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國家象徵,國旗,國徽,國歌,國花,國鳥,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憲法,議會,政黨,政府,司法,政要,經濟,概況,工礦業,農牧漁業,旅遊業,財政金融,對外貿易,外國援助,文化,語言,宗教,習俗,藝術,節日,軍事,交通,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社會,民生,教育,媒體,醫療,體育,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旅遊,
歷史沿革 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之前,納米比亞當地居民從事漁獵,並出現種植業。
赫雷羅族女人 15世紀,荷蘭、西班牙、英國等殖民者接踵而至。
1884年,德國占領沿海一帶,1890年占領全境。
1915年7月南非出兵占領
西南非洲 (今納米比亞)。
1920年12月17日,
國際聯盟 “委託”南非統治該地。南非1949年吞併該地。
1960年4月,
西南非洲人民組織 成立,並於1966年8月26日領導人民開始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鬥爭。
1967年5月聯大特別會議決定成立西南非洲理事會(後改稱
聯合國納米比亞理事會 )作為該地行政當局,負責結束南非的非法占領。
1968年6月12日
聯合國大會 將“ 西南非洲 ”更名為“納米比亞”。
1978年9月29日,聯合國通過435號決議,要求終止南非統治,通過聯合國監督下的公民投票實現納米比亞獨立。
1989 年11月 在聯合國監督下進行制憲議會選舉,西南非洲人民組織獲勝執政。
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正式宣布獨立 ,定國名為納米比亞共和國。同時也標誌著殖民時代的終結。
1990年4月,被接受為聯合國第160個成員國。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納米比亞地處非洲南部,北與
安哥拉 、
尚比亞 接壤,東、南鄰
波札那 和南非。國土面積824,269平方公里,居非洲第15位,世界第34位。南北長約1300公里,南窄北寬,東西寬480-930公里,海岸線長1600公里。全境處於南非高原西部,大部分海拔1000米以上。
地形地貌 納米比亞沿海有狹長平原;內陸全屬高原、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2,600米。中部為
中央高地 ;東部為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西部沿海一帶為沙漠性平原。位於西部偏北的
布蘭德山 海拔2610米,為全境最高點。南部的
奧蘭治河 和北部的
庫內內河 ,分別為同
南非 和
安哥拉 的界河。
國家地圖 大地構造上納米比亞位於著名的卡拉哈里克拉通的西北部,其境內出露最老地層為下元古界,基岩出露面積約為4600,第三紀一現代沉積(卡拉哈裡層)覆蓋面積約為54%。區域構造單元組成上,納米比亞區域地質構造由以下三種單元組成:
地盾區主要分布在納米比亞西北部和西南部,由基底直接裸露的早中元古代變質岩和侵人其內的古老火成岩組成,變質地層原岩為一套海相地槽型沉積,其內主要的金屬礦化有Au、Cu、
Pb 和
Zn 等。
裂谷活動帶地區在納米比亞較廣泛分布。晚元古代時期,納米比亞古陸發生大規模裂谷作用,其內發育了巨厚的裂谷型沉積,裂谷後期發生褶皺變形,並伴有火成岩體侵人,其內主要的金屬礦化有Cu,Pb,Zn,
U ,Mo,Fe Sn,W、稀土、Au等。
地台區在變質基底和裂谷活動帶之上發育有未變質的、缺乏構造變動的
沉積岩 區。
納米比亞的沙漠 納米比亞發育的各時代地層有:(1)下中
元古界 Vaalian系和Mokolian系:為一套中基性
火山岩 、
火山碎屑岩 和
碎屑沉積岩 沉積,大部遭受了較強變質,成為
變質基底 。(2)上元古界Damara系:為一套陸間裂谷型沉積,早期主要為河流相、
湖泊相 碎屑岩沉積和裂谷火山岩沉積,中晚期為海相碎屑岩、碳酸鹽沉積。(3)
寒武系 Nama群:為一套
地台蓋層 型沉積,主要由一套淺海相的碎屑岩、
碳酸鹽岩 沉積組成。(4)Karo。層序:為一套地台蓋層沉積,由沉積岩和火山岩兩套岩系組成,沉積岩系位於下部,主要由砂岩、粉砂岩、頁岩組成,含有重要的煤層,時代為石碳紀~
三疊紀 ;火山岩系位於上部,形成於侏羅~白奎紀。
納米比亞構造線受泛非造山作用影響,主要為北西向和北東向,主要由一系列沖斷層和褶皺構造組成,它們不僅控制了晚元古代以來納米比亞火成岩體的分布,而且也控制了後期
沉積盆地 的形成和
沉積岩 的展布。
氣候特徵 納米比亞屬亞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年均300天為晴天,是撒哈拉以南最乾旱的國家之一。年均降雨量為270mm,年降雨量地區差別比較大,從沿海的不足50mm、中部地區的350mm到東北部的700mm不等,除最南部在冬季(6-9月)降雨外,全國70%的降雨集中在11月到次年的3月。
因地勢較高,氣溫略低於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終年溫和,晝夜溫差較大。一年分四季:9月初春,12月入夏,3月秋來,6月冬至。內地夏季白天平均氣溫20-34°C,偏遠的北部和南部地區氣溫經常高於40°C。內地冬季白天平均氣溫18-25°C,夜間氣溫經常低於0°C,並常有地霧。沿海地區受本格拉寒流影響,氣溫常年保持在15-25°C,夜間常有濃霧。
自然資源 納米比亞
礦產資源 豐富,素有“戰略金屬儲備庫”之稱,主要礦藏有鑽石、鈾、銅、銀等,其中,鑽石生產馳名世界。採礦業是其經濟的主要支柱,90%的礦產品用於出口,礦業所創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近20%。
