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
草本,高15-60厘米。根垂直直伸。莖直立,有細條棱或條紋,上部有圓錐狀花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中下部莖葉長橢圓形或線狀長橢圓形或線形,基部漸狹成短柄,柄長1-1.5厘米或無柄,長6-19厘米,寬2-6厘米,羽狀淺裂或半裂或邊緣有多數或少數大鋸齒,頂端鈍或急尖,側裂片2-5對,中部側裂片較大,向兩端的側裂片漸小,全部側裂片半橢圓形或偏斜的寬或狹三角形,邊緣全緣或有稀疏的小尖頭或邊緣多鋸齒,頂裂片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邊緣全緣或邊緣細鋸齒或稀鋸齒;向上的葉與中部莖葉同形或寬線形,但漸小。全部葉質地稍厚,兩面光滑無毛。
頭狀花序約含20枚小花,多數,在莖枝頂端狹或寬圓錐花序。
總苞圓柱狀或楔形,長2厘米,寬約0.8毫米,果期不為卵球形;總苞片4層,不成明顯的覆瓦狀排列,中外層較小,卵形至披針狀橢圓形,長3-8毫米,寬1.5-2毫米,內層披針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2厘米,寬2毫米,全部
苞片外面光滑無毛,帶紫紅色,頂端漸尖或鈍。舌狀小花紫色或紫藍色,管部有白色短柔毛。
瘦果長圓狀披針形,稍壓扁,灰黑色,長5毫米,寬約1毫米,每面有5-7條高起的縱肋,中肋稍粗厚,頂端漸尖成長1毫米的喙。冠毛2層,纖細,白色,長1厘米,微鋸齒狀,分散脫落。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4300米的河灘、湖邊、草甸、田邊、固定沙丘或礫石地。
乳苣是中生耐鹽植物,對氣候乾旱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習生於草原地帶,以至半荒漠地帶固定的沙丘、沙地、黃土溝岸以及湖濱、河灘的鹽漬化草甸群落內。在中國,常見於內蒙古西部以及寧夏黃河沖積平原的
芨芨草(
Achnatherum splendens)、
角果鹼蓬(
Suaeda corniculata)鹽生草甸中,或鹽生的
蘆葦(
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中。伴生的植物有
駱駝蓬(
Peganum nigellastrum)、
二色補血草(
Limonium bicolor)、
虎尾草(
Chloris virgata)、
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鋒芒草(
Tragus mongolorum)、
西伯利亞蓼(
Polygonum sibiricum)、
鹽地風毛菊(
Saussurea salsa)、
白莖鹽生草(
Halogeton arachnoideus)等土壤為輕鹽漬化的草甸上。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河流沖積平原的沖積沙壤土上,乳苣與
牛皮消(
Cynanchum sibiricum)、
脹果甘草(
Glyeyrrhiza inflata)、蘆葦、
假葦拂子茅(
Calamagrostis pseudlophragmites)等一起生長在胡楊(
Populus diversifolia)林內,土壤沙質,鹽漬化較輕,地下水位約3-6米,水分條件較好。在西藏最西部,乳苣生長在湖濱河灘地的鹽化草甸中,地表多沙礫,海拔達4100-43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遼寧(彰武)、內蒙古(通遼、臨河)、河北(涉縣、易縣、內丘、張北)、山西(中陽、靈石、離山、河曲、五台、寧武)、陝西(清澗、靖邊、綏德、米脂、榆林)、甘肅(敦煌、慶陽、合水、天水、酒泉、張掖、固原、民勤)、青海(柴達木)、新疆(都善、奇台、阿勒泰、布爾津、吉木乃、託克遜、烏恰)、河南(封丘、豫東)、西藏(札達、日土)。歐洲、俄羅斯(歐洲部分、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蒙古、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廣為分布。
生長習性
乳苣為根櫱性植物,在土表5厘米以下有橫行的水平根,褐色,直徑0.3-0.5厘米,上生纖細的側根。水平根向下生長垂直根,可深入土壤50厘米左右,直徑0.2-0.3厘米;水平根向上垂直產生分櫱,伸出地表,形成分櫱枝。每一分櫱枝在近地表處又產生細短的不定根,可以吸收土壤表層的凝結水。
乳苣5月初返青,花果期一般為6-9月,秦嶺北坡為5-9月。在寧夏銀川地區定株觀察,5月上旬萌發,7月中旬以前只具蓮座葉叢(株高3.2厘米),7月中旬抽出花攀,8月下旬現蕾(株高16.3厘米),9月上旬始花(株高25.1-26.3厘米),9月中旬進入盛花期(株高26.8厘米),9月下旬花謝,10月上旬種子成熟(株高 25.9厘米),10月中旬枯黃。
主要價值
乳苣地上部分也是一種中草藥。據分析,全草含蠟醇、轉化糖、膽鹼、酒石酸;汁中含氧化酶、彈性橡膠、甘露醇、左旋肌醇、苦味質等。可用於清熱、解毒、活血、排膿,主治痢疾、腸炎、瘡癤癰腫、痔瘡等。
乳苣是野菜、藥膳食材。開胃健食。嫩莖葉沸水焯後浸出苦水,可炒食、涼拌或做湯。也可晾乾存放,在缺菜時取食。
乳苣是高山草甸和荒漠常見種,對於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乳苣為中上等飼用植物,各種家畜都採食。植株柔軟、適口性良好,富含營養,家禽、豬、兔最為喜食;牛、羊、馬採食葉子和幼嫩的花。
保護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