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莖牙痛草,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疏毛翅莖草Pterygiella duclouxii Franch.的全草。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常用於急、慢性肝炎,胃腸炎,口腔炎,咽喉腫痛,牙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莖牙痛草
- 別稱:草連翹、疳積藥、翼莖草、松毛桿、牙痛草、魚邦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玄參科
- 屬:翅莖草屬
- 種:疏毛翅莖草
- 分布區域: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清熱利濕,消腫止痛。
主治
急、慢性肝炎,胃腸炎,口腔炎,咽喉腫痛,牙痛。
相關配伍
治跌打損傷:紫莖牙痛草5錢,金絲矮陀陀、茜草各4錢,四塊瓦、白芍、水八角各3錢,煎服或泡酒服。(《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疏毛翅莖草,又名杜氏翅莖草。一年生草本,高20-55cm。全株無毛或疏被白色短粗毛。主根不發達,纖細彎曲。莖多單條或叢生,實心,基部木質化,四角形,沿角有4條狹翅,莖常暗紫色,翅黑色。葉對生;近無柄;葉片革質,線形或條狀披針形,長2-4.5cm,寬2-3m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稍抱莖,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花對生,疏稀;苞片葉狀;花梗長2-3mm,基部有1對條狀小苞片,常早落;花萼鐘狀,略為二唇形,有5條主脈,萼齒5,卵狀三角形,全緣;花冠黃色,長14-16mm,上唇稍盔形,先端微缺,下唇先端3裂,中裂凸出,兩面均有灰白色長毛;雄蕊4,二強,內藏;花絲著生處疏被毛,花葯2室;子房卵圓形,密被長硬毛,柱頭淺2裂。蒴果短卵圓形,黑褐色,包於宿存萼內。種子腎狀,黑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50-2600m的灌叢中。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本品近無毛或疏被毛。莖四角形,沿角有4條狹翅。葉無柄;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15-45mm,寬2-3mm,主脈1條,全緣。苞片葉狀;花梗長2-3mm,有小苞片1對;花冠黃棕色;密被灰白色長毛。蒴果黑褐色。種子黑色,腎形。味苦。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平肝,消腫止痛。主治急、慢性肝炎,胃腸炎,口腔炎,咽喉腫痛,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