納米比亞白人 納米比亞漁業資源豐富,捕魚量位居世界十大產魚國之列,主要生產鱈魚、沙丁魚等,其中90%供出口。納米比亞政府把農業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農牧業已成為該國支柱產業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納米比亞畜牧業較發達,收入占農牧業總收入的88%。除礦業、漁業和
農牧業 三大支柱產業外,納米比亞旅遊業發展迅速,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左右。1997年,納米比亞成為
世界旅遊 組織成員。2005年12月,納米比亞成為中國公民自費
旅遊目的地 。
行政區劃 行政區 全國劃分為14個行政區,如下:
貝塔尼恩 Bethanien
赫魯特方丹 Grootfontein
卡奧科蘭 Kaokoland
卡里比布 Karibib
奧卡漢賈 Okahandja
首都
溫得和克 (Windhoek)為納米比亞的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位於中部高原上,南緯22°34′,東經17°06′。海拔1645米。人口31.6萬。年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7℃。地處乾旱地區,周圍丘陵阻擋旱風侵襲,氣候涼爽。年均降水量為370毫米。霍屯督族和
赫雷羅族 最早定居此地。
國家象徵 國旗 納米比亞國旗 啟用於1990年3月21日。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左上方和右下方為藍色和綠色兩個相等的
直角三角形 ,一條兩側有白色細邊的紅色寬頻從左下角斜貫至右上角。旗面左上角有一個放射12道光芒的金色太陽。太陽象徵生命和能力,金黃色代表溫暖和該國的平原、沙漠;藍色象徵天空、
大西洋 、海洋資源和水及其重要性;紅色象徵人民的
英雄主義 ,表達人民決心建設一個平等、美好的未來;綠色代表該國的植物和農業;白色象徵和平與統一。
納米比亞國徽 國徽 納米比亞國徽 是在中央上繪有一面國旗圖案的盾微,盾微底部的黃色代表遼闊的
納米布沙漠 ;沙漠下面嵌有一條白色飾帶,上面刻著國家的憲法原則:“團結、自由、公正”。盾徽上方展翅的
魚鷹 代表水資源,鷹爪下繪有國家主要的礦產資源鑽石;兩側分別立著兩隻納米比亞特有的非洲直角羚羊,是豐富的自然資源的縮影。
國歌 《納米比亞,勇敢之地》
歌詞大意:納米比亞,勇敢的大地,我們在爭取自由的鬥爭中贏得勝利,光榮歸於那些為自由浴血奮戰的勇士。我們奉獻愛心與忠誠,團結在一起,建設美麗的納米比亞,我們的國家納米比亞。可愛的大平原上高舉起自由的旌旗。我們的國家納米比亞,祖國納米比亞,我們熱愛你。
國花 千年蘭
國鳥 紅胸黑鵙
人口民族 截止2014年9月納米比亞全國總人口240萬人。88%為黑人。奧萬博族是最大的民族,占總人口的50%。其他主要民族有:卡萬戈、達馬拉、赫雷羅以及卡普里維、
納馬 、
布希曼 、雷霍伯特和茨瓦納族。白人和有色人約占總人口的12%。納米比亞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納米比亞的辛巴族 除了占大多數的黑人班圖族(Bantu)外,還有大群的科伊桑族(Khoisan,例如納馬族(Nama)和布希曼族),這些人都是南非
原住民 的後裔科伊桑族人,在外表上與班圖族人和白人分別頗大。
另外還有共占總人口約8%的“
有色人 ”(Coloureds)和“巴斯特人”(Basters)以擁有荷蘭人、德國人、
英國人 、法國人或葡萄牙人血統為主的白人占納米比亞總人口的8%,這個比例是
撒哈拉沙漠 以南的非洲繼南非以後第二大的白人比例。
2019年1月,納米比亞全國總人口253萬。88%為黑人,白人和有色人約占總人口的12%。奧萬博族是最大的民族,占總人口的50%。
其他主要民族有:卡萬戈、達馬拉、赫雷羅以及卡普里維、納馬、布須曼、雷霍伯特和茨瓦納族。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阿非利卡語、德語和廣雅語、納馬語及赫雷羅語。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政治 政體 1990年通過的憲法規定:納米比亞是一個主權、獨立、統一和世俗的共和國;實行三權分立、兩院議會和總理內閣制。獨立後,政局一直保持穩定。人組黨政府重視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經濟社會事業不斷發展。2009年11月,納舉行獨立後第四次議會和總統大選,人組黨獲勝,贏得國民議會72個民選席位中的54席,該黨候選人希菲凱普涅·波漢巴再次當選總統,於2010年3月正式就職。2010年11月,人組黨在地方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在省議會選舉中得票92%,掌控全國13個省中的12個;在地方政府選舉中得票64%,獲全部310個席位中的197個。2012年11月底,人組黨成功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集體。隨後,波漢巴總統對內閣進行大幅改組。
憲法 納米比亞的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全國委員會組成。國民議會擁有
立法權 ,全國委員會擁有審議和駁回國民議會方案的權利,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納米比亞政府為總理內閣制。行政和軍事最高長官為國家元首,同時兼任兼武裝部隊總司令,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得超過2屆。現為希菲凱普涅.波漢巴,總理是內閣的
首腦 。
現行憲法於1990年2月制定。憲法規定:納實行三權分立、兩院議會和總統內閣制,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任期5 年,不得超過兩任;經內閣建議,總統可以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舉行全國大選;同時總統應辭職並在議會解散後的90天內選舉新的總統;修改憲法須經議會兩院各2/3多數通過等。
