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望門投止:望門投宿。張儉:東漢末年高平人,因彈劾宦官侯覽,被反誣“結黨”,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納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牽連,樂於接迎拒船炒待。事見《後漢書·張儉傳》。
⑵忍死:裝死。須臾:不長的時間。杜根:東漢末年定陵人,漢安帝時鄧太后攝政、宦官專權,其上書要求太后還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裝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宮而釋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見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終得以請棗她脫。事見《後漢書·杜根傳》。
⑶橫刀:屠刀,意謂就義。
⑷兩崑崙: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指
康有為和瀏陽俠客大刀
王五;其二為“去”指康有為(按:康有為在戊戌政變前潛逃出京刪希辨,後逃往日本),“留”指自己。
白話譯文
逃亡生活是如此緊張,看到有人家就上門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為、梁啓超能像張儉一樣受到人們的保護。也希望戰友們能如杜根一樣忍死待機完成變法維新的大業。
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為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崑崙山一樣的雄偉氣魄。
創作背景
光緒二十四年(1898)是農櫻只歷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八月,譚邀擔端嗣同奉詔進京,參預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並開始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康有為、梁啓超避往海外。許多人勸譚儘快離開,但他卻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來”,決心留下來營救光緒帝。幾位日本友人力請他東渡日本,他說:“各國變法,無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請自嗣同始。”9月21日,他與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楊銳、林旭等五人同時被捕。這首詩即是他在獄中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褒揚祝福,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願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
“望門投止思張儉”這一句,是身處囹圄的譚嗣同記掛、牽念倉促出逃的康有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懷。私心祈告:他們大概也會像張儉一樣,得到擁護變法的人們的接納和保護。
“忍死須臾待杜根”,是用東漢諍臣義士的故事,微言大義。通過運用張儉的典故,以鄧太后影射慈禧,事體如出一轍,既有對鎮壓變法志士殘暴行徑的痛斥,也有對變法者東山再起的深情希冀。這一句主要是說,戊戌維新運動雖然眼下遭到重創,但作為銳意除舊布新的志士仁人,應該志存高遠,忍死求生。等待時機,以期再展宏圖。
“我自橫刀向天笑”是承接上兩句而來:如若康、梁諸君能安然脫險,枕戈待旦,那么,我譚某區區一命豈足惜哉,自當從容地面對帶血的屠刀,沖天大笑。“讓甩寒故罪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對於死,詩人譚嗣同早有準備。當政變發生時,同志們曾再三苦勸他避居日本使館,他斷然拒絕,正是由於他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所以才能處變不驚,視死如歸。
“去留肝膽兩崑崙”,對於去留問題,譚嗣同有自己的定見。在政變的第二天,譚氏待捕不至,遂往日本使館見梁啓超,勸其東遊日本。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南海(康有為)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他出於“道”(變法大業、國家利益),也出於“義”(君臣之義、同志之義),甘願效法《趙氏孤兒》中的公孫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鄉的行節,以個人的犧牲來成全心目中的神聖事業,以自己的挺身赴難來酬報光緒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時,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熱血能夠驚覺苟且偷安的芸芸眾生,激發起變法圖強的革命狂瀾。在他看來,這偉大的身後事業,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們的推動和領導。基於這種認知,他對分任去留兩職的同仁同志,給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評價:去者,留者。路途雖殊,目標則同,價值同高,正像崑崙山的兩座奇峰一樣,比肩並秀,各領千秋風騷。
