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清華

《紫色清華》是一本書,講述讀者在清華大學近半年世紀的生活經歷,因為清華曾用紫荊作為校花,所以作者用此名作本書的題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色清華
  • 校花:紫荊
  • 校旗:紫白兩色
  • 生活經歷:近半年世紀
內容簡介,本書前言,本書目錄,文章節選,

內容簡介

清華曾用紫荊作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為紫白兩色;在清華園裡還有一簇簇開得漫山遍野的小紫白花,她是一些很普通的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大部分清華人的生命更像這種小花,平常地、頑強地活著。
因此作者將本書自視為一個戴著紫色眼鏡的人所看到的影像。作者以他在清華近半年世紀的生活經歷,通過對清華精神的闡釋,對清華傳統的理解以及個人的回憶和敘述,讓我們分享一個夢中的“紫色清華”。

本書前言

清華快九十歲了,我在清華也已呆了四十五年。四十五年。相當於清華歷史的一半。而於我,差不多是全部的人生。
人就像一棵樹,在一個地方生活得越久,它的根就在這裡扎得越深。無論個人的悲歡離合。也無論對清華的毀譽褒貶,四十五年的時間,已令我的根深得不能自拔。清華於我已無可逃離。所余殘生大概也只有在這裡消磨了。
在清華,我曾是獲得校長頒布發的“學習優良獎狀”的好學生。也曾被神聖的激情捲入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風浪,俯仰浮沉直至跌入生命的低谷。在那些重新思考人生的痛苦歲月里,我真正體驗到了這所大學所具有的頑強的生命底蘊。當我重新啟程,開始新的人生登攀時,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承擔起了建設中文系的重擔,一乾就是十年。為了做好這件事,我開始研究清華人文學科的歷史,探索陳演恪、吳宓、聞一多、朱自清、錢鐘書的心靈世界,寫了一些有關“清華學派”的文章。對歷史的研究延伸了我的生命,我覺得自己與清華同齡,早在清華學校成立時,我就已經生活於其中了。我已經同清華九十年的歷史化為一體。我走在清華園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可以觸覺到她深層的呼吸和生命的躍動。人總是要頑強地表現自己,作為一個從理工科橫跨進文科的闖入者,我總覺得自己有責任繼承和發展老清華“中西會通” ,古今會通,文理會通的傳統,特別是在“文理結合”方面做一些新的試驗,因為我堅信未來的大師產生於文理會通。
在里程碑式的巨著《神曲》中,義大利人但丁入地獄、經煉獄、上天堂、走過九重天終得仰窺上帝的面容,人,在少年憧憬期就在我們的頭頂上映出了天堂的曙光,但亦如電光一閃,隨即被拋入煉獄,以後的命運不斷告誡我們:那不過是一個幻影,但是,在幻影中生活過的人,土地上過爬蟲式的生活,哪怕是腰纏萬貫的爬蟲,這就構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悲劇,但我無悔。
我不認為20世紀的最後一年和21世紀的最初一年有什麼顯著差別,但於清華卻是一個關鍵時刻,這所大學為自己確立了要在百年誕辰時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在一個經濟、科技、文化都相對落後的國家裡建設高水平的大學具有難以想像的艱難。清華在人才、設備方面都同世界一流大學存在著極大的差距,遠不是幾十億人民幣所能彌合的。但是,四十五年清華生活所給予我的經驗又告訴我,清華師生決心要做的事就一定能夠做到。在清華的歷史上有過兩次瀕臨毀滅而又迅速崛起的經驗,一次是在抗日戰爭中,一次是在“文革”後,清華人在這兩次艱難的崛起中突出地表現了講究科學、注重實幹的傳統和為民族復興而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如果孤立地看清華,它無論如何都是弱小的,但在它的背後站立著整個民族和文教戰線的所有朋友,這是她實現自己目標的根本保證。
本書取名《紫色清華》是因為清華曾用紫荊作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為紫白兩色(聞一多釋之為“白雲扶著的紫氣”)。色彩學謂曰:“紫色系由紅、藍兩色混合而成。紅色是火焰,藍色是海水,紅色是欲望,藍色是理智,紅是我們的國色,藍是西土的象徵,紅藍相融就是中西文化的會通,亦是清華的歷史與文化特徵。在清華園裡還有一簇簇開得漫山遍野的小紫白花,宗璞先生說這種花名叫“勿忘我”或“勿念我”。這些花不像“紫氣東來”那般輝煌閃耀,也不像羅蘭那樣嫵媚甜膩,她只是一些很普通的生命力極強的植物,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我想,大部分的清華人的生命更像這種小花,平常地、頑強地活著,自開自敗。人們看世界,都是帶了個性的有色眼鏡的。本書也可視為一個戴著“紫色眼鏡”的人所看到的影像罷。