議會 由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和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組成。國民議會每屆任期5年。本屆國民議會於2015年3月組成,共104個議席,在96個直選議席中,人組黨占77席,另有,總統提名議員8名,任期至2020年3月。本屆國民議會議長彼得·卡賈維維(Peter Katjavivi),於2015年3月就職。
全國委員會由全國13個區委員會各選舉2名代表組成。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總統無權解散全國委員會。第四屆全國委員會於2010年12月成立,主席阿瑟·卡佩雷(Asser Kapere)。第五屆全國委員會於2015年12月成立,任期至2021年12月,主席瑪格蕾特·門薩-威廉斯(Margareth Mensah- Williams)。
政黨 有大小政黨40多個,其中7個政黨在議會有席位。主要政黨有:
(1)西南非洲人民組織(South West African People's Organization-SWAPO-PARTY):簡稱人組黨,執政黨。1960年4月19日成立,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奧萬博蘭人民組織,得到納最大民族奧萬博族及其他社會階層的廣泛支持,1966年8月開始武裝鬥爭,1989年11月在制憲議會選舉中獲勝,成為執政黨。1991年12月舉行了納米比亞獨立後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從民族解放組織轉變為民眾性政黨。2017年11月召開了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集體,哈格·根哥布、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分別當選主席和副主席,索菲婭·沙寧瓦(Sophia Shaningwa)當選總書記。
(2)大眾民主運動(Popular Democratic Movement):原稱特恩哈爾民主聯盟,2018年1月改稱現名。由白人共和黨聯合10個民族集團於1977年11月成立,1989年經重新組合後包括12個政黨和派別,宣稱“既反對共產主義,也反對種族主義”。2003年,其重要成員共和黨和全國團結民主組織相繼宣布退盟。現任主席麥克亨利·韋納尼(McHenry Venaani)。該黨在2014年大選中獲得5個議席。
(3)民主與進步大會(Rally for Democracy and Progress):2007年11月,由前外交部長希迪波·哈穆滕尼亞和前礦業與能源部長傑薩亞·恩亞穆共同組建。在2009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首次參選並在國民議會中獲8個席位。主張進一步鞏固民主、尊重人權,反對獨裁和威權體制,反對個人崇拜;加大減貧力度,積極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該黨在2014年大選中獲得3個議席。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5年3月組成。現主要成員有:副總統南戈洛·姆奔巴(Nangolo Mbumba),總理莎拉·庫貢蓋盧瓦-阿馬蒂拉(Saara Kuugongelwa-Amadhila),副總理兼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內通博·南迪-恩代特瓦(Netumbo Nandi-Ndaitwah),國防部長彭達·亞·恩達科洛(Penda Ya Ndakolo),法務部長薩克斯·尚加拉(Sackeus Shanghala),內政與移民部長弗蘭斯·卡波菲(Frans Kapofi),工業化、貿易和中小企業發展部長切克羅·特韋亞(Tjekero Tweya),財政部長卡勒·施萊特魏因(Calle Schlettwein),教育、藝術和文化部長卡特里娜·漢澤-希馬爾瓦(Katrina Hanse-Himarwa),體育、青年與國家服務部長伊拉斯塔斯·烏托尼(Erastus Utoni),安全保衛部長查爾斯·納莫洛(Charles Namoloh),礦業與能源部長湯姆·阿爾溫多(Tom Alweendo),工程和運輸部長約翰·穆托爾瓦(John Mutorwa),新聞與通訊技術部長斯坦利·西馬塔(Stanley Simataa)等。
司法 由最高法院、區法院和地方法院組成。最高法院大法官和總檢察長由總統商內閣和司法諮詢委員會後任命。區和地方法院法官由法務部長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彼得·希武特(Peter Shivute)。總檢察長由總統事務部長艾伯特·卡瓦納(Albert Kawana)兼任。
政要 前總統
希菲凱普涅·波漢巴 。1935年8月18日出生於納奧漢圭納省,奧萬博族人,在納就讀國小和中學,後在莫斯科攻讀社會學和政治學。參與創建人組黨,曾三次流亡國外。納獨立後當選國民議會議員,並歷任內政部長、漁業與海洋資源部長、不管部長、土地與重新安置就業部長。1997-2002年任人組黨總書記,2002年當選人組黨副主席。2005年3月就任總統,2009年11月再次當選,2010年3月就職。對華友好,曾於1998年3月率人組黨代表團訪華。2005年12月首次以總統身份訪華, 2006年11月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1年6月以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輪值主席身份訪華。夫人佩內胡皮福·波漢巴。有8個子女。
