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酮類化合物泛指兩個苯環通過三個碳原子互相連線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黃酮類化幾乎存在於所有綠色植物中。主要分布於高等植物中,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如槲皮素抗氧化作用,銀杏總黃酮具有治療心血管疾病作用,黃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水飛薊素具有保肝作用,大豆素等異黃酮類具有雌激素樣作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酮類物質
- 英文名:Flavonoid
- 化學式:帶有C3-OH的衍生物
- 屬性:生理活性物質
正文,分類,理化性質,
正文
一種黃酮類化合物,絕大多數是含羥基的黃酮衍生物,黃酮母核上還可有甲氧基或其他取代基。它們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一般C3上的羥基與母核上其他位置上的羥基性質不完全相同,所以帶有C3-OH的衍生物稱為黃酮醇類。例如,黃芩素和黃芩苷(熔點223℃ )屬於黃酮類,檞皮素(熔點316~318℃)和蘆丁(熔點188~190℃ )屬於黃酮醇類。
黃酮類分子中,苯環與苯乙烯基接於同一羰基上,組成了交叉共軛體系,因而能顯灰黃到黃色顏色。顏色的深淺與取代基的性質和位置有關。一般認為在C7位或C忨位引入羥基或甲氧基可使化合物顏色加深。黃酮類(配基)一般難溶於水或不溶於水,易溶於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分子內引入的羥基數目越多,則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羥基經甲基化後,則增加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羥基與糖結合成苷後,水溶性相應提高,而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相應減小。黃酮類分子中多為酚性羥基,故顯酸性,可溶於鹼性水溶液、吡啶等。
由兩蕊蘇木芯材中分離出的逮斯替蒙黃酮是一種黃酮醇的內酯衍生物,熔點315℃ 。由水蓼葉中分離出的水蓼素,是黃酮醇硫酸氫鉀的酯類,熔點280℃ 。 由二分子黃酮衍生物聚合(見聚合反應)所成的二聚物稱雙黃酮類。有的通過C-C鍵聚合,也有的通過醚氧 鍵縮合(見縮合反應),聚合的位置也有區別,例如,銀杏葉中含有的銀杏素(熔點344℃ )是通過C嵷─C8鍵相連的,具有解痙、降壓和擴張冠狀血管作用。
分類
黃酮類化合物大部分為色原酮的衍生物.其基本母核為2一苯基色原酮.由A、B和C三個環組成。根據苯環與中間的二碳部分的連線方式、B環連線位置、三碳部分氧化水平以及聚合度等不同。可將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分為多個類型,分別為黃酮、黃酮醇、二氫黃酮、二氫黃酮醇、異黃酮、二氫異黃酮、查耳酮、二氫查耳酮、橙酮、花色素、蘆丁、兒茶素、大豆素等。
理化性質
⑴性狀
游離黃酮類化合物多數為結晶性固體。黃酮苷為無定形粉末。黃酮類化合物大多呈黃色。其顏色主要與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軛體系有關,助色團(一OH、一OCH3等)的種類、數目以及取代位置對顏色也有一定影響。
⑵旋光性
黃酮苷均具有旋光性.且多為左旋。只有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游離黃酮類化合物才具有旋光性。
⑶溶解性
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易溶於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機溶劑及稀鹼液中,難溶或不溶於水。因花色素以離子形式存在。具有鹽的性質,故水溶性較大。黃酮苷一般易溶於水、甲醇、乙醇等強極性溶劑.而難溶或不溶於苯、氯仿、乙醚等親脂性有機溶劑。
⑷酸性
大多數黃酮類化合物中具有酚羥基,因而顯酸性,其酸性強弱與酚羥基的數目和位置有關。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州+利用其酸性.採用鹼提取酸沉澱的方法,黃酮混合物分離時則可利用酸性差異而採用pH梯度萃取的方法。
⑸黃酮苷的水解
黃酮苷多是由苯環上的酚羥基與糖的半縮醛羥基脫水形成的酚苷,還有一部分黃酮苷是由C一3位一L的烯醇羥基與糖形成的烯醇苷。酚苷的水解過程中,在苷原子質子化時。芳環對苷原子有一定的供電子作用,所以酚苷水解易於醇苷。因此,黃酮苷容易發生水解反應,甚至不用酸,只加熱就可將其水解。
黃酮苷在酶的作用下也可發生水解反應.在發酵法炮製時.發酵過程中微生物會產生酶類,促使黃酮苷水解。如大豆發酵成為淡豆豉的過程中,發酵微生物產生盧一葡萄糖苷酶.使大豆苷和染料木苷水解為相應的苷元——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