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86年,山西
新絳縣版畫藝術家
藺永茂與其子
藺濤開始著手開發挖掘絳州澄泥硯的製作工藝,數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精心研製,終於使失傳數百年的民族瑰寶重放光彩。藺氏父子生產的絳州澄泥硯由於“燒造最好”,榮獲數十項國際國內大獎,其精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父子二人也雙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2006年,“絳州澄泥硯”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中國
硯台行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
歷史
絳州澄泥硯源於秦漢,盛興於唐宋,是與端、歙、洮齊名的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盛唐時期,由於絳州占據著重要地理位置,是去首都長安(西安)的重要水旱碼頭,各路官宦商賈、文人墨客、能工巧匠雲集絳州,更進一步促進了絳州經濟文化的發展。絳州先民前承秦磚漢瓦的澄泥工藝,改進陶硯的製作技法,使澄泥硯的生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峰。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在《論研》一文中指出:“蓄硯以青州為第一名,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賈氏談錄》(南唐楊洎著,收入《永樂大典》)“絳人善制澄泥硯,縫絹囊置汾水中,逾年而後取,泥沙之細者已實囊矣,陶為硯,水不涸焉”《硯》中記載:“絳人囊泥汾水中,陶為硯水不涸。”宋翰林學士蘇易簡著的《文房四譜》卷三中記:“作澄泥硯法,以瑾泥令入於水中挼之,貯於瓮器內,然後別一瓮貯清水,夾布囊盛其泥而擺之,俟其至細去清水令其乾,入黃丹團和溲如面,作二模如造者者,以物擊之令到堅,以竹刀刻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乾,然後以利刀手刻削,如法日曝乾,空間垛以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復時,然後入墨蠟貯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不亞於石者”。
唐宋之後,由於石質硯的大量開採製作,對澄泥硯產生了一定的衝擊,但作為當時的書寫工具之一,澄泥硯的生產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優勢,在擴大發展。元代山東柘溝河沿岸,河南虢州和河北滹沱河一帶都開始生產。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優勢,澄泥硯的製作也更趨精細,隨型硯愈多樣。明代,隨著石硯的大量開採,以及銅硯、瓷硯、鐵硯、漆砂硯,木硯等的出現,澄泥硯由於其製作技藝的複雜已顯處下風,新絳的澄泥硯尚無發現相關的文字記載。到了清朝,澄泥硯的製作幾乎沒有成功的佳作,據有關資料記述(尚待進一步考評)乾隆皇帝在欽《西清硯譜》載入的二百餘方硯中,澄泥硯占51方,其中銘文中有絳州字意的御銘就有11方(我們查證,僅供參考)。如唐八棱澄泥硯銘:“汾水澄泥絳縣制,賈氏談録詳記事,建武庚子分明識,海馬飛魚出波際。佐我文房之五藝,揮毫祇欲書亥宇。”在硯說中稱其硯:“土質細潤,堅為玉石,其為汾絳舊物無疑。”又御製宋澄泥石函硯銘:“絳州泥,誰為澄,端溪石,誰為形;泥而石所點料,石而泥非所較;一而二二而一,水為入墨為出;背畫井思復古也,而磨凹不可補也,經世修身宣思何以自處也。”可見乾隆皇帝對絳州澄泥硯的寵愛。
綜上所述,澄泥硯的生產到了明清之際,一直在艱難的維繫著其生存,而絳州澄泥硯生產幾近失傳。民國十七年修定的《新絳縣誌》中記載:“按絳州出澄泥硯,《山西通志》及《絳州舊志》均載記之,可知澄泥硯確為絳州所出。唯在今日,無制之者,蓋其法早已失傳矣。”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新絳縣工藝美術廠曾探索恢復澄泥硯生產工藝,但由於成品率極低,成本過高,市場銷路不好,不久便停止生產。1986年以來,新絳縣博物館業務館長、文博副研究員藺永茂與其子藺濤成立“山西省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研製所”,多方蒐集資料,精心鑽研,終於使四大名硯之一的絳州澄泥硯重現人間,又綻新蕾。1997年,有民間制陶藝人王學仁及其子王雲鴻成立“絳藝苑硯社”,開始了“絳藝苑”澄泥硯的生產製作。繼而有年輕制陶藝人閻鵬成立“絳源齋硯社”,進行澄泥硯的研製開發。