哈格·根哥布:現任總統。1941年8月3日出生於納北部奧特宗朱帕省,達馬拉族。1964-1974年在美國期間獲得政治學學士、碩士學位,2004年獲英國利茲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青年時代投身納解放運動,參與創建人組黨,系納獨立憲法起草人之一。1975年至2002年擔任人組黨政治局委員。1990年3月納獨立後出任總理,並連任至2002年。2002年8月退出納政壇,2003年移居美國,受邀請擔任政府間國際組織“非洲事務全球聯盟”(GCA)執政書記。2005年重返政壇。2007年重新當選人組黨政治局委員,出任人組黨副主席、國民議會黨團領袖。2008年4月任貿易與工業部長。2012年再次出任總理。在2014年11月舉行的大選中當選總統,2015年3月21日就職。曾於1991年9月以總理身份訪華,2006年隨波漢巴總統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11年以貿工部長身份隨同波漢巴總統訪華。2014年4月以總理身份正式訪華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2014年12月因私赴華休假。2015年12月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夫人莫妮卡·根哥斯。
經濟 概況 世界上海洋漁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鈾、鑽石等礦產資源和產量居非洲前列。礦業、漁業和農牧業為三大傳統支柱產業,種植業、製造業較落後。獨立後,人組黨政府先後制訂了5個五年經濟發展計畫(第五個國家發展計畫為2017-2022年)及2030年遠景規劃,大力吸引外資發展製造業、礦產品加工業、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扶持黑人企業發展,同時注意維護白人合法權益,納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和2015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達6.4%和6.0%。2016年初以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和國內旱災、基礎設施薄弱等影響,經濟一度陷入技術性衰退。為扭轉當前困境,政府削減預算、減少開支,努力推動農牧產品出口和旅遊創匯,積極發展工業園區。但受制於經濟內生動力不足、政府效能低下等因素,經濟運行前景尚不明朗,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2018年納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 139.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約5505美元
經濟成長率 1.2%
通貨膨脹率 4.3%
外債總額 73.1億美元
外匯儲備21.9 21.9億美元
匯率 1美元≈13.25納元
工礦業 製造業不發達,80%的市場由南非控制。製造企業約300家,90%以上為小規模私人企業,主要行業有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建材化工等。礦業是納傳統支柱產業,90%的礦產品出口,主要生產氧化鈾、鑽石、黃金等。2016年,納米比亞鈾產量3654噸。納是重要鑽石供應國。近年來,納鑽石銷售市場擴大,除美國外,還銷往中東和日本等地。
農牧漁業 納7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農業吸納了納65%的勞動力。種植業較落後。全國可耕地面積6900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由於雨量稀少,土地貧瘠,農作物產出率低且不穩定,糧食不能自給。目前70% 的糧食依靠進口,主要來自南非。政府正在推行“綠色農業計畫”,力求增加糧食產量。畜牧業較發達,85%的可耕地被用來發展畜牧業,收入占農牧業總收入的76%,以養牛、羊為主,牛存欄280萬頭,羊400萬隻,大部分出口南非和歐洲。所產紫羔羊皮馳名世界。納漁業資源豐富,捕魚量位居世界前十名,主產鱈 魚、鮪魚、沙丁魚、莢魚、龍蝦和蟹,其中90%供出口。
納米比亞辛巴族
據《納人報》2012年10月11日報導,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顯示,納米比亞是撒哈拉以
南非 洲10個國家中飢餓狀況最嚴重的國家,約34%的人口長期處於飢餓狀態,遠高於全球12.5%和非洲22.9%的平均水平,納米比亞是世界糧食不安全狀況國家之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由於政治不穩定和糧食大量依賴進口,是全球糧食狀況最差的地區。飢餓人口由1990年至1992年的1.7億上升至2010年至2012年的2.3億。2012年9月,美國等8國集團成員國宣布在未來10年內將幫助撒哈拉以南地區非洲國家約5000萬人口擺脫貧困和飢餓,前期籌措資金約40億美元。
旅遊業 旅遊業較發達,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左右。海灘、自然保護區等旅遊景點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地區,其中北部的艾淘沙公園聞名世界。1997年,納成為世界旅遊組織成員。納發展旅遊業條件優越,主要有地形地貌豐富多彩,生物多樣化特點突出,注重生態保護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等。2016年共有147萬外國遊客赴納觀光。
