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索爾維格之歌
- 所屬專輯:《培爾·金特》
- 譜曲:格里格
- 音樂風格:樂曲
作曲者簡介,樂曲內容,樂曲背景,樂曲賞析,
作曲者簡介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作為19世紀民族樂派的代表作曲家,一生創作的作品都寄託了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之情。1875年,格里格為挪威文豪易卜生的詩劇《培爾·金特》寫作了配劇音樂,首演大獲成功。
樂曲內容
《索爾維格之歌》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為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的詩劇《培爾·金特》所作的配樂。詩劇《培爾·金特》的主人公培爾·金特為挪威民間傳說中的一個人物,有“挪威浮士德”之稱。這個沒落的鄉村紈絝子弟自私、放蕩,一心夢想恢復被他父親毀掉的財富,但又終日遊手好閒,沉溺於幻想之中。美麗的姑娘索爾維格真誠地愛著他,他卻不知珍惜。在參加村裡的一個婚禮時,他將朋友的新娘拐走,然後說自己真正愛的是索爾維格,又將新娘遺棄。他在山中遊蕩,被妖女誘惑,拋棄了做人的品格,瘋狂追求權力。然後浪跡天涯數十載,流落非洲,又遠涉重洋,乾過種種不光彩的勾當,曾靠販運黑奴和走私珠寶而發了大財。他幻想在沙漠上建立殖民地,自己充當主宰世界的皇帝。後來到了開羅的一座瘋人院,他真成了那裡的“皇帝”。年邁的培爾·金特思鄉心切,返回挪威途中遭遇風暴,船被掀翻。他僥倖生還——為自己逃生不惜把別人推下海,而全部財產已化為烏有。在輾轉回鄉的路上,他遇到一名鑄紐扣的工匠。工匠宣稱自己的職責是將那些一生無所事事的人的靈魂做成紐扣,並說除非培爾·金特能說明自己曾在何時何地實現過“自我”,否則就必須把他的靈魂和廢鐵一起熔化做成扣子。陷入絕望的培爾·金特此時忽然聽到一陣美妙的歌聲。循著歌聲,他一路來到一座茅屋前,這正是自己的家!忠貞不渝的索爾維格始終在茅屋裡痴情地等待著他的歸來。只是昔日的花季少女如今已經白髮蒼蒼……培爾·金特立即匍匐在地,請求她用聖潔的愛情來保護他。索爾維格對他說,在她的信念、希望和愛情中,他一直在實現自我。最後,被愛贖救了的培爾·金特在心上人懷裡離開了人世。
樂曲背景
1875年,格里格為挪威文豪易卜生的詩劇《培爾·金特》寫作了配劇音樂,首演大獲成功。後來,格里格從中選出八曲,改編成兩套管弦樂組曲,這就是著名的《培爾·金特》組曲。一個多世紀以來,這部深受人們的歡迎而成為世界音樂文庫中的精品。其中感人至深的《索爾維格之歌》原用於詩劇第四幕——生活放蕩不羈、行為荒誕不經、浪跡天涯的農家子弟培爾·金特,有一位忠實的愛人,名叫索爾維格。她在茅屋前一面紡紗,一面唱這首歌,耐心地等待培爾·金特這位浪子的歸來。《索爾維格之歌》是一首民歌風格的歌曲,採用“主歌—副歌”型的二段式結構和分節歌形式。主歌洋溢著真摯親切的感情,副歌的旋律來自真正的民歌,只唱一個“啊”字。主歌是抒情性的,副歌具有花腔的特點,兩者在調式、速度、拍子、節奏上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培爾·金特》組曲中,《索爾維格之歌》是最後一個曲子。這首樂曲由弦樂器、長笛、單簧管、圓號和豎琴演奏,淳樸婉轉、餘味無窮,充分表現了索爾維格這個挪威人民心中理想人格的化身。因此,人們說格里格的《索爾維格之歌》是一首植根於民間音樂土壤、寄託挪威人民理想的雅俗共賞之作。
