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皇帝的居宮)

紫禁(皇帝的居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禁城:

zǐ jìn

宮禁,皇帝的居宮:紫禁城|紫禁宮|紫禁迢迢宮漏鳴。

紫禁城簡介

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禁
  • 讀音:zǐ jìn
  • 又稱:紫禁城
  • 南北長:961m
基本介紹,名稱由來,

基本介紹

紫禁城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占地面積達720,000㎡。有房屋980座,總計8704間。四面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宮殿建築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為“後寢”。此外還有齋宮毓慶宮重華宮等等,前後兩部分宮殿建築總面積達163,000㎡。整組宮殿建築布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人民民眾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名稱由來

紫禁城其名稱系借喻紫微星而來。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
上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中國古代天文學說,根據對太空天體的長期觀察,認為紫微星垣居於中天,位置永恆不變,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宮謂之紫宮,有“紫微正中”之說。而【禁】,則更為人理解,意指皇宮乃是皇家重地,閒雜人等不得來此。
封建皇帝
自稱是天帝的兒子,自認為是真龍天子;而他們所居住的皇宮,被比喻為天上的紫宮。他們更希望自己身居紫宮,可以施政以德,四方歸化,八面來朝,達到江山永固,以維護長期統治的目的。
明清兩代的皇帝,出於維護他們自己的權威和尊嚴以及考慮自身的安全,所修建的皇宮,既富麗堂皇,又森嚴壁壘。這座城池,不僅宮殿重重,樓閣櫛比,並圍以10米多高的城牆和52米寬的護城河,而且哨崗林立,戒備森嚴。平民百姓不用說觀賞一下樓台殿閣,就是靠近一些,也是絕對不允許的。
明王朝的皇帝及其眷屬居住的皇宮,除了為他們服務的宮女、太監、侍衛之外,只有被召見的官員以及被特許的人員才能進入,這裡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因此,明代的皇宮,既喻為紫宮,又是禁地,故舊稱“紫禁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