隨著旅遊業的逐步發展,赴納國際遊客逐年遞增,2011年共有102.7萬外國遊客赴納觀光。2011年1月,納政府宣布將納海岸線長達1570公里、面積10.7萬平方公里的整個沿海地區建設為納米布--骷髏沿海國家公園,從而使該地區成為全球第八和非洲第一大自然保護區。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納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國家旅遊競爭指數中名列第三,僅位於模里西斯和南非之後。報告還認為,納發展旅遊業條件優越,主要有地形地貌豐富多彩,生物多樣化特點突出,注重生態保護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等。但受全球金融危機,特別是歐元區危機影響,2011年訪納的非洲域外遊客數量比上年下降10%。
財政金融 納是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和蘭特貨幣區成員國。財政金融大權集中於中央,90%財政收入源於稅收。從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所得收入占每年財政收入的20%~30%。另據調查,納65%的銀行為外國資本掌握。2011/2012年,納財政預算收入為280億納元,支出377億納元,較上財年增長36%,預算支出規模為歷年之最,赤字97億納元。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在全非及南共體地區外資流入低迷的背景下,2005年至2010年,納吸引的外國投資增長1.5倍,從3.48億美元增至8.58億美元。納外資80%主要來自非洲國家,以南非為主。同期,納對外投資下降,從1300萬美元降至400萬美元。
納米比亞元正面 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礦產品、漁產品、畜牧產品及初級加工產品,其中鑽石出口占出口收入總額的33%。經濟對進口依賴性強,絕大部分生產、生活資料需要進口。接近90%的進口商品來自南非。主要出口市場為南非、英國、美國等。2017年外貿總額為100.5億美元。
外國援助 1990~1998年共獲外援約47.88億納元,主要援助國有德國(占外援的30%)、瑞典(占外援的23%)、挪威、美國等。援款主要用於創造就業機會、減少收入分配不公和扶貧。2010年,納共獲得20億納元的發展援助,主要用於愛滋病防治、教育、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文化 格言
語言 納米比亞官方語言為英語。
宗教 納米比亞90%的居民信仰基督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習俗 納米比亞居民絕大多數屬於班圖語系的非洲土著黑人,風俗習慣既帶有非洲土著人的突出特點,又具有歐洲人的鮮明色彩。
納米比亞人注重禮貌,講究禮儀,認為得體的稱謂是知識、文化和修養的體現。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納米比亞人十分注重見面理解,講究社會交往活動的著裝,流行“尊老敬長”、“女士優先”的風氣。
藝術 納米比亞的舞蹈的節奏強烈,它的動作特徵,主要是強調了人體每個部位,如頭、頸、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現力,其中最突出的是頭部的甩動、胸部的起伏、腰部的屈伸、胯部的擺動和旋轉。在赤道以南布須曼人居住區的岩洞上的壁畫表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這裡就有了舞蹈。舞蹈動作並無嚴格的規定,只有比較統一的律動和節奏。舞蹈服飾十分簡陋,舞者大多全身赤裸,僅在腰際系一遮體物。隨著生產和文明的發展,貝殼、羽毛、上了顏色的種子、小珠子、各種金屬製品、植物纖維的編織物以及各種獸皮都被精心地加工美化用作舞蹈裝飾。
《納米比亞舞蹈速寫》 陳玉先 節日 納米比亞法定節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獨立日(3月21日);受難節(復活節前的星期五);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的第1個星期一,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國際勞動節(5月1日);卡辛加節(5月4日);非洲日(5月25日);升天節(復活節後第四十日,5月1日到6月4日之間);英雄日(8月26日,紀念1966年人組開始武裝鬥爭);人權日(12月10日);聖誕節(12月25日);家庭日(12月26日)。
納米比亞企業和商店一般每周工作五天,星期六、星期日休息。節假日企業和商店一般都不營業,現在有部分商店在星期六也營業半天。
軍事 納米比亞獨立後,政府在整編前納米比亞解放軍和前西南非洲地方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一支統一的國防軍,總兵力1.9萬人,其中陸軍1.67萬人,空軍1100人,海軍1200人,另有警察部隊1.4萬人。據納財政部向議會提交的2017/18年度財政預算,國防預算為56.8億納元,約占政府財政預算的9.1%。
交通 鐵路 納米比亞全國鐵路總里程2600公里,設有22個主要車站,年平均每年客運量60.2萬人次,貨運量68.7萬噸公里。但設施較為陳舊,有待改造。
公路 全國公路總長約6.4萬公里,其中瀝青路5000公里;年均客運量5萬人次,貨運量18萬噸。
河南國際公司承建的北部公路 水運 納米比亞無內河運輸,有沃灣港和呂德里茨2個港口。沃爾維斯灣是納唯一
深水港 和西南非地區最大的貿易和漁港,年吞吐量約200萬噸,約50萬噸為貨櫃貨物。2014年開始準備擴建,擴建後吞吐量將達到現在的2倍。
空運 納米比亞國內各主要城市均有機場,有註冊機場27個,小型簡易機場360個。全國有2個國際機場,分別是位於首都的Hosea Kutako國際機場和位於港口城市的沃爾維斯灣Waivis Bay機場。
納米比亞航空公司經營的國際和地區航線通往法蘭克福、開普敦、約翰內斯堡、盧薩卡、哈拉雷和羅安達等城市,國內航線通往納各主要城市及一些偏遠城市。納各大城市均有機場。
