的,詞人想像亡妾在月下姍姍歸來。但她皆竟已離人間,所以儘管她能“環佩歸來”,但照之於鏡,畢竟是有影無形的。這不僅照應上面的“幽扃俱遠”,而且這個結尾掃除了一切痴想,並和起句相呼應。
整個上片,無論是敘事還是寫景,都集中表達了作者對亡妾的悼念之情。下片則主要寫在京口見到與亡妾相似的妓女以及由此所產生的聯想,進一步表達了對舊人的思念。
“別館”點明自己在京口作客,又承上片末句“鏡空不見”,掃除了一切幻象之後,自然地把筆鋒轉到現實中自己面前所對之人。第一眼詞人就覺得她與亡妾有相似之處。他仔細回想究竟在哪裡相似,經過認真思考才認定是她雙眸注視自己時的神態。“凝盼”是描寫京口之人,更是寫亡妾。這個大膽熱情的動作,給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舊色舊香,閒雨閒雲情終淺”,二句言想起故人的舊色舊香,而眼前這種邂逅相逢的露水夫妻畢竟情淺。這是承接“雙波凝盼”而來,意思是說儘管她們神態極為相似,但詞人對她們兩人的感情是絕不相同的。“丹青誰畫真真畫,便只作梅花頻看”,借描寫自己的痴想,抒發對亡妾的懷念。詞人覺得自己和這個“京口似人”雖然情淺,但不妨請一位丹青高手為她寫真畫像,然後把這幅寫真當作梅花一樣頻頻欣賞。這是承接“情淺”句而來,意思是說作夫妻雖然情淺,但是他還是願意常看見她的“面”,因為看到這幅畫上顏容就想到了亡妾。“更愁花變梨霙,又隨夢散”二句是說恐怕連這“京口似人”也難得常見。“更愁”句承接上韻“頻看”,言恐怕梅花似雪,轉眼消散,有如夢境消失。這是更進一步的寫法。言即使想常看梅花也不可得。意為此“京口似人”雖然很像亡妾,但在這風雪嚴寒的社會恐亦不能久存。這兩句表面上說恐怕與此“京口似人”不能常見,實際上還是哀悼亡妾,言連常見似亡妾者以求一時安慰也不可得。
總而言之,這首詞寫的是作者生活中的一個小小插曲。上片以“南樓墜燕”起,以“鏡空不見”收,寫對亡妾思念極深而不得見的淒婉之情。下片借偶遇之人抒發懷舊之情,更是一韻一頓,筆意曲折,在結尾處達到高潮,這也是此詞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名家評論

陳洵《海綃說詞》:“墜燕”,去妾也(應作亡妾)。已成往事,故曰“又”。“葉吹”十一字,言我朝暮只如此過。從“夜涼”再展一步,然後以“當時”句提起,“客路”句跌落。“霧鬟”三句,一步一轉,收合“明月娉婷”。“別館”正對“南樓”,乍識似人,從不見轉出。“舊色舊香”,又似真見,“閒雨閒雲情終淺”,則又不如不見矣。層層脫換,然後以“真真難畫”,只作花看收結。筆力直破餘地。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