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心內膜炎的併發症之一,以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多見,一般見於病程晚期,全身動脈均可受累,多無症狀,在周圍血管表現為搏動性腫塊,發生在腦及其他深部組織動脈時,往往診斷較難,甚至破裂後方可確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細菌性動脈瘤
- 類型:病症
細菌性心內膜炎的併發症之一,以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多見,一般見於病程晚期,全身動脈均可受累,多無症狀,在周圍血管表現為搏動性腫塊,發生在腦及其他深部組織動脈時,往往診斷較難,甚至破裂後方可確診。
感染性動脈瘤又稱黴菌性動脈瘤、細菌性動脈瘤,占0.5%~2.0%,指因外界細菌侵入或由血管內、血液自身感染引起的動脈瘤。感染性動脈瘤易破裂,常累及重要臟器,診斷較難。雖不多見,但致殘率和死亡率很高。病因 動脈內膜在損傷的基礎...
Finseth等人根據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的發生原因和機制分類如下:1.原發性感染性動脈瘤 是由鄰近的感染病灶直接或通過淋巴途徑感染腹主動脈壁引起的,發生率不高。2.栓塞感染性動脈瘤 源於遠隔部位感染灶的感染栓子附著於動脈壁,形成感染...
結核、細菌性心內膜炎或膿毒血症時,病菌可侵襲動脈管壁,導致動脈壁薄弱形成感染性動脈瘤。4.免疫疾病 非感性動脈瘤多由免疫疾病引起,如多發性大動脈炎、白塞綜合徵等。5.先天性動脈壁結構異常 如Marfan綜合徵和Ehlers-Danlos綜合徵...
本病的贅生物較風濕性心內膜炎所產生者大而脆,容易碎落成感染栓子,隨大循環血流播散到身體各部產生栓塞,尤以腦、脾、腎和肢體動脈為多,引起相應臟器的梗塞或膿腫。栓塞阻礙血流,或使血管壁破壞,管壁囊性擴張形成細菌性動脈瘤,...
另1例術前動脈造影同時發現左腎動脈起始部狹窄,術中在重建左腎動脈時,先切除狹窄段動脈後再進行吻合,既切除了動脈瘤,又治癒了腎血管性高血壓。③術中阻斷降主動脈期間,可引起腸道細菌易位,導致凝血功能紊亂,故術前需作腸道準備...
感染性肺動脈瘤 感染性肺動脈瘤(infected pulmonary aneurysm)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一分冊》第一版。
③血管徵象:重要動脈栓塞,膿毒性肺梗死,或感染性動脈瘤。(2)次要指標 ①易感染條件:基礎心臟疾病,心臟手術,心導管術,或中心靜脈內插管。②較長時間的發熱(大於38℃),伴貧血。③原有心臟雜音加重,出現新的反流雜音,或心...
①動脈栓塞導致組織器官梗死,偶可形成膿腫;②膿毒性栓子栓塞動脈血管壁的滋養學乾引起動脈管壁壞死;或栓塞動脈管腔,細菌直接破壞動脈壁。上述兩種情況均可形成細菌性動脈瘤。血源性播散 菌血症持續存在,在心外的機體其他部位播種化膿性...
1. 動脈瘤破裂引起:(1)先天性動脈瘤;(2)動脈硬化性動脈瘤;(3)細菌性動脈瘤 2.血管畸形 3.動脈硬化 4.顱內異常血管網症 5.其他 6.原因不明 二腦出血 1.高血壓腦出血 2.繼發於梗塞的出血 3.腫瘤性出血 4.血液病引起 ...
此外尚有心肌梗死,傳導障礙,心律失常,心肌炎和心肌膿腫等少見的併發症。還有細菌性動脈瘤,腎功能障礙以及轉移性感染等。心肌膿腫是感染性心內膜炎行瓣膜置換術後較罕見的併發症。治療 1.治療原則 老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治療原則如下:...
①腦膜腦炎類似結核性腦膜炎,腦脊液壓力增高,蛋白及白細胞計數增加,氯化物或糖定量正常。②腦出血有持續性頭痛或腦膜刺激症狀,系由於細菌性動脈瘤破裂引起。③腦栓塞病人發熱,突然出現癱瘓或失明。④中心視網膜栓塞可引起突然失明。(...
發熱待查(FUO)是經常規檢查和治療體溫仍然不能恢復正常,診斷不能明確,稱為發熱待查。它是臨床醫生經常遇到的難題,由於引起發熱疾病種類繁多,導致最終診斷比較困難。病因 發熱待查的主要病因構成有感染性發熱(包括細菌、真菌、病毒、...
周圍動脈瘤部位較淺,一般不難發現.根據搏動性腫塊所在部位可以作出臨床診斷。創傷後出現搏動性腫塊.提示為假性動脈瘤;發生在細菌性心內膜炎急性期的,提示為感染性動脈瘤。超聲檢查可以鑑別鄰近動脈的實質性腫塊。動脈造影(包括DsA)是最...
據文獻報導,腦膜炎、肺炎、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腹膜炎、膽囊炎、小腸結腸炎、外傷或手術感染均可能引發一過性菌血症。 2.持續性菌血症(continuousbacteremia)是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動脈瘤、血栓性靜脈炎和其他血管內膜感染的...
18.4眼球感染227 18.5其他眼部感染228 第19章中樞神經系統感染229 19.1腦膜炎229 19.2腦膿腫和硬膜下積膿243 19.3硬膜外膿腫245 19.4腦囊蟲病247 19.5腦炎247 第20章心血管系統感染250 20.1心內膜炎250 20.2感染性動脈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