社會 民生 納米比亞雖然為中等收入國家,但貧富差距較大,失業率高達51.2%,基尼係數高達0.743,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占總人口五分之一的富人收入占國家總收入的78.7%,占全國人口五分之一的赤貧人口收入僅占全國收入的1.4%。據納中央統計局2008年數據,納人口約三分之一每天生活費為1美元。現有醫院34所、診所267個,保健中心44個。共有6435張床位,平均每1000人占有3.6張。此外還有許多私人診所。納政府重視提高人民的醫療衛生條件,2010/2011年度醫療衛生經費占財政總預算的9%。經過多年努力,納愛滋病感染率趨於穩定。納衛生部公布的2012年全國愛滋病調查報告顯示,納愛滋病感染率從2010年的18.8%降低至2012年的18.2%。其中青年婦女愛滋病感染率下降明顯,從2006年的14.2%下降至2012年的8.9%。母嬰傳播比例從2009年的20%降至2012年的5%。納愛滋病防治經費的一半依靠國際援助。由於愛滋病猖獗,納預期壽命由獨立之初的60歲下降到2012年的47歲。至2006年底,平均每百名居民擁有固定電話6.8部,行動電話35部。
納米比亞的辛巴族 教育 獨立後建立普及教育制度,2012年實現國小免費義務教育。全國擁有1500所中國小校和特種學校。納米比亞大學是全國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建於1993年,有學生4000多人;另有10多所中等技術學校和師範學校。近年來,納教育投入持續增加,教育撥款從2000年的18億納元提高到2018年的150.5億納元,占預算總額的24%。目前,初等教育入學率達93.6%,高中入學率為49.5%,高等教育普及率為24%。納全國識字率從獨立時不到75%上升至目前的90%。納還分別與南非、德國、中國等簽署了聯合研究和科技合作檔案,但教育事業發展仍面臨輟學率和不及格率過高、教室嚴重缺乏和教學質量不盡人意等挑戰。
媒體 截至2019年1月,全國有192家新聞機構和組織。有報刊十餘種。主要報刊和發行量為:《納米比亞人報》(1萬份),1985年創刊;《共和者報》(1萬份),1977年創刊,大眾民主運動機關報,有英、德、南非荷蘭文;《新時代報》(7000份),人組黨報;《溫得和克廣告者報》(1.1萬份)。
納米比亞廣播公司為全國性廣播和電視機構,成立於1990年,其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西南非洲廣播公司,產權為國家所有。下設廣播電台,用英、德、南非荷蘭語和13種地方語廣播。納米比亞通訊社為半官方通訊社。南非在納設有電視轉播站。
納國有新聞、通訊產業業績突出。移動通訊核心骨幹網路進行了升級改造。隨著信號傳送基站建設速度加快,納廣播公司調頻廣播和電視信號的覆蓋範圍分別達到全國的98%和68%。納通社開通全天多媒體新聞服務,並在全國設立了6個分部,地方新聞採訪能力明顯提高。
醫療 納米比亞獨立之初,政府對殖民時期的醫療和社會服務機構進行了改革,重點建立了基本醫療制度。年度衛生事業預算占國家財政預算總支出的15%左右。全國有40多所醫院、280家診所和38個醫療中心。醫院分公立和私立兩種。醫生全部畢業於國外的醫學院,因人數不足,仍然聘用大量外國醫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納米比亞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8.6%,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612美元。2006-2013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4人、護理和助產人員28人、牙醫1人、藥師2人。
體育 從1992年奧運會開始,納米比亞均派運動員參加,當年即獲2銀。1996年再獲2枚銀牌。2004年和2008年兩屆奧運會均無獎牌收入。倫敦奧運會田徑將是他們有利的競爭項目。
外交 外交政策 納政府奉行不結盟、睦鄰友好的
外交政策 ,強調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支持加強非洲國家間的合作,已批准加入非盟;主張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加強南南合作、南北對話;注重鞏固和加強與周邊國家關係,開拓同亞洲國家經貿往來。納外交比較活躍,1999~2000年為
聯合國安理會 非常任理事國,納外長當選為第54屆聯大主席。積極參與地區政治經濟事務,2000年,
努喬馬 總統當選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主席。截止2014年9月,已與108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國際事件態度
認為全球化必須使所有人受益,而不應僅導致有選擇性的繁榮,不應使
第三世界 進一步貧窮或邊緣化,否則將危及世界和平與穩定。然而在現存
國際秩序 下,開發中國家因經濟落後,無法同西方已開發國家競爭,在
全球化進程 中處於被掠奪的地位。開發中國家應加強合作,在經濟全球化中求生存。聯合國應幫助開發中國家最大限度地從全球化中受益,促進各國分享經濟成長和繁榮。
主張非洲國家團結合作,非洲人必須掌握自己的
命運 ,非洲問題應首先由非洲人自己解決。
支持
非統 關於聯合國改革的立場,認為聯合國應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解決地區衝突等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非洲在未來
安理會 中應有兩個
常任理事國 代表。主張逐步限制並最終取消否決權。
認為“
9.11事件 ”影響巨大,如何剷除恐怖主義的根源卻值得深思。主張只有全世界各國領導人共同致力於建立公平的社會,以消除貧困、愚昧、疾病和飢餓,才能根本解決反恐問題。
認為解決
伊拉克 問題的最終決定權在聯合國,而不是取決於某幾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對此類問題採取單邊主義的做法不可取,國家無論強弱都應當遵循多邊主義準則。
