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言敏行

納言敏行

納言敏行出自《論語·里仁》,訥(音nè):遲鈍,此指言語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言敏行
  • 發音:nè yán mǐn xíng
  •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說話辦事
  • 出處:《論語·里仁》
  • 解釋: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基本信息,成語解釋,成語資料,

基本信息

【釋義】訥:遲鈍,此指言語謹慎;敏:敏捷。
【出處】《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示例】宋·朱熹《答王近思書》:“不可不深自警省,訥言敏行,以改故習之謬也。”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說話辦事

成語解釋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出自《論語-里仁》篇。意為夫子說:“君子修養要盡力使自己做到話語謹慎,做事行動敏捷。”
原來對此條的解釋不能體現本詞條的精髓,真正的意思是:人們應該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招來麻煩甚至招致災禍。而做事情則應該幹練勤奮。總之是告誡人們要少說話多做事,是當今社會大多數人應遵循的準則。
常言道:“言多必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但慎言並不是不讓我們說話,而是告訴我們說話一定要謹慎。
子曰:“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慎辭哉。”意思是說,古書上曾記載:言論是用來表達志節的,文法修辭是用來表達言論的。假如不發言論,誰又能知道他的志節呢?假如言論沒有文辭的修飾輔助,又怎么可能久遠流傳呢?可見言辭必須謹慎。
話是不能隨便說的,話說多了肯定會有失言的時候,因此要做到當說話時就說,不該說時永遠也不說。這對我們平常的言行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說話謹慎,才能不至於把話說絕,給自己不留一點餘地。我們提倡的是說話要說得滴水不漏,恰到好處,少說廢話,套話,但也不能謹慎到不說話。行動敏捷是說自己說過的話一定要快速承諾,不要只是玩玩嘴皮子,要多乾實事。總之,我們不能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少說多做,絕對是至理名言。

成語資料

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出生的毛澤東的兩個女兒取名李敏和李訥。其中“敏”與“訥”就是出於《論語·里仁》中的“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從給女兒起的名字中,可以體會出毛澤東是希望自己的女兒長大要做多乾實事、少說空話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