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染色法是為了便於觀察研究而利用有關染料使細菌細胞著色的方法。細菌個體微小,無色透明,因此常採用染色法來觀察其大小和形態結構。染色的基本步驟為塗片→乾燥→固定→染色。常用方法有五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菌染色法
- 基本步驟:塗片→乾燥→固定→染色
細菌染色法是為了便於觀察研究而利用有關染料使細菌細胞著色的方法。細菌個體微小,無色透明,因此常採用染色法來觀察其大小和形態結構。染色的基本步驟為塗片→乾燥→固定→染色。常用方法有五種。
細菌染色法是為了便於觀察研究而利用有關染料使細菌細胞著色的方法。細菌個體微小,無色透明,因此常採用染色法來觀察其大小和形態結構。染色的基本步驟為塗片→乾燥→固定→染色。常用方法有五種。常用方法有①革蘭氏染色法,是一種復染...
細菌染色法是為了便於觀察研究而利用有關染料使細菌細胞著色的方法。細菌個體微小,無色透明,因此常採用染色法來觀察其大小和形態結構。染色的基本步驟為塗片→乾燥→固定→染色。常見的染色方法包括簡單染色、負染色、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
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鑑別染色法,這種染色法是由一位丹麥醫生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Hans Christian Gram,1853年-1938年)於1884年所發明,最初是用來鑑別肺炎球菌與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間的關係。未經染色之細菌,由於...
單染色法 用一種染色劑對塗片進行染色,簡便易行,適於進行微生物的形態觀察。在一般情況下,細菌菌體多帶負電荷,易於和帶正電荷的鹼性染料結合而被染色。因此,常用鹼性染料進行單染色,如美蘭、孔雀綠、鹼性復紅、結晶紫和中性紅等。
革蘭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脫色、復染等四個步驟,具體操作方法是:(1)載玻片固定。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用接種環挑取少量細菌於乾淨的載玻片上塗布均勻,在火焰上加熱以殺死菌種並使其粘附固定。(2)草酸銨結晶紫染1分鐘。(...
革蘭(氏)染色法Liram staff汕(1),常用的細菌鑑別法,它可將細菌分為兩大類,即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其為法大致為(1)將細菌在載玻片上塗以一薄層並加以固定;(2)用1 `f'a結晶紫水溶液染色5、後水洗;(3)用5%...
“金氏莢膜染色法”是在玻片的一端,把印度墨汁或笨胺黑(用等量水裕釋了的)和一接種環的細菌懸液相氮再用第二張玻片把混合物塗布在第一張玻片上.風乾,用石炭酸復紅或龍膽紫染幾分鐘。水洗.乾燥,鏡檢。菌體著色.莢膜不著色但...
7.鏡檢:用高倍鏡和油鏡觀察並繪細菌形態並繪圖於記錄表中。主要類型 (1)黑斯莢膜染色法 ①在莢膜菌塗片上(在空氣中自然乾燥,無需加熱固定)放一小塊濾紙片,之後滴加結晶紫染液。②在火焰上微微加熱,使玻片上染液冒蒸汽為止。
活組織切片鏡檢是在患者做胃鏡檢查時採樣,經染色等處理後製成薄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Hp。常用的方法有W-S銀染色和Giemsa染色。幽門螺桿菌銀染色是先將組織切片用硝酸銀或氧化銀浸漬,使銀的氯化物、磷酸鹽、尿酸鹽等沉澱,水洗後,...
革蘭氏染色鏡檢法是1884年由丹麥病理學家C.Gtam所創立的,此方法可將所有的細菌分G+和G-兩大類,G-菌的細胞壁中含有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類脂質,而且肽聚糖層較薄,交聯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脫色時溶解了類脂質,增加了細胞壁的...
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ing method 1882年由埃利希(F.Ehrlich)首創並經F.齊爾(Ziehl)改進而創造出的細菌染色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對結核菌的齊爾-尼爾森(Ziehl-Neelsen)染色法和齊爾-加貝特(Ziehl-Gabbet)染色法。
染色結果依染料不同而不同:石碳酸復紅染色液:著色快,時間短,菌體呈紅色。美蘭染色液:著色慢,時間長,效果清晰,菌體呈蘭色。草酸銨結晶染色液:染色迅速,著色深,菌體呈紫色。基本原理 所謂單染色法是利用單一染料對細菌進行...
這個染色法對DNA具有特異性。細菌細胞用此法染色後,可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核。富爾根氏染色法主要分兩步:(a)將細菌用1mol/LHCl溫和水解,使DNA中的嘌呤鹼與戊糖分開,放出戊糖的醛基;(b)放出的戊糖醛基與席夫氏試劑作用...
美藍染色法 美藍(亞甲基藍)染色法:是用美藍色液對細菌進行染色以便進行顯微鏡檢查的染色法。
它們被認為可能是古細菌和真核生物的祖先,因為它們都缺乏第二層膜,並且具有一些生化上的相似性,比如含有固醇類。 此外,儘管恐球菌-棲熱菌(Deinococcus-Thermus)類細菌結構上類似革蘭氏陰性菌,但也可被染成革蘭氏陽性。革蘭氏染色法...
《實驗動物細菌學檢測染色法培養基和試劑》是2005年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實驗動物細菌學檢測染色法培養基和試劑(GB/T 14926.43-2001)》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提出並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實驗動物學會。本...
抗酸細菌染色 抗酸細菌染色(acid-fast staining)是2012年公布的微生物學名詞。定義 用於鑑別各種抗酸性細菌的染色方法。出處 《微生物學名詞》第二版。
革蘭氏染色法的意義就在於鑑別細菌,把眾多的細菌分為兩大類,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大多數化膿性球菌都屬於革蘭氏陽性菌,它們能產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數腸道菌多屬於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產生內毒素,靠內毒素使人致病。常見...
革蘭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僅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而且還可將所有細菌區分為兩大類:染色反應呈藍紫色的稱為革蘭氏陽性細菌,用G+表示;染色反應呈紅色(復染顏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細菌,用G-表示。細菌對於革蘭氏染色的不同反應,...
革蘭氏染色反應 革蘭氏染色反應是細菌分類和鑑定的重要性狀。它是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的。革蘭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僅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而且還可將所有細菌區分為兩大類:染色反應呈藍紫色的稱為革蘭氏陽性細菌,用G+表示;...
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病菌,如何將這些病菌加以鑑別、分類,並選擇有效藥物進行治療這是很重要的問題。革蘭氏染色法,能夠把細菌分為兩大類:採用這種染色方法,是先用龍膽紫來染病菌,所有細菌都染成了紫色,然後再塗以碘液,來加強染料與...
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病菌,如何將這些病菌加以鑑別、分類,並選擇有效藥物進行治療這是很重要的問題。1884年革蘭氏染色法被發明,用於細菌的形態觀察和分類,根據革蘭氏染色反應的基本特徵,細菌可以主要分為兩大類:G陽性(G+)和G陰性(...
革蘭氏陽性厭氧菌 革蘭氏陽性厭氧菌屬於革蘭氏陽性菌,細菌分為兩大類,前者叫做革蘭氏陽性菌(G+),後者為革蘭氏陰性菌(G—)。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鑑別染色法,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