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1990年3月22日,納米比亞同中國建交。建交以來,兩國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的友好合作關係持續、穩步、順利發展,在政治、經濟、教育、衛生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化和擴大,雙方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配合十分密切。
2014年4月8日,納米比亞總理根哥布訪問中國,並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根哥布表示,中國長期以來為納米比亞提供了寶貴支持和幫助,是納米比亞的老朋友、好朋友。納方正努力加快國家建設,希望深化對華友好合作關係。納方願為中國企業投資創造良好條件。
中納建交以來,中國完成了打井、經濟住房、兒童活動中心、地方議會大廈、總統官邸、水產養殖中心、毛澤東中學等援助項目。目前中國正在援建的項目有青年職業培訓中心二期、社會住宅項目等。
1994年,兩國簽訂貿易協定。2004年,兩國建立經貿聯委會機制,2007年4月舉行第二次會議,2018年3月舉行第三次會議。
2017年,中納貿易額為5.69億美元,同比增長30.93%,其中中國出口2.72億美元,同比增長1.25%;進口2.97億美元,同比增長79.04%。2018年1-10月,雙邊貿易額5.81億美元,同比增長34.09%,其中中國出口2.81億美元,同比增長21.55%;進口3.0億美元,同比增長48.43%。中國主要向納出口機電產品、紡織品、家具等,進口天然鈾、礦產品(鉛、錳、銅礦砂)等。
兩國政府簽有文化、教育合作協定。我方派遣了多名教授和講師赴納米比亞任教。自1994年至2017年底,我共接受納米比亞獎學金留學生262名。2017年全年在華納米比亞學生總計642名。我方在納米比亞派有醫療隊,共派遣12批48人次,目前在納有中國醫療專家 4人。我方於2005年12月宣布納米比亞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中納還簽署了引渡條約和司法協助條約。迄今,兩國共有12對友好省(市)。
中國在納米比亞擁有幾個大型的基礎設施發展項目和資源開採項目,中國在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附近還有一個衛星跟蹤站。文章還提及,中國在重要的會議中決定,為滿足中國的安全和發展利益,符合現有國際地位,要強化國防力量。
納米比亞國防部發言人莫尼卡-舍亞(Monica Sheya)中校確認說,已看到相關報導,“相信此事正在較高級別進行商討,一旦做出決定,國防部將通知國民;目前只能說這么多”。
同非洲國家的關係
重視發展同非洲國家、特別是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鄰國的關係。主張南共體國家建立促進貿易、投資、地區經濟發展的共同機制,支持南共體政治、防務與安全機構的工作。支持非盟主導非洲事務。
2011年1月底,波漢巴總統赴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第十六屆非盟峰會。2月,納與波札那正式啟動修建總投資為90億納元的跨卡拉哈里鐵路。該鐵路連線納沃爾維斯灣港和波札那東部,並將與南非鐵路網並軌,從而降低波札那及其他南部非洲內陸國家出口商品運輸成本,並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和南部非洲地區互聯互通。
3月,第二屆納米比亞--剛果(金)合作聯委會在納首都溫得和克舉行。同月,
辛巴威 總理茨萬吉拉伊訪納。4月,南共體勞工部長會議、
非洲聯盟 第五屆衛生部長會議以及非洲酗酒和
愛滋病 防控會議先後在納首都
溫得和克 舉行。同月,南共體輪值主席、納總統波漢巴訪問南共體總部。5月,莫三比克總統格布扎對納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關於政治磋商和外交護照互免簽證等相關協定。同月,南共體特別首腦會議在納首都溫得和克舉行;納與南非、安哥拉共同在納發起“生態漁業”項目,旨在加強三國在漁業科研合作、提高漁業管理水平等,推動三國漁業可持續發展。7月,納貿工部長根哥布率團訪問安哥拉,雙方同意成立商務聯委會,建立部長級定期會晤機制。8月,納政府決定向索馬里、肯亞和衣索比亞災民提供50萬美元人道主義援助。同月,加納總統米爾斯訪納,兩國簽署外交和政治協商諒解備忘錄及外交人員互免簽證協定。
2018年9月,納接任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輪值主席。
同西、北歐國家的關係
同西、北歐國家有密切的經貿聯繫,德國、瑞典、挪威、法國是納主要的援助國。納獨立後即加入洛美協定並與西、北歐國家簽有多項經貿、文化和技術合作協定。歐盟向納提供主要援助領域包括教育、鄉村發展、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管理和非政府組織活動等,旨在幫助納促進減貧和實現可持續增長。納與德國關係特殊,目前在納有近4萬德裔白人,有30所學校教授德語。2014年同歐盟就《經濟夥伴協定》(EPA)達成共識。
納與德國關係特殊,在納有近4萬德裔白人,有30所學校教授德語。自納獨立以來,德對納發展援助達7億歐元。2011年5月,納計畫委員會主任埃爾溫都與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尼貝爾在柏林簽署發展援助協定。根據該協定,德在2011-2012財年向納提供總額為12.54億納元的官方發展援助。8月,德發展部長尼貝爾訪納。 法國國有核能集團阿海琺在納勘探鈾礦,並投資建設首座海水淡化廠。2011年2月,芬蘭總統哈洛寧訪納。訪納期間,芬蘭向納提供1.7萬納元無償援助,用於發展納埃龍戈地區環保教育事業。3月,西班牙政府為納標準化機構提供價值300萬美元的檢測設備援助,用於提高納沃爾維斯灣口岸的食品,特別是海洋水產的檢測水平和效率。5月,納外長烏托尼赴英國出席第35屆大英國協部長級行動小組會議。7月,歐盟向納國家收入基金提供總額為4700萬納元援助,用於納加強鄉村公路建設。8月,納貿工部副部長托維亞率團出席納米比亞-西班牙貿易、投資和旅遊研討會及納米比亞—義大利商業論壇。
