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古濮族,出自上古時期巴人居地武絡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廣韻》記載:“絡,姓。屬巴郡族。”在史籍《千家姓》中也記載:“絡,巴郡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絡氏
- 來源:源於古濮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絡[絡,讀音作luò(ㄌㄨㄛ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古濮族,出自上古時期巴人居地武絡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廣韻》記載:“絡,姓。屬巴郡族。”在史籍《千家姓》中也記載:“絡,巴郡族。”北宋《太平寰宇記·峽州》記載:“武絡山,一名難留山,在(長陽)縣西七十八里,本稟君所出處也。”《水經·夷水注》記載:夷水(即清江)“東徑難留城南,城即山也,獨立峻絕。……東北面又有石穴,可容數百人,每亂,民入室避賊,無可攻理,因名難留城也。昔巴蠻有五姓,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巴郡族,即古代史籍文獻中索提及的巴國地境,其王族源出廩君。廩君,史跡最早見於史籍《世本》中的記載,此書早已亡佚,南朝劉宋學者范曄在《後漢書·巴郡南郡蠻傳》中引有一段文字,李賢注謂“並見在《世本》”,可視為原文。東漢學者應劭在《風俗通義》中也記載有其事,也是本於《世本》之說。
在史籍《後漢書·巴郡南郡蠻傳》中記載:“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絡鐘離山(亦稱武落鐘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姓皆沉,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則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於是君乎夷城。”《後漢書·巴郡南郡蠻傳》中所說的“夷水”,即清江,古又稱鹽水。清江是今湖北省境內最大的一條長江支流,發源於湖北省利川市齊岳山,流經利川、鹹豐、恩施、宣恩、建始、巴東、鶴峰、五峰、長陽、宜都等十個縣市,幹流全長四百二十三公里,流域面積一萬七千餘平方公里。而其中所稱的“武絡鐘離山”,在史籍《水經·夷水注》中稱為佷山,又稱難留山,即今湖北省長陽縣西部的柳山。廩君的族屬,在《後漢書·巴郡南郡蠻傳》注引《世本》中記載:“廩君之先,故出巫誕也。”巫誕,巫為地名,誕為族名,即是巫地之誕。誕,別本或作蜒、蜑、蛋。蜒人在秦漢以後屢見於史冊,常與獽、夷、賨、蠻等族雜居,有自己的“邑侯君長”,屬於濮越民族系統。廩君先世本為百濮之一,原在濮人聚居區之一的古夷水流域活動。清江本稱鹽水,由於廩君先世從夷水遷徙至此,將夷水之名帶至,故始稱其為夷水。原來的古夷水北面有丹水,廩君先世遷於清江後,亦將丹水名稱帶來,故清江北面也出現了丹水之名。這種南北二夷水、二丹水互相依託的現象絕非偶然,而且也是完全符合古代地名隨人遷徙之習的。這種情況,在《左傳》中稱為“名從主人”。在《世本》中說廩君“乘土船從夷水下至鹽陽”,可以說恰好是正確地反映了廩君先世從古夷水南下至於鹽水的情況。廩君的年代,據史籍《太平寰宇記》引《世本》記載:“廩君種不知何代。”可見由於廩君史跡的渺茫難征,其年代在戰國秦漢間已經失考了。但從上文所論廩君先世從古夷水南下以及廩君一系的史跡等情況來看,其年代是十分古遠的,應在青銅時代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之末。這表明,廩君早在史前時期已南遷清江流域,而且在史籍《華陽國志·巴志》中對廩君隻字未提,說明廩君並非巴國王族成員。
廩君的族屬,即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源出武絡氏,而武絡氏則以武絡鐘離山之地名為氏,為巴人古老的姓氏之一。其族人有在秦朝滅巴、蜀二國建立巴郡後,省文簡改為單姓武氏、絡氏者,世代相傳至今。絡氏族人族人大多尊奉廩君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遼東海西女真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中記載:
⑴.滿族索綽絡氏,亦稱索綽羅氏、索綽囉氏、索多羅氏,滿語為Socolo Hala。索綽絡,本系女真族地名,地理位置在今黑龍江上游一帶,因以為氏。其氏族散處於輝發(今吉林輝南)及其它周邊地方。遼東地區索綽絡氏的先人是松果托(松吾突),清朝初期的史料中對其多有記載:“松果托,滿洲鑲紅旗人,世居輝發地方,國初來歸。以閒散白身身份隨軍入關。至山東,梯攻臨清城,率先登城,授騎都尉。定鼎燕京時,從征山海關,擊敗大順軍馬步兵二十萬眾,敘功加一雲騎尉,三遇恩詔加至一等輕車都尉。此後,其子孫相繼承襲數世。”根據這個記載,遼東索綽羅氏的先世應為海西女真,或稱黑龍江女真,他們隨海西女真族人的數次遷徙,由松花江流域逐漸遷徙到輝發河流域。通常“國初來歸”併入建州女真的具體時間,一般是指在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左右,即在佟·努爾哈赤統一扈倫四部,收復輝發部時歸於後金政權的。索綽羅氏族在遷徙前的原居住地在松花江下游地區,即明朝時期嘔罕河衛、肥河衛、兀者衛等地,到明朝中期定居在輝發河流域,並在該時期以地為氏,冠稱索綽羅氏。索綽羅氏在清朝中期後,多冠漢姓為索氏、絡氏、羅氏等。
⑵.滿族赫爾諾絡雅蘇氏,滿語為Hernoloyasu Hala,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所冠漢姓為赫氏、諾氏、絡氏、蘇氏等。
⑶.滿族綽絡氏,亦作綽羅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族卓魯氏部落,滿語為Colo Hala,漢義“名號”,綽絡氏世居黑龍江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絡氏、羅氏、陶氏等。
⑷.滿族舍爾諾羅雅蘇氏,滿語為Sernoloyasu Hala,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所冠漢姓為羅氏、諾氏、絡氏、蘇氏等。