本書目錄

自序
清華精神及其他
大學精神與清華精神
清華學派:文化聯姻的童話與現實
“四重變奏”中的北大和清華
行勝於言行成於思---略說清華的大學理念
浮士德博士與清華校訓
老校歌與清華傳統
狐狸與刺蝟的聯想
智者、賢者和聖者
聖者的懺悔----讀朱自清日記
小議蔡元培和梅貽琦
清華園淪陷前夕的教授們
聞一多遇難後吳宓未捐款
《吳宓日記》中的學術史與心靈史了(外二篇)����������
另一個背影(外一篇)
瑞恰慈:科學與詩
費孝通先生談“已”
關於《古史新證》出版的回憶
一棵獨立不倚的樹---略說蔣南翔校長
稚氣與熱情的回憶
告別純情
稚氣與熱情的回憶
尋找青鳥的孩子---懷念宛仲
小五爺園裡的“勿忘我”
夢與命---我與清華圖書館
“聽話、出話”與做官
走出生命的低谷
工字廳、那間小屋
洋教授的趣事
走出“半人時代”
蔣天樞:重建文科的始作俑者
關於《清華文叢》與清華學派的研究
半個世紀前的《芻議》
走出“半人時代”
未來的大師產生於文理會通
“文理會通”辨析
科技與人文是一對形影不離的情人
文理會通是智者的精神內需
寧馨兒的孕育---從文四班談起
後記