同美國的關係
美是納主要援助國之一,每年向納提供1000萬~1500萬美元的雙邊和地區發展基金。美國公司占外國在納公司的1/3以上。美和平隊青年志願者計畫自納獨立伊始即開始實施,其中約有100名青年志願者在納政府機構、中小企業、診所、學校和社區組織開展志願服務。2001年,納獲得美《非洲增長與機會法》受益國待遇。2006年,美接受納為“千年挑戰賬戶”受惠國。2007年,美國對納愛滋病項目援助增加到5億多納元。根據2008年納美兩國簽署的《千年挑戰賬戶協定》,美將為納發展教育、旅遊和農業提供總額21億納元贈款。2011年4月,美千年挑戰賬戶與納農業部簽署協定,為納北部地區農業發展提供2270萬納元援助。
同俄羅斯的關係
納重視發展同俄羅斯的關係,納許多政府和軍隊高級官員曾在
前蘇聯 受訓或留學。2000年10月,納、俄兩國簽定了礦業和能源合作意向書。2001年12月,俄羅斯外長
伊萬諾夫 訪納。
同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
納積極推行“東向”政策,加強同亞洲國家的合作。在高度重視對華關係的同時,積極加強同日本、印尼、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在天然氣開發、公務員培訓、遠程教育、農業、海洋漁業、港口建設、人力資源、旅遊等領域的合作,擴大經貿往來。2011年3月日本發生地震後,波漢巴總統致電日本政府和人民,對地震和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表示哀悼和同情,納政府並向日本政府提供100萬美元賑災援助。同年3月25日,印在納舉行“印度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日”。自納獨立以來,在印度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和印其他獎學金項下,共有600名納學員受益,領域包括信息技術、金融會計、教育等。5月,印度總理辛格特使訪納。
旅遊 首都
溫得和克 ,海拔1680米,位於整個納米比亞的中心位置,人口31萬,四分之一是歐人後裔(1992年統計)。市內有行政機關大樓、國家博物館、中等學校和非洲奧古斯丁高等中學。溫得和克附近的卡圖拉和科馬斯達爾是非洲人聚居的城鎮。在溫得和克,還可以看到德國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各種形式的建築物。這裡歐韻濃厚,琳琅滿目的商店,餐館,咖啡館,酒吧,遍布市里;尖頂圓拱的
基督教堂 ,日爾曼風格的城堡,色彩鮮艷,錯落有致的庭院別墅,再加熙來攘往的金髮碧眼人,直讓遊人錯把這裡當作一處歐洲城鎮。
鳥瞰首都溫得和克
從溫得和克市往北可到達伊多夏國家公園。該園建於1907年,面積達22270平方公里,動物種類繁多。園中還有伊多夏鹽池。特有的大窪地在該市北部工業區。有一座著名的專門批發零售中國商品的“中國城”,90%的貨物從這裡轉口安哥拉。
港市
渥爾維斯灣 ,也譯作
鯨灣港 ,曾經是南非的
飛地 ,位於納國西海岸,是重要的港口和
旅遊城市 。這裡有繁忙的貨港,也有旖旎的海濱風光,還有生猛海鮮。遊客既能觀看到巨大的鹽場,火列鳥遍布的堰湖,還可乘遊艇暢遊海上,與海豚嬉戲,去探訪令人難忘的
海豹島 ,更可乘滑翔機或騎沙灘車飽覽沙漠風光,體驗大自然的神奇。
野生動物園埃托沙
埃托沙公園 位於納米比亞北部,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是
撒哈拉以南非洲 最大、著名的野生動物園。早在1907年,當時的德國
總督 宣布該園為動物保護區,此後公園面積不斷變化,1956年達近10萬平方公里,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獨立後,納十分重視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將可持續利用野生資源寫入憲法。全國約15,5%的土地被列為
國家公園 或自然保護區,各種珍稀和瀕危動物因此得以保護。1999年,納環境與旅遊部成立“納野生動物娛樂有限公司”,時所有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實行企業化管理,以更好地開發、利用和保護野生資源。作為納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的埃托沙公園,納政府一直付該園實行專業化管理,採取各種措施保護園內動物和環境,並嚴格控制園內旅館的數量和規模,因而使公園至今仍保持著原始風貌。納政府已為該園申報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 。
納米比亞傳統舞蹈 波帕瀑布景觀
英文名稱:Popa Falls,由於卡凡古(Kavango River)河水在進入波札那和
奧卡萬戈三角洲 的途中流經波帕瀑布,流速極快,水流沖刷地層是底層陷落而形成高僅2-4公尺,但寬卻長達1.2公里的波帕瀑布。波帕瀑布由此得名。然而名字為波帕瀑布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因為它只是非洲南部第三長河奧卡萬多河段上一系列的急流。稱不上瀑布。但是波帕瀑布及其周圍的風景是很美麗的。
波帕瀑布還是mahango國家動物園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在此地觀賞帶許多鳥類,如:鸚鵡、雨燕、
犀鳥 、黑山雀、短趾畫眉、
貓頭鷹 等。還可以觀賞此地的各種
濕地植物 ,其中兩棲、爬行動物類主要有青蛙、龜、蜥蜴、 壁虎和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