五幕詩劇《培爾·金特》完成於1867年。1874年,易卜生邀請31歲的年輕作曲家格里格為他的詩劇配樂。格里格一向非常崇敬這位大文豪,便欣然接受了。第二年夏天,格里格完成全劇的配樂,為五幕劇各寫了一首前奏曲,還有進行曲、舞曲、獨唱曲、合唱曲等,共二十三首。1876年詩劇《培爾·金特》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國民劇院首演,大獲成功,一年之內共上演了三十五場。格里格也因此而聲名鵲起。 《索爾維格之歌》的旋律在全劇中多次出現。它最早是第三幕第三場的前奏曲,描寫培爾·金特同索爾維格告別,主旋律在這時首次出現。第四幕第一場,身在非洲的培爾·金特夢中見到故鄉的戀人,樂曲旋律再次出現。第四幕第五場,挪威森林中的一間小茅屋,索爾維格在家裡紡紗,望眼欲穿地等待著培爾·金特,這個旋律此時已變成索爾維格的無伴奏獨唱,歌詞是這樣的: 冬天早已過去,春天不再回來,夏天也將消逝,一年年的等待,一年年的等待。但我始終深信你一定能回來,你一定能回來。我曾經答應過你,我要忠誠地等待你,等待著你回來。 假若你如今還活在人間,願上帝保佑你。當你跪在上帝的面前,願上帝祝福你。我要永遠忠誠地等待你,等待你回來。你若已升天堂,就在天上相見。
有一個傳說,格里格在森林裡迷路了,這時他遇到一個小女孩,她把他帶了出去。格里格想感謝她,可他身無分文。於是他對小女孩說:“我會送給你一件禮物——不是現在,大約十年以後。”就這樣過去了十年,小女孩一直以為格里格在開玩笑,可一次她在聽音樂會時,偶然聽到了這首樂曲。這首樂曲有一個別名——《獻給守林人的女兒達格妮》。
樂曲賞析
《索爾維格之歌》是格里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如今已成為享譽世界樂壇的名歌。作曲家巧妙地將挪威和瑞典民歌因素融入其中,曲調憂傷婉轉,十分動聽,因而深受挪威人民的喜愛,將它譽為“挪威第二國歌”——這是對一首歌曲的最高褒獎。 詩劇《培爾·金特》配樂完成十幾年後,具體說是1888和1891年,格里格又從詩劇配樂中選出八段樂曲,改編為一部完全獨立的音樂作品——兩套《培爾·金特》管弦樂組曲。選入組曲的作品,只按音樂的要求編排,不受原劇情節發展的限制。兩部組曲也都是格里格的代表作。 《培爾·金特》第一組曲共有四段:一《晨景》,二《奧絲之死》,三《阿妮特拉舞曲》,四《在山妖宮中》。《培爾·金特》第二組曲也有四段:一《英格麗特的悲哀》,二《阿拉伯舞曲》,三《培爾·金特歸來》,四《索爾維格之歌》。在這八段樂曲里,第一組曲中的《晨景》和第二組曲中的《索爾維格之歌》最為著名,這裡作一簡單介紹。 《晨景》原為詩劇第四幕前奏曲,描寫培爾·金特在外流浪時當地清晨靜謐的自然風光。象徵朝陽的樂調和象徵海洋的樂調相互和應,樂曲寧靜而平和,具有牧歌風格,這是格里格小品中最出色的一章,經常為樂迷們所津津樂道。《索爾維格之歌》原為詩劇第四幕索爾維格在茅屋裡紡紗時所唱的痴情的等待之歌。格里格在改編時刪去其歌唱聲部,主歌為民歌的抒情旋律,副歌是花腔的音調。整套組曲以它結束,使音樂歸於理想的境界,給人以寧靜、完美的感覺。 無論詩劇《培爾·金特》配樂中的《索爾維格之歌》樂曲及獨唱曲,抑或《培爾·金特》第一、第二組曲,都是格里格的傑作,這些藝術瑰寶使得他名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