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心肌炎

細菌性心肌炎(bacterial myocarditis)是由細菌直接感染心肌,或細菌產生的毒素對心肌的作用,或細菌產物所致的變態反應而引起。其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鏈球菌和肺炎鏈球菌為主,此外還可見白喉桿菌及傷寒桿菌等致病菌。按組織病理學可分為以心肌變性為主的實質性心肌炎和以間質損害為主的間質性心肌炎;根據病變範圍的大小,又分為瀰漫性和局限性心肌炎;按病情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bacterial myocarditis
  • 就診科室:心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心臟
  • 常見病因: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白喉桿菌感染,急性咽峽炎、扁桃體炎及猩紅熱伴發
  • 常見症狀:發病前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腹瀉等,心律或脈律不齊為首發症狀,可有暈厥,重者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1.心肌膿腫
常由化膿菌引起,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雙球菌等。化膿菌來源於膿毒敗血症時的轉移性細菌菌落,或來自細菌性心內膜炎時的化膿性血栓栓子。肉眼觀,心臟表面及切面可見多發性黃色小膿腫,周圍有充血帶。
2.白喉性心肌炎
白喉桿菌可產生外毒素,一方面可阻斷心肌細胞核蛋白體的蛋白質合成,另一方面可阻斷肉鹼介導的長鏈脂肪酸運入線粒體,導致心肌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病灶多見於右心室壁,愈復後形成細網狀小瘢痕。有的病例出現瀰漫性心肌壞死,可導致心性猝死。
3.非特異性心肌炎
在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急性咽峽炎、扁桃體炎)及猩紅熱時,可並發急性非風濕性心肌炎。其發病機制尚未明了,可能是由鏈球菌毒素引起。病變是間質性心肌炎。

臨床表現

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常取決於病變的廣泛程度,輕者可無症狀,重者可猝死。其症狀既可出現在原發病的症狀期,也可出現在原發病的恢復期。如果在原發病的症狀期出現,其表現經常被原發病所掩蓋,絕大多數患者發病前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腹瀉等。心肌炎較輕者,症狀不明顯,有症狀多為胸悶、胸前區疼痛、心悸、乏力、頭暈、噁心等。部分患者以心律或脈律不齊為首先引起症狀的,少數患者有暈厥,重病患者可出現心衰和心源性休克。

檢查

1.心電圖檢查
可出現T波低平或倒置,ST段可有輕度下移,還可以出現各種心律失常或QT間期延長。
2.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數可升高,血沉增快,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穀草轉氨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3.X線檢查
心影擴大,心尖博動減弱。
4.病原學檢查
在血、便、痰中可培養出致病菌。

治療

治療主要在兩方面,一是積極治療原發病,二是針對心臟病變採取相應的措施。治療原發病主要是抗感染治療,針對不同的致病菌選擇不同的抗生素。對於心臟病變的處理,首先要注意休息,輕症者在發熱、心率、心臟大小和功能恢復正常後,一般還需休息3個月,重症者應休息半年至一年,直至心臟完全恢復。其次是給予營養心肌、改善心肌代謝的藥物。治療中也要注意對症治療問題,針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及一些其他症狀給予相應治療。

預後

大多數細菌性心肌炎,經過適當治療後能痊癒,不遺留任何症狀和體徵,極少數病人在急性期因嚴重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部分患者經過數月治療後病情穩定,但心肌炎後遺留的病變在臨床上表現為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減退,轉為慢性心肌炎。

預防

1.細菌性心肌炎是感染致病菌引起的。防止病菌的侵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應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對易感冒者平時應注意營養,避免過勞,選擇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須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衛生。
2.適當休息:急性發作期,一般應臥床休息2至4周,急性期後仍應休息2至3個月。嚴重心肌炎伴心界擴大者,應休息6至12個月,直到症狀消失,心界恢復正常。
3.飲食調攝:飲食宜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飲暴食,忌食辛辣、燻烤、煎炸之品。吸菸時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促進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影響心肌供血,飲酒會造成血管功能失調,故應戒菸忌酒。食療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參粥等,可按醫囑服用生曬參、西洋參等,有利於心肌炎的恢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