文章節選

大學精神與清華精神  在林林總總的大學中,幾乎每一所大學都能非常明確地告訴你:“它具有什麼樣的辦學理念,特色和成績,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學有自己獨特的“精神”,這種“大學精神”是難以言說的,但又是具體可觸的。它能將具有不同思想、文化、專業背景的知識分子凝聚在一個目標下。在大學遭遇艱難曲折時升華為一種頑強的親和力和奮鬥力。在這樣的大學受過教育的人,會長久地懷念它。在這類學校中,清華可以說是較為突出的一所。海內外凡是清華人足跡所到之處。都建有“清華同學(校友)會”。這是沒有哪一個大學可同清華相比的。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政治上有分歧,但在海外所有的同學會都是在兩岸清華共居一個組織。在同學會中儘管大家的政治、思想、觀念不同,但仍然可以和睦相處。什麼原因?就是一個共同的“精神”把他們聯在一起。這就是“清華精神”。
大學精神不是人為設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長或大師頭腦中的理念產物,它是介乎於理性與情感之間的一個範疇,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長期相互撞擊和融會的結果。一般來說,一所大學的“精神”同這所大學獨特的歷史、地理、文化環境有密切關聯。是國家支配意向同社會(國內外)流行趨勢相互搏鬥與融合的結果。校長與大師對大學的影響重大,但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生中的精英)也對大學精神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學精神需要一個較長的辦學歷史才能養成,它屬於傳統的一部分,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政治制度的更替或毀滅性災難的降臨都只能改變它的形態和部分內涵。而不能把它從根本上摧毀。大學精神是傳統中最寶貴的部分,是大學抗擊和求發展的生命力的底蘊所在,對於穩定大學的風格和水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聰明的校長都懂得,對於這種已經形成的精神應該珍視,哺育並且使它變得更加適應時代的新的需要。
以我的個人的理解,所謂“清華精神”至少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恥不如人。清華是個“賠款學校”,是美國用中國庚子賠款餘額建立的,美國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國知識分子當中培養一批“追隨美國的精神領袖”,而學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聯軍洗劫過的清華園和近春園,學生整天面對著被焚毀的斷壁殘垣,民族恥辱時時襲上心頭,當時在學的吳宓曾有“熱腸頻灑傷時淚,妙手難施救國方”之嘆。“五四”時,北大已高舉科學與民主大旗,而清華可稱道的是聞一多貼出的岳飛《滿江紅》主題還是雪恥。清華是留美預備學校,學生受著美國式的教育,而在出洋後卻非常敏感於西方人對黃種人的歧視(可參吳宓、朱自清、聞一多的日記與書信),他們遠較其他大學的學生蘊積著更深重的對於民族恥辱的痛感,1925年為抗議日軍炮轟大沽口而爆發的“三一八”遊行示威中慘遭槍殺的韋傑三烈士,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死不足惜,但中國要強起來呀!”為紀念這位年輕學生而立的碑是從圓明園搬來的一個被侵略者吹斷的石柱,它那寧折不彎的身軀是清華精神的一個重要象徵。1928年清華改成大學後,如何擺脫美國的控制實現學術獨立便成為清華建設的主題,而其深處的情感動因仍是雪恥。到了30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梅貽琦任校長第一次講話講學術自由卻講了莫忘國難,到了1935年“一二.九”清華終於成為大學抗日救亡的重要堡壘。這種為民族雪恥的激情,在解放後轉化為建設祖國的獻身意志。為了“創造祖國原子能在春天”在幾乎沒有任何資料的條件下,建成了中國高校第一座原子能試驗反應堆,並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從事“兩彈一星”計算機、自動化等高科技工作的傑出技術骨幹。在“文革”中,眼看中國在科技上日益落後居然還在批“崇洋媚外”一位原來的領導人痛心地說:“什麼崇洋媚外?”連洋人屁股都看不見了! “文革”後,這種恥辱感重新化為辦世界第一流大學的強大動力。“明恥”是清華精神的重要表征:恥中國科技與文明不如西方已開發國家,恥清華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學,恥清華某些方面不如國內兄弟院校,恥本學科水準不如校內先進學科,恥個人學習或科研不如其他同班同學或教研室同人。知恥而後勇,清華人的恥辱感是民族恥辱與個人恥辱感的綜合,不同於西方基督教的純個人罪感,它顯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實。 ......
大學精神與清華精神
在林林總總的大學中,幾乎每一所大學都能非常明確地告訴你:“它具有什麼樣的辦學理念,特色和成績,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學有自己獨特的“精神”,這種“大學精神”是難以言說的,但又是具體可觸的。它能將具有不同思想、文化、專業背景的知識分子凝聚在一個目標下。在大學遭遇艱難曲折時升華為一種頑強的親和力和奮鬥力。在這樣的大學受過教育的人,會長久地懷念它。在這類學校中,清華可以說是較為突出的一所。海內外凡是清華人足跡所到之處。都建有“清華同學(校友)會”。這是沒有哪一個大學可同清華相比的。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政治上有分歧,但在海外所有的同學會都是在兩岸清華共居一個組織。在同學會中儘管大家的政治、思想、觀念不同,但仍然可以和睦相處。什麼原因?就是一個共同的“精神”把他們聯在一起。這就是“清華精神”。
大學精神不是人為設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長或大師頭腦中的理念產物,它是介乎於理性與情感之間的一個範疇,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長期相互撞擊和融會的結果。一般來說,一所大學的“精神”同這所大學獨特的歷史、地理、文化環境有密切關聯。是國家支配意向同社會(國內外)流行趨勢相互搏鬥與融合的結果。校長與大師對大學的影響重大,但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生中的精英)也對大學精神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大學精神需要一個較長的辦學歷史才能養成,它屬於傳統的一部分,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政治制度的更替或毀滅性災難的降臨都只能改變它的形態和部分內涵。而不能把它從根本上摧毀。大學精神是傳統中最寶貴的部分,是大學抗擊和求發展的生命力的底蘊所在,對於穩定大學的風格和水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個聰明的校長都懂得,對於這種已經形成的精神應該珍視,哺育並且使它變得更加適應時代的新的需要。
以我的個人的理解,所謂“清華精神”至少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恥不如人。清華是個“賠款學校”,是美國用中國庚子賠款餘額建立的,美國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國知識分子當中培養一批“追隨美國的精神領袖”,而學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聯軍洗劫過的清華園和近春園,學生整天面對著被焚毀的斷壁殘垣,民族恥辱時時襲上心頭,當時在學的吳宓曾有“熱腸頻灑傷時淚,妙手難施救國方”之嘆。“五四”時,北大已高舉科學與民主大旗,而清華可稱道的是聞一多貼出的岳飛《滿江紅》主題還是雪恥。清華是留美預備學校,學生受著美國式的教育,而在出洋後卻非常敏感於西方人對黃種人的歧視(可參吳宓、朱自清、聞一多的日記與書信),他們遠較其他大學的學生蘊積著更深重的對於民族恥辱的痛感,1925年為抗議日軍炮轟大沽口而爆發的“三一八”遊行示威中慘遭槍殺的韋傑三烈士,在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死不足惜,但中國要強起來呀!”為紀念這位年輕學生而立的碑是從圓明園搬來的一個被侵略者吹斷的石柱,它那寧折不彎的身軀是清華精神的一個重要象徵。1928年清華改成大學後,如何擺脫美國的控制實現學術獨立便成為清華建設的主題,而其深處的情感動因仍是雪恥。到了30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梅貽琦任校長第一次講話講學術自由卻講了莫忘國難,到了1935年“一二.九”清華終於成為大學抗日救亡的重要堡壘。這種為民族雪恥的激情,在解放後轉化為建設祖國的獻身意志。為了“創造祖國原子能在春天”在幾乎沒有任何資料的條件下,建成了中國高校第一座原子能試驗反應堆,並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從事“兩彈一星”計算機、自動化等高科技工作的傑出技術骨幹。在“文革”中,眼看中國在科技上日益落後居然還在批“崇洋媚外”一位原來的領導人痛心地說:“什麼崇洋媚外?”連洋人屁股都看不見了! “文革”後,這種恥辱感重新化為辦世界第一流大學的強大動力。“明恥”是清華精神的重要表征:恥中國科技與文明不如西方已開發國家,恥清華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學,恥清華某些方面不如國內兄弟院校,恥本學科水準不如校內先進學科,恥個人學習或科研不如其他同班同學或教研室同人。知恥而後勇,清華人的恥辱感是民族恥辱與個人恥辱感的綜合,不同於西方基督教的純個人罪感,它顯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實。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