⑸.滿族郭絡羅氏,亦稱郭爾羅氏、郭囉囉氏、郭博羅氏,滿語為Gorolo Hala,漢義“鉤、彎腰、放縱”,以地為氏,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等地,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郭氏、羅氏、絡氏、高氏、國氏、布氏等。
⑹.滿族托活絡氏,亦稱托科羅氏、托和囉氏、脫闊羅氏、托忒克氏,滿語為Tohoro Hala,漢義“套馬、把袋子馱在馬背上”,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松花江兩岸、喀穆(今黑龍江訥河老萊)、奧里迷(今黑龍江同江)、畢瞻(今俄羅斯境內黑龍江支流比占河)、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陶氏、托氏、妥氏、扈氏、端氏、羅氏、洛氏、絡氏等。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時期蒙古族宏豁惕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鴻果絡氏,源於元朝時期蒙古族宏豁惕氏部族,,世居科爾沁草原(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以為姓氏者,滿語為Honggolo Hala。明朝時期即多冠漢姓為宏氏、絡氏、果氏、羅氏等。
得姓始祖
廩君、索綽絡·德保。
遷徙分布
絡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京兆、遼東、北平為郡望。
今絡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聚居地區,主流是上古巴國廩君一族武絡氏後裔的延續;另外在廣東省的江門市台山地區也有少量絡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巴 郡:亦稱巴州,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臨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連陝西漢中;地貌多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族人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巴州是巴子國的首都。戰國時期秦國取古巴子國之地置巴郡,其時轄地在今重慶市一帶地區。東漢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劉璋改巴郡為巴西,治所在閬中(今四川閬中)。後另以江州(今重慶)為治所,置巴郡。南朝齊國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期改稱巴縣。南北朝時期北魏建巴州,後期為楚州,隋朝時期改為渝州,又以渝州為巴郡。由於唐朝許多詩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稱,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為巴中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原達縣地區所轄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縣劃出設立巴中地區,並批准巴中撤縣建市,地區行署設在巴中市。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巴州成為重慶市巴南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原巴中市改為巴州區。巴中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北平郡:戰國時期燕國始置。秦國滅燕國後沿用,轄地在河北東北部和遼寧西部,治所在薊縣,現在北京當時屬廣陽郡,與右北平之間隔著漁陽郡。西漢時期北平屬廣陽國,東漢復為廣陽郡,均與右北平隔著漁陽郡。《史記·李將軍列傳》有“廣居右北平”。三國時期北平屬燕國,右北平北部為東鮮卑(後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狹,漁陽不變。西晉時期,燕國並漁陽郡。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轄地不變。東晉十六國時三郡轄地多有變化,燕國時稱燕國時稱燕郡,漁陽時設時撤,北平較穩定。晉、魏時期,北平郡遷新昌(今河北盧龍)屬平州(州治在遼西郡),今地當時為燕郡,為幽州州治所在。漁陽屬幽州。隋朝時期,撤遼西郡,北平郡治不變。漁陽郡治還至現薊縣。今地屬涿郡,轄地廣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長城與突厥相接,郡治時稱薊縣。唐朝時期北平郡改為平州,唐開元二~天寶二年(公元714~743年)為安東都護府,漁陽分為薊州和檀州,北平為幽州治所,轄大約今天京、津兩市,置范陽節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國時,北京稱幽州,置盧龍節度使。後唐依舊。晉朝時期割與契丹。遼國時期,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為南京析津府,屬平州。金國時期,亦實行五京制,有上京、東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內蒙古赤峰南、寧城西,稱北京大定府。今北京為中都大興府。“北京”第一次出現。北平未出現,原地為平州。元朝時期,今北京為大都路,轄大約京津兩市。北平未出現,原地為永平路。北京未出現。明朝初期,北京稱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現。明成祖遷都前改北平為北京,實行兩京制,遷都後亦稱京師。“北京”出現,“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關,襲用明朝稱法。清帝遜位,袁世凱竊權,拒絕南下,國民政府被迫遷往北京,北京名稱不變,北平未出現。北洋政府倒台後,國民政府駐南京,北京改稱北平。1949年己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復改北平為北京,定都於此。“北平”之稱至此消失。
堂號
巴州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稱廣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