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鄉情簡介,區劃人口,建制沿革,領導分工,經濟發展,經濟概況,特色產業,竹產業,社會發展,計生工作,醫療社保,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公共運輸,給排水,供電,民族文化,
基本概況
鄉情簡介
細水鄉自然資源豐富,全鄉土地面積34.3萬畝,[其中林地面積29.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2%;農村集體土地面積6.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435畝,旱田面積559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橡膠、甘蔗、南藥(裸花紫珠、益智、草寇等)、竹子、香蕉等。全鄉總人口6157人(2017年),轄4個村委會,35個村民小組;有一所完全國小;一所衛生院;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4520元。
區劃人口
該鄉現轄4個村委會(合口村、福門村、羅任村、白水港村4個),35個村民小組,其中少數民族村莊32個。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6157人。
建制沿革
民國24年(1935年)白沙縣建立,屬第一區細水鄉;民國36年(1947年)復設區公所,細水鄉建制被撤銷;1956年12置細水鄉(中鄉),隸屬
白沙縣牙叉區;1958年3月撤區建鄉,升格為大鄉,同年10月,撤銷鄉建制,細水併入牙叉人民公社,11月牙叉公社與白沙公社合併,細水改隸白沙公社,12月白沙縣併入大東方縣;1959年3月白沙縣被撤銷,細水屬東方縣白沙公社,7月從白沙公社劃出置細水公社;1961年6月大東方縣解體,復屬白沙縣(1962年白沙縣隸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為細水公社;1983年9月撤銷公社建制,建立細水區公所;1987年重置鄉建制。1997年,面積244.9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轄合口、福門、羅任、白水港4個村委會。代碼469030200:~200合口村 ~201福門村 ~202羅任村 ~203白水港村。
領導分工
鄉黨委書記、鄉人大主席王國理: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聯繫福門、白水港委會。
鄉黨委副書記、鄉政府鄉長林金妹: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聯繫合口村委會、羅任村委會。
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文生:分管黨務、政法、綜治、紀委工作。掛鈎福門村委會。
鄉黨委委員、鄉政府副鄉長周良:分管文教衛生、國土(項目)工作。掛鈎合口村委會。
鄉黨委委員李雪珍:分管組織、團委、婦聯、黨政辦工作。掛鈎合口村委會。
鄉黨委委員、鄉武裝部部長周聰:分管武裝、安全生產、統戰、計生工作。掛鈎羅任村委會。
鄉黨委委員符進東:分管宣傳、民政、民宗、新農保、新農合、民房改造工作。掛鈎白水港村委會。
鄉人大副主席符仁剛:分管人大、工會、殘聯、關工委、鄉企業工作。掛鈎羅任村委會。
鄉政府副鄉長陳大巍:分管農業工作。掛鈎福門村委會。
經濟發展
經濟概況
按照“適度發展老三樣(橡膠、
甘蔗、木薯),做大新三樣(竹、南藥、養殖業)”的產業發展方針,大力發展優勢產業。2012年上半年,全鄉甘蔗種植總面積達11680畝;橡膠種植總面積34000畝,開割面積15000畝;木薯種植面積3235畝。在“新三樣”方面,全鄉種植生薑547畝;裸花紫珠種植總面積6800畝;竹子4850畝;香蕉5800畝;水產量110噸;生豬存欄量3520頭、牛145頭、羊367隻、禽類總計11萬隻。上半年,全鄉已補貼家電下鄉(汽車、機車)70輛,補貼金額38488元;發放種糧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金額32萬元;退耕還林發放金額21萬元;全面完成全鄉宅基地確權工作。
特色產業
南藥裸花紫珠是細水鄉產業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其產業發展的優勢是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回報率高,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種植後,兩年可收割三次,壽命長達35年左右。其莖、葉、花、籽均可入藥,主治牙周炎,子宮出血,胃出血等疾病,是我國珍貴藥材之一。通過細水鄉黨委、政府的積極推動引導,裸花紫珠種植已達6800畝。
