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左曲

結腸左曲

又稱脾曲橫結腸起自結腸右曲,先行向左前下方,後略轉向左後上方,形成一略向下垂的弓形彎曲,在脾臟面下分處,轉折成的彎曲稱結腸左曲。其位置較結腸右曲為高。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結腸左曲
  • 英文名稱:Splenic flexure
  • 所屬科室:外科 - 泌尿外科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否
一、相關解剖結構,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一、相關解剖結構

1、結腸圍繞小腸襻,界於盲腸和直腸之間,長約1.5m。按其所在位置和形態,又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2、橫結腸:橫結腸起自結腸右曲,先位於右季肋區,繼趨向左前下方越過腹中間部,進入左季肋區,急轉向下續降結腸。其轉折處即結腸左曲(脾曲)。橫結腸長約50cm,大部被髒腹膜包裹,並借橫結腸系膜連胰體的前緣:系膜的兩端短而中間長,致使橫結腸呈弓狀下垂。一般可達到臍平面,有時下垂成“V”字形,其最低點甚至可達髂嵴平面以下。橫結腸的上面與肝、膽囊、胃大彎和脾相鄰;前面借大網膜與腹前壁相隔,後面與十二指腸降部、胰、小腸系膜根上端和部分空、迴腸相鄰。結腸左曲正對左側第10~11肋處,借膈結腸韌帶附於膈。
3、血管和神經:升結腸和橫結腸的血供來自腸系膜上動脈的分支—回結腸動脈的升支、右結腸動脈和中結腸動脈,降結腸和乙狀結腸的血供是腸系膜下動脈的左結腸動脈和乙狀結腸動脈。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神經與動脈伴行。

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結腸脾曲綜合徵
1、指結腸脾曲處的彎曲部積聚過多氣體或糞便引起腹脹、腹痛及頑固性不全結腸梗阻的一種綜合徵。本徵與痙攣性結腸功能紊亂性疾病類似,是一種精神軀體性疾病,多見於神經官能症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者。另外,因脾曲處於腸系膜下動脈部位,故與腸內容物一時受阻停滯有關。
2、臨床表現:左上腹甚至左胸悶脹、疼痛,且向劍突下、左腎區放射。夜間症狀加重,甚至可在睡中疼醒,患者常採取一定體位,可獲片刻緩解,如排氣後頓感舒適。如同時伴有肝區綜合徵,則還可伴有右上腹部壓迫及膨脹感,並向右背部放射。
3、體檢發現:肝、脾曲處積氣過多症,壓痛,肛管或自行排氣後上述現象消失。
4、X線腹部透視:發作時可見肝、脾曲處氣體積聚,症狀緩解時積氣減少或消失。
5、治療:分非手術和手術治療
(1)一般認為病人全身狀態尚好,症狀較輕、病程短以及無加重因素的單純性脾曲綜合徵者,可行非手術治療:包括口服腸動力藥物、輕瀉劑(酚酞片)通便,也可以試行電子纖維結腸鏡通過脾曲結腸角,使通便順暢。
(2)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宜積極行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適應證:(1)反覆發作的結腸不全梗阻或非手術無效或效果差者。(2)消耗症狀明顯,嚴重影響工作乃至日常生活。(3)鋇劑灌腸大腸造影顯示脾曲成角比較小,以45度為界限。X線診斷標準如下:脾曲迂曲,扭轉,結腸過長及反向成角呈絞絲狀;若鋇劑通過困難或予以加壓可以通過;脾曲以上腸管擴張、橫結腸冗長(站立位可以下垂到盆腔);脾曲較肝曲高1.5個椎體為正常範圍,若達到2個椎體高度(7cm)以上即視為脾曲過高的典型表現;若結腸脾曲升降腸管間僅有狹長間隙甚至相貼即為典型。
6、防治:少食粗澱粉類食物,晚飯量宜少;多做腹部彎曲運動,適當用促進胃腸蠕動藥,少食可能增加產氣的食物,必要時服木香順氣丸、活性碳類氣體吸附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