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縣風景區古稱絳州,位於山西省西南部,臨汾盆地西南邊緣,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汾、澮二河穿境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絳縣風景區
- 古稱:絳州
- 位於:山西
- 歷史:一千四百多年
歷史沿革,主要景點,人文歷史,
歷史沿革
絳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南北朝時,北魏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改為絳州。隋開皇三年( 583)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古城南臨汾河,北沿丘陵,據高就低隨地勢制勝。遠眺絳州城從西至東“絳州三樓”、“絳州大堂”、哥德式“天主教堂”、唐代“寶塔”,雄居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間,“創造了生動而變化的城市輪廓與風貌”,這組古建築群成為古絳州的重要標誌。
古城原為“臥牛城”,只有南北兩個城門,南為嘴背為臀,東西天池為牛眼,角塔為牛犄角,唯一的南北大街為牛脊,左右62條巷為牛肋,寶塔為牛尾。古城不同一般州縣城制,拋棄了方城十字對稱中軸的格局,而是“臨川籠丘”因地制宜,街、樓、塔、園、寺、廟、碑,三關五坊,兩門62巷,皆依其自然,穿插其間就地而建,形成整體而活潑的建築群落。雖歷經一千四百餘年,受到各個時代的衝擊與潛化,仍然較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形制,是一座唐代古州城,其豐富的內涵在城建、交通、文化、藝術、科學、建築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古城南臨汾河,北沿丘陵,據高就低隨地勢制勝。遠眺絳州城從西至東“絳州三樓”、“絳州大堂”、哥德式“天主教堂”、唐代“寶塔”,雄居高垣之上,巧妙利用空間,“創造了生動而變化的城市輪廓與風貌”,這組古建築群成為古絳州的重要標誌。
古城原為“臥牛城”,只有南北兩個城門,南為嘴背為臀,東西天池為牛眼,角塔為牛犄角,唯一的南北大街為牛脊,左右62條巷為牛肋,寶塔為牛尾。古城不同一般州縣城制,拋棄了方城十字對稱中軸的格局,而是“臨川籠丘”因地制宜,街、樓、塔、園、寺、廟、碑,三關五坊,兩門62巷,皆依其自然,穿插其間就地而建,形成整體而活潑的建築群落。雖歷經一千四百餘年,受到各個時代的衝擊與潛化,仍然較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形制,是一座唐代古州城,其豐富的內涵在城建、交通、文化、藝術、科學、建築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主要景點
悠久的歷史為新絳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蹟。全縣已發現各級文物古蹟169處,其中舊石器遺址1處,新石器遺址22處,春秋戰國墓群2處,漢代墓群3處,其他名人墓葬17處,古建築64處,碑碣刻石32處。革命文物8處,古樹6處,化石5處,僅2.5平方公里的縣城就有各類名勝古蹟33處。
在已發現的文物古蹟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的有四處,屬於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的有15處。創建於隋開皇十六年( 596年)的“絳守居園池”,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時間最早的官家園林;創自於唐代的“絳州大堂”,昔日曾是大唐名將張士貴的《帥府堂》,是堂進深五間,面闊七間,為全國州府大堂之最;龍興寺內的“唐代寶塔”,其迭澀而出,直指藍天,塔頂曾多次騰煙,青雲直上,一連數日,千年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這個謎,時下尚未能解開。名聞遐邇的唐代“碧落碑”,小篆俊秀,書寫特異,筆法工整,布局嚴峻,後人難以認讀,為我國書法史上的珍品;保存完好的十二卷本宋代“絳帖”,系全國四大名帖之一,再現了歷代書法名家的風貌;以“懸塑”出名的唐代“福勝寺”,完好地保存了幾代民間藝術家精心創作的4O余尊彩塑,成為我國美術苑地中的奇葩。,以古代農業為題材的明代《秸益廟壁畫》,名震華夏,似可與“永樂宮壁畫”媲美;創建於元明的“絳州三樓”,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國少有;金代天德三年鑄造的萬斤巨鐘,鐘聲悠揚,靜夜可聞30華里;傳說“七星坡”的“石星”子夜可以發光;價值連城的館藏文物“戰國玉壁”、“金代鈔版”等等,永遠折射著五彩繽紛的民族之光。
