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建築規模,寺院大小,建築風格,交流合作,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據傳該寺為13世紀末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的納速拉丁主持肇建。
清康熙年間(1662~1722)有所擴建。
建築規模
寺院大小
全寺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禮拜殿內部面積約1200平方米,分3次陸續建成。前殿規模較小,約210平方米。前門有5個門柱,24扇門。中殿與後殿都是鋼筋混凝土構造。中殿1975年擴建,面積只增加了200平方米。後殿是當地穆斯林於1984年集資新建,為兩樓一底的平頂大殿,約808平方米。頂部建成大圓頂望月樓,為阿拉伯建築風格。3殿櫛比貫通,可容1700多人聚禮。寺內廂房均為教室和學生宿舍。
建築風格
因依山勢而築,故分為5層次:
第一層是石坊山門,中央懸有大理石匾額,上鐫“清真寺”3字。
第二層有3間兩層的樓房,稱“二天樓”,中央懸有木匾,上刻“維天之命”4字。樓後有一庭院,兩側各有7間廂房。院內邦克樓與“二天樓”對峙,十字歇山頂,六角飛翹。
第三層是小月台,兩側各有1株阿拉伯棗椰樹、一魚池,又各有5間廂房。
第四層是禮拜大殿,殿前大院古柏參天,雜花叢生。
第五層為殿前大月台。
交流合作
該寺是納古穆斯林的宗教活動和教育中心。
地理交通
雲南省通海縣納古回族自治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