竹產業
細水鄉大力發展竹產業,發動農民在房前屋後、河邊、路邊種植竹子。目前全鄉已種植4980畝的四季竹、麻竹,隨著竹產業的不大發展壯大,細水鄉的生態會越來越好,而農民的腰包也會隨著竹產業的發展而越來越鼓。
社會發展
計生工作
2012年上半年度,全鄉出生人口45人,其中:男孩18人、女孩27人;出生率8.319‰,符合法定生育率97.778%,嬰兒出生性別比66.667;全鄉落實“四術”16例。計生員、信息員業務知識培訓班2期,共發放計畫生育宣傳報2000份,辦牆報6期。
醫療社保
2012年上半年門診診療達3822人次,住院112人次。接生嬰兒9人,入冊9人,疫苗接種率達100 %,細水鄉衛生院門診和住院共補償3934人次。發放低保、五保、復員人員生活保障金164652元;補償資金11萬元;新農保收繳工作16至59周歲參保率87%。城鎮居民參保率100%。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0%。
文化教育
2012年上半年,細水鄉利用“三八”婦女節組織骨幹到北京考察學習; 組織參加“三月三”慶祝活動獲得“搶種搶收”比賽一等獎、體育競賽獲得優秀組織獎、民歌紀黎比賽獲得優秀組織獎、頂棍比賽獲得二等獎,五人拔河比賽獲得三等獎;“五四”組織鄉里青年參加縣“福安杯”籃球比賽,“六一”節慶日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電影下村31場次。上半年,我鄉適齡兒童入學292人,入學率達100%,學生鞏固率達100 %。2012年上半年,派出教師到縣內外觀摩學習、培訓人數次達90人次;做好貧困寄宿生補助的評審和資金髮放工作,2012年上半年共有133名學生得到資助;共資助金額49875元。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成立一批護校隊,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基礎設施
公共運輸
境內有外出公路有1條,鄉政府至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城17公里,柏油路面。公交汽車2輛,每隔一個小時一班來回往返。完成鄉墟街道兩旁行人道綠化,學校校門、教學樓、籃球場、學生宿舍樓、食堂和圍牆建設;先後完成鄉政府辦公大樓、文化站大樓、籃球場及6套鄉幹部經濟適用房,綠化鄉政府小區;電信寬頻網覆蓋全鄉。
規劃中的細水鄉至黎母山鎮三級公路是海榆中線和海榆西線的連線支線,是規劃中的黎母山國家森林公署的旅遊線路,是白沙縣通往外界的一條出口路,全長43公里。細黎公路設計車速為30km/h,路基寬7.5米,路面寬6.5米,曲線最小半徑30米,最大坡度8%。
給排水
全鄉共有深水井1眼,生產能力7噸/日,自來水塔1座,生活用水7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70%,年人均生活用水7.6噸。
供電
境內擁有1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1條,總長度26千米,供電可靠率100%。全鄉農村用電普及率達100%。
民族文化
竹桿舞 竹竿舞又稱竹槓舞,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獨特的魅力。黎族人喜歡跳“竹竿舞”,通常是在庭院或打穀場上跳這種舞。舞時,兩邊各蹲4個人,每個人雙手平握竹竿末端,按節奏張合敲打,舞者隨著竹竿的張合,兩腳不斷上跳下踏,做出各種美妙動作,當一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 嘿! 呵嘿! ”,舞蹈頗為熱烈,引人入勝。在黎族的“三月三”節日,青年男女憑藉跳竹竿活動,尋找“搭檔”,架設“鵲橋”,建立情誼。
八音舞 “八音”是指節日歡快的意思,由牛皮鼓、鑼、二胡、高胡、竹笛(嗩吶)等樂器進行演奏,舞者成雙成對,一般是8對、16對、32對不等,男女搭配。
老古舞 細水人稱之為“舞齋”,是為祭祀祖先神靈而舉辦的盛大宗教活動。在祭台前擺列12個大舂臼,要倒置立起,平底朝上。老古舞分為兩支,一支“迎魂齋舞” 繞著舂臼跳舞,迎接祖先神靈歸來,另一支是“招魂舞齋”黎語叫做“挽瞰”意思是繞著竹子跳舞為死者超度亡靈,消災解難。舞者扮演各種角色,有騎高頭大馬的財主、荷鋤挑山蘭稻的奴子,扛槍的獵人,扮鹿者,操大刀的強盜,還有舉鯉魚燈的,舉燈籠的。舞步快速,勢如蛟龍盤旋,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