絳州大堂位居新絳縣城西高垣之上,新絳中學校內(原州署衙門內)。東西長29.20米,南北寬15.40米,占地面積311.28平方米。始建於唐,現存大堂建築為元代重建遺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絳州大堂始創於唐,現大堂內仍有四塊大型石質覆盆式蓮花柱礎可以炫耀唐代的輝煌。一千多年來,這裡一直是州府衙門的正堂,明鏡高懸,衙役吶喊,百姓有冤,可以擊鼓上堂,是非曲直,全憑知州的良心所栽。難怪在大堂中心,正堂前有一塊已碎裂成多塊的“魚兒跪堂石”,意為魚兒喝水各憑良心。公正與否,只有天知道了。
該堂又名“帥正堂”,史載唐王李世民在穩定李氏王朝的基礎上,為討伐平息外族人侵,東征高麗,命左領軍大將軍張士貴在絳州設帳募軍,招兵處就設在州治署衙正堂內。今新絳縣博物館尚保留有張士貴的交椅遺件,傳為“帥正堂”的見證物。白袍虎將薛仁貴投軍,征東平西,最後在汾河灣築台拜將,也都與“帥正堂”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絳州大堂面寬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筒瓦頂,檐下為五鋪作單下昂斗拱。大堂高大寬闊,巍峨壯觀,人置其間四顧空曠,威嚴之感油然而生。據古建專家言,全國州衙正堂規制通例為五間,而絳州獨為七間,乃國內少見。現全國尚保留有三處州衙大堂,“絳州大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堂建築風格粗獷豪放,造型樸實無華,堂內柱子,特別是前後門楹柱,其粗難以合抱。為擴大堂內面積,內柱大量減少,橫樑為三架重疊,與縱向大內額,由額相接,與橫行大梁疊架承重,撐以通天立柱,堅固有力。樑柱多為原始材料剝皮稍加砍削而成,無統一規格可循。從總的風格看,現建築應為元代重建遺構。
大堂的周圍尚留有一部分附屬建築,堂前原有卷棚抱廈三間,上部雖已毀,基址尚存。左右有二排廂房南北拉開,那是昔日三班六房,差役辦公的地方。中間青石板鋪就的引路南端有木石牌樓一座。堂後留有二堂房屋數間,這裡是州府官員下榻休息的地方。堂西側尚留有一小橋流水,假山松濤的小型花園一座,是官員因衙事煩惱而稍作休憩的地方。再往後便是供知州、夫人、小姐消遣遊覽的州署花園——絳守居園池。這些建築像眾星捧月般托起巍巍絳州大堂。
堂內北壁東側嵌有一塊高116、寬70厘米的《文臣七條》石,系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刻制,上書敕宋真宗趙恆御製。原文是:
一曰清心。謂平心待物,不為喜怒愛憎之所遷,則庶事自正。
二曰奉公。謂公直法已,則民自畏服。
三曰修德。謂以德化人,不專尚猛威。
四曰責實。謂專求實效,勿竟虛榮。
五曰明察。謂勤察民情,勿使賦役不均,刑罰不中。
六曰勸課。謂諭下民勤於孝悌之行,農桑之務。
七曰革弊。謂求民疾苦,而釐革之。 大堂內壁,以昭示後人。“文臣七條”碑流傳至今已八九百年,徽宗時朝散大夫,知絳州軍時恪能夠恭刻,並表示“昭示萬代,仰遵聖訓”,為我們保留了這樣一件珍貴的文物。在今天,不僅有其歷史的借鑑作用和參考價值,而且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絳守居園池在新絳縣城西隅高垣上,絳州古衙署後部。隋代絳州井水鹼鹹,既不宜飲用,又無法灌田。內將軍臨汾縣令梁軌於隋開皇十六年(596)修築渠道,引九原山鼓堆泉水灌溉絳州,余水放衙署後部蓄為池沼,又建亭閣於池畔,始有園池。唐宋時多次重修,曾遍植竹木花草,園門與衙署相聯,名虎豹門。園地中部有一南北向小土丘,可通靜觀樓,樓前有甬道,兩側築有花牆,名子午梁。蓮池在園西,與蓄水池(又名蒼塘)有渠道溝通,渠上架拱形小橋。池西有冬景亭,池南有洄漣事。子午梁東側有疊石假山,還有影壁六角拱門、春景亭、八卦亭、拙亭、燕節樓、望井台、蒼塘風堤和孤島等景物。唐宋著名文人學士如岑參、歐陽修、梅堯臣、范仲淹等皆曾駐步其間,吟詩作賦,讚美園景。