絳州澄泥硯與端硯、歙硯、洮硯齊名,並稱“中國四大名硯”,在中國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屬於邊緣學科,綜合藝術,較之其它的石雕硯種,其製作更為艱辛。它取絳州汾河泥做原料,經特殊焙燒工藝製成的珍貴奇特的一個硯種。屬於陶瓷卻又有別於陶瓷,是界於陶與瓷之間的一種炻器。
絳州澄泥硯屬於硯雕又複雜於硯雕,它不僅僅局限於雕刻,還需經採選泥料、澄細、淘沙除雜、制坯、烘乾、裝飾、燒制、細蠟、拋光等幾十道極為複雜的工序。融物理、化學、雕塑、繪畫、文字、書法、篆刻、造型設計於一爐,屬於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澄泥硯應是屬於陶又高於陶、屬於刻硯又複雜於刻硯的綜合藝術門類。無論其燒制難度、制硯難度均複雜於陶瓷與石質的硯雕。
由於泥料可塑性大,因而澄泥硯具有自己獨特的雕塑風格:注重形象的塑造,講究精雕細刻又不失古樸大方;質地細膩但又細而不膩,堅而不燥。由於製作工序繁多,因此在中國四大名硯中,它相對前三者更具一定的難度,更難製作,故也更為難得。要求研製者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藝,更多的是“硯外功夫”:要懂得物理、化學、土壤、地質、陶瓷以及文物與考古,還要熟悉與精通造型藝術。特別是繪畫、雕刻、書法、篆刻、設計、色彩以及紮實的文學功底,深厚的藝術修養,嫻熟的雕刻技藝等。要博覽群書,從相關的藝術中汲取營養:竹木牙雕,金銀玉器,書法字畫,碑拓篆刻等等。“胸有文墨品自高”,否則,它只能是一種書畫用品,而並非“藝術珍品”,自然會逐漸失去其藝術收藏價值。正由於種種原因,以至明末清初失傳,留下三百年的缺憾。
製作
絳州澄泥硯的製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宋代的《賈氏談錄》和《文房四譜》中對澄泥硯的製作方法均有記載,古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後,用絹袋盛之,口繫繩再拋入河中,繼續受水沖洗,如此二三年之後,絹袋中的泥越來越細,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然後“令其乾,人黃丹團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乾,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再用黑蠟、米醋相參蒸多次。如此繁複的工序,使硯台堅如鐵石。
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後來澄泥硯的製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主要工序為:將採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濾出極為細緻的澄泥,經過澄泥過濾、絹袋壓濾、陳泥、揉泥、制坯、陰房晾乾、雕刻、砂磨、入窯燒制、出窯、成品水磨等工序,一方硯正常運轉得一年半的時間。產量受季節性影響較大,一般一年燒10次到12次,裝窯量在180到300之間。成品率受季節、風力、窯溫、窯變等等因素影響較大,一般一窯的成品率在30%至40%之間,好的時候可以達到80%,不過這種情況很少。
絳州澄泥硯的生產以家庭作坊為主,忙時也雇用一些從事簡單工序的人員,由於勞動量不是很大,除了少數工序為男性外,多以年輕女性為主,但燒窯等工藝則是作坊的主人親自操作。
工序
絳州澄泥硯以汾河下游的澄泥為原料,經過特殊的焙燒工藝製成。製作澄泥硯要經過采泥、過濾、沉澱、制坯、烘乾、雕刻、燒成、細臘、刨光九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由於制工精細,使澄泥硯具有發墨快,墨水不容易乾,不傷筆毫,便於攜帶的優點。
造型
在造型藝術上,澄泥硯也別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圖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樣,色澤典雅秀麗,顯得極為古樸大方。現在澄泥硯已發展出近百種造型,種類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