紝

紝,指紡織;織布帛的絲縷。如:《本草綱目》:“石斛數條,去根如筒子,一邊紝入耳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紝
  • 拼音:rèn
  • 注音:ㄖㄣˋ
  • 五筆:XTFG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1) [sew;stitch]繞線。泛指紡織。如:紝織(織紝。紡紗織布)。
(2) [sew]今也指縫製衣服。如:縫紝。
(3) [thread]穿,引 。

引證解釋

(1) [silk and thread]織布帛的紗縷。
紝,機縷也。——《說文》
織紝組紃。——《禮記·內則》
執針織紝,皆百人。——《左傳·成公二年》
婦人不得紡績織紝。——《漢書·嚴助傳》
(2) [spinning and weaving]指紡織。
侍兒五三,可充紝織;家僮數四,足代耕耘。——《北史·蕭大圜傳》
(3) [silk fabric]繒帛。
其婦女莊櫛織紝皆取成於婢僕。——《晉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韻會》𠀤如林切,音壬。《說文》機縷也。《類篇》織也。《禮·內則》織紝組紃。《疏》紝為繒帛。《左傳·成二年》孟孫請往賂之,以執斲、執針、織紝,皆百人。《注》織紝,織繒布者。
《集韻》《韻會》𠀤如鴆切,音妊。義同。
《集韻》尼心切,音䛘。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