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港瀛洲

“絲港瀛洲”為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徐聞八景”之一。

簡介,歷史,景觀,

簡介

歷史

海上“絲綢之路”興起於西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一前87年),發展於三國--南朝時期(公元220-589年),鼎盛於唐宋時期(公元618-1279年)轉變於明清時期(公元1368—1840年)。
二千多年來,海上“絲綢之路”為溝通中外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促進中外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永不磨滅的光輝歷史貢獻,被世界各國人民傳為佳話。秦漢時期是開發海上"絲綢之路"並將航向遠洋發展的時代。《漢書地理志》載:“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黃支之南,有已不移國,漢之驛使自此還矣。”西漢朝廷派出驛使率領的船隊,沿著民間貿易開發的海上航線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東南海岸和斯里蘭卡等地。公元前1世紀,中國絲綢已成為地中海世界最珍貴的衣料,其中部分衣料是從海上"絲路"到達地中海東岸。外國的香料、金銀器、寶石、琉璃器(玻璃)等貨物亦從海路運來中國。
2000年6月,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珠江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組成考察團,親臨徐聞考察調研論證,確認徐聞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

景觀

絲港瀛洲遺址位於徐聞縣西南五里鄉的二橋、南灣、仕尾村,距徐聞縣城十公里左右,東為粵海鐵路通道輪渡碼頭,北為那乾溪,西臨大黃鄉華豐嶺,南臨大海峙三墩。該遺址面積約一百萬平方米。丘陵地貌,港灣瀕連,有南山港、三墩港(古討網港)、港頭港、麻練港、華豐港。那乾溪自二橋村後流出東崗洋入海,淡水供應長年不斷。氣候溫和,潮汐為"半月流東半月西"。南山鎮二橋村是海岬腹部,前峙三墩島,是一處較好的避風良港。古港屏障三墩島,猶如三隻巨大神龜守護著古老的海灣,古稱“瀛島聯壁”、“蓬萊三仙洲”。島上林木撐翠,青藤、古樹、老井、仙人掌,構成了滄桑的畫幅。不深的龍泉老井清泉汪汪,味甜可口,島邊石龜探頭縮腦,左俯右仰,維妙維俏。這千萬年的精靈是火山熱情奔放的結晶。該區現正開發為文化旅遊區,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淵源,豐富的自然資源,幽雅的自然風光,獨異的民族風情,現代化的交通樞紐設施。
二橋南灣村中遺棄著數不完不盡的漢磚漢瓦,只要你肯彎下腰,拾起來的都是沉甸甸的歷史傳記。“萬歲”瓦當、“臣固私印”都成了歷史的珍藏。還有很多文化遺物,都勾起了遊人的思古之幽情。
當你越過靜謐的椰林,樸野的村莊,沿著後人築起的隔海堰堤,走向仕尾嶺。你會發現歷史留下印記,始發港的航海家們在這裡留下了八卦定位航海石標、顯赫一時的候官神座上馬凳,這蒼涼的巨石上留下了無數讀不盡不完的天書,令人們大膽猜想、尋味和追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