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變構機制(binding-change mechanism)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合變構機制
- 外文名:binding-change mechanism
- 所屬學科:生物物理學
- 公布時間:2018年
結合變構機制(binding-change mechanism)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
結合變構機制(binding-change mechanism)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美國生物化學家博耶(P. Boyer)提出的用於解釋ATP合酶如何利用跨膜質子動力勢催化ATP形成機制的學說。葉綠體A...
結合變構模型 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博耶(P.Boyer)在研究ATP酶結合構象變化的基礎上,提出的ATP合酶合成ATP的機制模型,主張在H+濃度梯度的驅動下,F0的c環和F1的γ軸旋轉時,F1的3個活性部位輪流發生構象變化,合成ATP。
別構效應又稱為變構效應,是寡聚蛋白與配基結合改變蛋白質的構象,導致蛋白質生物活性改變的現象。 別構效應(allosteric effect)是某種不直接涉及蛋白質活性的物質,結合於蛋白質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別構部位),引起蛋白質分子的構象變化,而導致蛋白質活性改變的現象。簡介 別構效應亦稱“別位效應”或“變構...
變構調節效應分子 變構調節效應分子(allosteric effector)是2014年公布的藥學名詞,出自《藥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與酶在底物結合位點以外部位結合引發酶分子構象變化,從而降低或增加酶活性的化合物。出處 《藥學名詞》第二版。
I型包膜病毒具有相似的病毒–宿主細胞膜融合機制:在膜融合時,病毒包膜蛋白會變構形成六股α螺旋束(6HB)結構。本項目以I型包膜病毒融合機制的共性和6HB的本質特徵為基礎,通過將易於形成α螺旋的人工多肽與具有質膜“錨定”能力的棕櫚酸分子共價綴合,由此設計針對該類病毒的廣譜抗病毒藥物。通過構建化合物庫,結...
結合變構機制 簡介 氧化磷酸化偶聯位點 根據對呼吸鏈中不同複合物間氧化還原電位的研究,發現複合物Ⅰ、Ⅲ、Ⅳ每傳遞一對電子,釋放的自由能都足夠合成一分子ATP,因此將複合物Ⅰ、Ⅲ、Ⅳ看成是呼吸鏈中電子傳遞與氧化磷酸化偶聯的三個位點。如果以FADH2作為電子供體,則只有兩個ATP合成偶聯位點。因為FADH2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