其一,巧於用典,寄意深永。短短二十八字,連用兩個典故,其學力之深富、史籍之純熟,可見一斑。尤其是,這兩個典故用於此情此景,確當精切,二箭而三雕:一是剖露了對出亡諸君的深心危朽膠祈禱,傳達了對身處逆境中的同道者的諄諄叮囑;二是表明了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殷切希望,相信變法者會有出頭之日;三是直接影射著慈禧專權的畸形政治,暗含著對其殘暴行徑的憤慨與蔑視。
其二,氣勢宏大,筆走風雷。面對人頭落地的血的現實,詩人沒有顫慄,沒有悲傷,有的只是人格上的凜然難犯,心靈上的無比坦然;於是,他從容不迫,昂首向天,臨危不懼,縱聲大笑。這笑,既是強者的笑、英雄的笑,也是冷峻的笑、輕蔑的笑,還是輕鬆的笑、快慰的笑;這笑。不僅內涵豐富,而且使一首主題沉重的“死亡之詩”頓時有了讓人盪氣迴腸的生命活力,在藝術上堪稱破“滯”妙筆。
全詩用典貼切精妙,出語鏗鏘頓挫,氣勢雄健迫人。詩中寄託深廣,多處運用比喻手法,使胸中意氣奈情的表達兼具含蓄特色。
名家點評
武灜海:這是一首“拔起千仞,高唱入雲”(譚嗣同語)的詩作。
版本爭議
此詩是譚嗣同死後,由刑部獄卒從獄中傳出。然據說原詩是:“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枝根。手擲歐刀向天笑,留將功罪後人論。”後來所傳頌訥是經過梁啓超改動的,即是此詩。譚嗣同死後,梁啓超悲憤異常,並為之作《譚嗣同傳》以志千秋。
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官江蘇候補知府、軍機章京。能文章,好任俠,善劍術,積極參與新政,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與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等六人為清廷所殺,史稱“戊戌六君子”。工於詩文,其詩情辭激越,筆力道勁,具有強烈愛國情懷。作有詩文等,後人編為《譚嗣同全集》。
“去留肝膽兩崑崙”,對於去留問題,譚嗣同有自己的定見。在政變的第二天,譚氏待捕不至,遂往日本使館見梁啓超,勸其東遊日本。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南海(康有為)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他出於“道”(變法大業、國家利益),也出於“義”(君臣之義、同志之義),甘願效法《趙氏孤兒》中的公孫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鄉的行節,以個人的犧牲來成全心目中的神聖事業,以自己的挺身赴難來酬報光緒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時,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熱血能夠驚覺苟且偷安的芸芸眾生,激發起變法圖強的革命狂瀾。在他看來,這偉大的身後事業,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們的推動和領導。基於這種認知,他對分任去留兩職的同仁同志,給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評價:去者,留者。路途雖殊,目標則同,價值同高,正像崑崙山的兩座奇峰一樣,比肩並秀,各領千秋風騷。
其一,巧於用典,寄意深永。短短二十八字,連用兩個典故,其學力之深富、史籍之純熟,可見一斑。尤其是,這兩個典故用於此情此景,確當精切,二箭而三雕:一是剖露了對出亡諸君的深心祈禱,傳達了對身處逆境中的同道者的諄諄叮囑;二是表明了對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殷切希望,相信變法者會有出頭之日;三是直接影射著慈禧專權的畸形政治,暗含著對其殘暴行徑的憤慨與蔑視。
其二,氣勢宏大,筆走風雷。面對人頭落地的血的現實,詩人沒有顫慄,沒有悲傷,有的只是人格上的凜然難犯,心靈上的無比坦然;於是,他從容不迫,昂首向天,臨危不懼,縱聲大笑。這笑,既是強者的笑、英雄的笑,也是冷峻的笑、輕蔑的笑,還是輕鬆的笑、快慰的笑;這笑。不僅內涵豐富,而且使一首主題沉重的“死亡之詩”頓時有了讓人盪氣迴腸的生命活力,在藝術上堪稱破“滯”妙筆。
全詩用典貼切精妙,出語鏗鏘頓挫,氣勢雄健迫人。詩中寄託深廣,多處運用比喻手法,使胸中意氣奈情的表達兼具含蓄特色。
名家點評
武灜海:這是一首“拔起千仞,高唱入雲”(譚嗣同語)的詩作。
版本爭議
此詩是譚嗣同死後,由刑部獄卒從獄中傳出。然據說原詩是:“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枝根。手擲歐刀向天笑,留將功罪後人論。”後來所傳頌訥是經過梁啓超改動的,即是此詩。譚嗣同死後,梁啓超悲憤異常,並為之作《譚嗣同傳》以志千秋。
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官江蘇候補知府、軍機章京。能文章,好任俠,善劍術,積極參與新政,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與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等六人為清廷所殺,史稱“戊戌六君子”。工於詩文,其詩情辭激越,筆力道勁,具有強烈愛國情懷。作有詩文等,後人編為《譚嗣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