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馬里蒼羚

索馬里蒼羚

索馬里蒼羚(學名:Nanger soemmerringii):體長125-150厘米,肩高81-90厘米;體重28.5-38.6千克。有短而重的犄角,向後彎曲,角尖向上。雄性角長38-48厘米,雌性的角小一些,並且通常較短。是一種體型魁梧的大羚羊,雄性比雌性大。一般體色為淡黃褐色,下體是白色;有明顯的分界線。雄性皮毛顏色較重,從前額至後體的三分之二處有14-22條環紋。

棲息在丘陵地帶和半乾旱的草原上,通常長有相思樹和灌木叢的地區。曾經聚集在非洲之角的開闊平原上,聚集在數百隻。一般聚集15隻以下的牧群。這些族群由雌性和它們的年輕羚羊組成,在它們的領地上有一隻成年的雄羚陪同。雄羚用糞便標記自己的領地範圍。主要以草為食。分布於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索馬里。在蘇丹可能滅絕。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索馬里蒼羚頭體長125-150厘米,肩高81-90厘米,尾長18-23厘米;體重28.5-38.6千克。有短而沉重的豎琴形的角,向後掠過,並指向頂端。雄性角長38-48厘米,但例外的標本可能超過58厘米。雌性的角是細得多且小於橫向彎曲,並且通常較短,可以超過40厘米。
是一種體槳遙獄提型魁梧的大羚羊,雄性比雌性大。它們具有特別堅固的脖子。一般體色為淡黃褐色,下體是驚人地白色;這兩種顏色在整個體側擊巴全有一道明顯的水平分割線。臀部有大片的白色延伸到尾巴的根部上方,並向前突出至髖部。尾巴白色,在尾端有一綹黑色皮毛。臉頰有醒目的條紋。在面部的中心,從犄角到口吻有深色條紋從眼角到鼻子與白色條紋分開,通過眼睛到嘴部。下巴和咽喉上部白色。雄性皮毛顏色較重,從前額至後體的三分之二處有14-22條環紋。
有三個亞種,它們在外觀上略有不同。南格爾亞種有一張棕色的臉,角較短;貝拉納亞種的臉更黑,角更長,指名亞種的大腿的側面顏色更深。

棲息環境

棲息在丘陵地帶和半乾旱的草原上,通常長有相思樹和灌木叢的地區。

生活習性

曾經,吸引人的索馬里蒼羚在進行季節性遷徙時會聚集數百隻的大群。這個壯觀的景象已經非常罕見了。索紙承馬里蒼羚一般聚集15隻以下的牧群。這些族群由雌性和它們的幼羚組成,在其領地上有一隻成年的雄羚陪同。雄羚用糞便標記自己的領膠拳墊地範圍,如果另一隻雄羚冒險侵入它的領地,可能會發生激烈的對抗。這種相遇的爭鬥包括在地面上抵角,頭部對撞,並橫向擺弄身體以攻擊對手。
索馬里蒼羚主要以草為食,它們狹窄的口吻和靈動的嘴唇能夠仔細選擇最優質的草。索馬里蒼羚的主要天敵是食肉動物,包括獵豹、獅子、豹、獵狩犬,鬣狗甚至蟒蛇。

分布範圍

索馬里蒼羚生活在非洲之角,原產地是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索馬里和蘇丹。

繁殖方式

索馬里蒼羚在9-11月之間交配。大約懷孕198天,雌羚每胎產一隻小羚,隱藏在草叢中,這通常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直到小羚足夠堅強以跟上其母親的步伐。在這段時間內,雌羚只能隨時守護在它的小羚身旁,以便護理和保護小羚。幼羚的斷奶期為6個月。索祖辨再馬里蒼羚的性成熟期只有18個月,屆時就可以有繁殖能力,壽命長達14年。

亞種分化

索馬里蒼羚(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索馬里蒼羚普通亞種
Nanger soemmerringii berberana
Matschie, 1893
2
索馬里蒼羚博拉尼亞種
Nanger soemmerringii butteri
Thomas, 1904
3
索馬里蒼羚指名亞種
Nanger soemmerringii soemmerringii
Cretzschmar, 1826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狹窄、有限,被認為有一個適度厚提請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和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已被列為生存易危的物種。
唯一有效受到保護的種群是在厄勒克族的達拉克·凱比爾島(Dahlak Kebir Island)。它們在當地社區和衣索比亞的阿瓦什國家公園受到了高度重視。 厄利垂亞的布里半島(Buri Peninsula)被指定為保護區。 索馬里沒有正常運作的保護區。 有少量管理良好的圈養索馬里蒼羚。 除非有範圍較大的地區實施有效的保護和管理,否則該物種的整體分布和數量將繼踏茅定霸續下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亞種分化

索馬里蒼羚(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索馬里蒼羚普通亞種
Nanger soemmerringii berberana
Matschie, 1893
2
索馬里蒼羚博拉尼亞種
Nanger soemmerringii butteri
Thomas, 1904
3
索馬里蒼羚指名亞種
Nanger soemmerringii soemmerringii
Cretzschmar, 1826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狹窄、有限,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和道路發展,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已被列為生存易危的物種。
唯一有效受到保護的種群是在厄勒克族的達拉克·凱比爾島(Dahlak Kebir Island)。它們在當地社區和衣索比亞的阿瓦什國家公園受到了高度重視。 厄利垂亞的布里半島(Buri Peninsula)被指定為保護區。 索馬里沒有正常運作的保護區。 有少量管理良好的圈養索馬里蒼羚。 除非有範圍較大的地區實施有效的保護和管理,否則該物種的整體分布和數量將繼續下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