絳守居園池是我國較早的、保護完好的園囿建築之一,為研究我國園林藝術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在已發現的文物古蹟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的有四處,屬於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的有15處。創建於隋開皇十六年( 596年)的“絳守居園池”,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時間最早的官家園林;創自於唐代的“絳州大堂”,昔日曾是大唐名將張士貴的《帥府堂》,是堂進深五間,面闊七間,為全國州府大堂之最;龍興寺內的“唐代寶塔”,其迭澀而出,直指藍天,塔頂曾多次騰煙,青雲直上,一連數日,千年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這個謎,時下尚未能解開。名聞遐邇的唐代“碧落碑”,小篆俊秀,書寫特異,筆法工整,布局嚴峻,後人難以認讀,為我國書法史上的珍品;保存完好的十二卷本宋代“絳帖”,系全國四大名帖之一,再現了歷代書法名家的風貌;以“懸塑”出名的唐代“福勝寺”,完好地保存了幾代民間藝術家精心創作的4O余尊彩塑,成為我國美術苑地中的奇葩。,以古代農業為題材的明代《秸益廟壁畫》,名震華夏,似可與“永樂宮壁畫”媲美;創建於元明的“絳州三樓”,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國少有;金代天德三年鑄造的萬斤巨鐘,鐘聲悠揚,靜夜可聞30華里;傳說“七星坡”的“石星”子夜可以發光;價值連城的館藏文物“戰國玉壁”、“金代鈔版”等等,永遠折射著五彩繽紛的民族之光。
絳州大堂位居新絳縣城西高垣之上,新絳中學校內(原州署衙門內)。東西長29.20米,南北寬15.40米,占地面積311.28平方米。始建於唐,現存大堂建築為元代重建遺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絳州大堂始創於唐,現大堂內仍有四塊大型石質覆盆式蓮花柱礎可以炫耀唐代的輝煌。一千多年來,這裡一直是州府衙門的正堂,明鏡高懸,衙役吶喊,百姓有冤,可以擊鼓上堂,是非曲直,全憑知州的良心所栽。難怪在大堂中心,正堂前有一塊已碎裂成多塊的“魚兒跪堂石”,意為魚兒喝水各憑良心。公正與否,只有天知道了。
該堂又名“帥正堂”,史載唐王李世民在穩定李氏王朝的基礎上,為討伐平息外族人侵,東征高麗,命左領軍大將軍張士貴在絳州設帳募軍,招兵處就設在州治署衙正堂內。今新絳縣博物館尚保留有張士貴的交椅遺件,傳為“帥正堂”的見證物。白袍虎將薛仁貴投軍,征東平西,最後在汾河灣築台拜將,也都與“帥正堂”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絳州大堂面寬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筒瓦頂,檐下為五鋪作單下昂斗拱。大堂高大寬闊,巍峨壯觀,人置其間四顧空曠,威嚴之感油然而生。據古建專家言,全國州衙正堂規制通例為五間,而絳州獨為七間,乃國內少見。現全國尚保留有三處州衙大堂,“絳州大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堂建築風格粗獷豪放,造型樸實無華,堂內柱子,特別是前後門楹柱,其粗難以合抱。為擴大堂內面積,內柱大量減少,橫樑為三架重疊,與縱向大內額,由額相接,與橫行大梁疊架承重,撐以通天立柱,堅固有力。樑柱多為原始材料剝皮稍加砍削而成,無統一規格可循。從總的風格看,現建築應為元代重建遺構。
大堂的周圍尚留有一部分附屬建築,堂前原有卷棚抱廈三間,上部雖已毀,基址尚存。左右有二排廂房南北拉開,那是昔日三班六房,差役辦公的地方。中間青石板鋪就的引路南端有木石牌樓一座。堂後留有二堂房屋數間,這裡是州府官員下榻休息的地方。堂西側尚留有一小橋流水,假山松濤的小型花園一座,是官員因衙事煩惱而稍作休憩的地方。再往後便是供知州、夫人、小姐消遣遊覽的州署花園——絳守居園池。這些建築像眾星捧月般托起巍巍絳州大堂。
堂內北壁東側嵌有一塊高116、寬70厘米的《文臣七條》石,系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刻制,上書敕宋真宗趙恆御製。原文是:
一曰清心。謂平心待物,不為喜怒愛憎之所遷,則庶事自正。
二曰奉公。謂公直法已,則民自畏服。
