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至
小喬木,高可達3米。小枝被灰白色
粗糠狀毛及長茸毛。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夏、秋葉腋開紫色小花,多花集成
多歧聚傘花序。果小,球形,徑約2毫米,熟時紫紅色。
生長環境
杜虹花為落葉灌木,高1-3米,生於山坡、路旁、
向陽山地灌木叢中。
分布範圍
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區。
白棠子樹為灌木,高約1米,生於林邊、溪邊疏林中,分布於全國大部分省區。
主要價值
①止血作用
紫珠草注射液對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時間、血塊收縮時間、
凝血酶元時間縮短。對蛙腸系膜表現血管收縮,將紫珠草溶液滴於家兔腸壁上,可引起腸管強烈痙攣收縮,漿膜由粉紅變白,對家兔出血時間可使之縮短。以紫珠草提取液為主藥的35號
止血粉,對
狗肝、脾創傷及
槍傷均有止血作用。
②抗菌作用
紫珠草對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性味與歸經
辛、苦,平 。歸肝、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散瘀止血,消腫止痛。葉:用於吐血,
咯血,
衄血,便血;外用治療外傷出血。根:跌打腫痛,
風濕骨痛。
紫珠草, 又稱
紫珠或止血草,紫珠味苦、澀、藥性平,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能。樹葉含有一種稱之為黃酮類縮合鞣質的止血成分,所以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紫珠草提取物配製而成的注射液,可用於治療胃腸道出血、外科手術時切口出血及手術後出血。
藥用部分
用法與用量
葉、根0.5~1兩;葉外用適量,乾葉研粉撒敷患處。
化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