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宗藏書樓位於伯先公園後山西側,為西式二層樓房。藏書樓原在金山,名“文宗閣”,是分藏清代《四庫全書》的七閣之一,太平天國年間被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紹宗藏書樓
- 地點:伯先公園後山西側
- 特點:西式二層樓房
- 作用:分藏清代《四庫全書》
30 年代初 吳寄塵 先生重建於此,並得到柳詒徵、尹石公、冷御秋、 嚴惠宇諸 先生大力贊助。樓門前有“紹宗國學藏書樓”題刻,現珍藏古籍、圖書 8 萬冊。
伯先路近代建築群主要位於伯先路西側至京畿嶺一帶,多為清朝光緒年間至民國早期建造。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鹹豐八年( 1858 )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天津條約》,辟南京、鎮江、九江、漢口等十處通商口岸。鹹豐十一年( 1861 )在雲台山麓鎮屏山、迎江路、江邊一帶設租界,建英國、美國、日本領事館,從此出現了眾多西洋建築。此後又出現了一些仿西洋建築和中西合璧式建築,也有中國古典民族風格建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