三曰修德。謂以德化人,不專尚猛威。
四曰責實。謂專求實效,勿竟虛榮。
五曰明察。謂勤察民情,勿使賦役不均,刑罰不中。
六曰勸課。謂諭下民勤於孝悌之行,農桑之務。
七曰革弊。謂求民疾苦,而釐革之。 大堂內壁,以昭示後人。“文臣七條”碑流傳至今已八九百年,徽宗時朝散大夫,知絳州軍時恪能夠恭刻,並表示“昭示萬代,仰遵聖訓”,為我們保留了這樣一件珍貴的文物。在今天,不僅有其歷史的借鑑作用和參考價值,而且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絳守居園池在新絳縣城西隅高垣上,絳州古衙署後部。隋代絳州井水鹼鹹,既不宜飲用,又無法灌田。內將軍臨汾縣令梁軌於隋開皇十六年(596)修築渠道,引九原山鼓堆泉水灌溉絳州,余水放衙署後部蓄為池沼,又建亭閣於池畔,始有園池。唐宋時多次重修,曾遍植竹木花草,園門與衙署相聯,名虎豹門。園地中部有一南北向小土丘,可通靜觀樓,樓前有甬道,兩側築有花牆,名子午梁。蓮池在園西,與蓄水池(又名蒼塘)有渠道溝通,渠上架拱形小橋。池西有冬景亭,池南有洄漣事。子午梁東側有疊石假山,還有影壁六角拱門、春景亭、八卦亭、拙亭、燕節樓、望井台、蒼塘風堤和孤島等景物。唐宋著名文人學士如岑參、歐陽修、梅堯臣、范仲淹等皆曾駐步其間,吟詩作賦,讚美園景。絳守居園池是我國較早的、保護完好的園囿建築之一,為研究我國園林藝術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人文歷史
號稱“晉國三城”的古絳州,不僅物華天寶,而且人傑地靈,從春秋以來,一直是山西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歷代帝王將帥在這裡活動頻繁,文人墨客多有賦詩歌詠。“趙氏孤兒”忠心保國的故事發生在這裡;唐太宗李世民屯兵柏壁,大戰叛將劉武周;這裡是唐代名將張士貴掛帥,薛仁貴投軍之地;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寓居絳州“龍興寺”;唐宋兩代王通、王勃、岑參、范仲淹、梅堯臣、歐陽修、樊宗師、司馬光等文人學士都曾駐足絳州,留下不少詩詞文賦。抗日戰爭時期著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轉赴延安時也曾途經新絳縣寓居天主堂;愛國將領馮玉祥曾在“汾陽洞”臥薪嘗膽修整三月有餘;賀龍元帥曾率 120師路過新絳,親筆題詞為房東留下賀婚對聯;越南著名人士黃文歡曾在樂樓舞台上進行抗日演講;王震司令員曾率359旅住宿在天主堂……。
除這些人文景觀之外,遺留在民間的各類民間工藝品更是繁華似錦,五彩紛呈。刺繡、剪紙、皮影、木雕、石雕、雲雕、漆器、刻瓷、木版年畫應有盡有,《新絳民間剪紙》的出版,絳州鼓樂《秦王點兵》,打到太原,登上中南海“懷仁堂”舞台,獲得了全國“金獎”,成為傑出的國樂表演。
傳統產業中深受國人喜愛的“梅花點舌丹”、“小兒七珍丹”、“絳州澄泥硯”、“貢筆”、“貢墨”、“雲雕漆器”。這些產品馳譽海內外,為世人所鐘愛。文博副研究員藺永茂父子通過十年精心研製的“絳州澄泥硯”產品,獲“94中國名硯博覽會”金獎,全國各大報紙均進行了報導,《人民畫報》以15種文字向全世界進行宣傳,此硯已成為國人爭相收藏的熱門產品。
為了保護和弘揚新絳的歷史文化,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為發展振興新絳經濟,1994年一月國務院將新絳縣列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除這些人文景觀之外,遺留在民間的各類民間工藝品更是繁華似錦,五彩紛呈。刺繡、剪紙、皮影、木雕、石雕、雲雕、漆器、刻瓷、木版年畫應有盡有,《新絳民間剪紙》的出版,絳州鼓樂《秦王點兵》,打到太原,登上中南海“懷仁堂”舞台,獲得了全國“金獎”,成為傑出的國樂表演。
傳統產業中深受國人喜愛的“梅花點舌丹”、“小兒七珍丹”、“絳州澄泥硯”、“貢筆”、“貢墨”、“雲雕漆器”。這些產品馳譽海內外,為世人所鐘愛。文博副研究員藺永茂父子通過十年精心研製的“絳州澄泥硯”產品,獲“94中國名硯博覽會”金獎,全國各大報紙均進行了報導,《人民畫報》以15種文字向全世界進行宣傳,此硯已成為國人爭相收藏的熱門產品。
為了保護和弘揚新絳的歷史文化,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為發展振興新絳經濟,1994年一月國務院將新絳縣列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