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紅頭灰雀雄鳥嘴基、額前部
眼先、眼周和頦黑色,其外圍有一圈淡灰白色,頭頂、枕、後頸棕紅色或深橙紅色。背、肩和翅上小
覆羽和中覆羽灰色,大覆羽基部黑色、端部灰色,
飛羽黑色具藍色光澤。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輝黑色。頭側、頸側、喉、胸和兩脅暗紅色或橙紅色,腹至尾上覆羽灰白色或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頭頂、枕、後頸黃綠色,喉、胸和兩脅葡萄灰色或暗灰色沾棕色,其餘同雄鳥。
幼鳥與雌鳥相似,但下體多黃色,而且此色隨年齡而增深,直至朱紅色為止,頭部亦呈紅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淡肉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5-22克,♀20-30克;體長♂135-152毫米,♀132-165毫米;嘴峰♂8-10毫米,♀9-10毫米;翅♂75-79毫米,♀75-79毫米;尾♂64-72毫米,♀62-66毫米;跗蹠♂14-18毫米,♀15-18毫米。(註:♂雄性;♀雌性)
相似種
灰頭灰雀頭頂至後頸雄鳥不為紅色,雌鳥亦不為綠黃色。區別均甚為明顯。
棲息環境
紅頭灰雀為高山鳥類,夏季多棲息于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和河谷中,如
珠穆朗瑪峰的甘馬藏布河谷和卡達河谷,甚至更高。喜棲於郁密林深處,特別是松、杉林等針葉林中。冬季下降至海拔1500米左右的中低山和溝谷地帶的闊葉混交林或雜木林及林緣地帶。
生活習性
留鳥。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多結小群棲停在林下灌木和樹上,也頻繁地下到地上覓食。性馴順,大膽,不大畏人。繁殖期間善鳴叫,鳴聲圓潤、柔和、悅耳,鳴聲動聽音似“terp-terp-tee”。平時叫聲是一種柔和、哀傷的哨聲,音似“pew-pew”,如不細分,非常像
紅交嘴雀的叫聲。
其食物主要是植物
種子,如松樹、杉樹、灌木等樹木和草本植物種子和蕁蔗種子、果實等,也吃植物葉芽、花、
漿果,有時也吃少量昆蟲、蜘蛛等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和尼泊爾。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5月雄鳥生殖腺為2毫米×2毫米。通常營巢於林下灌木上,巢呈杯狀,由細枝和苔蘚構成,巢外壁多為細的枯枝和草莖,內層墊有較厚的苔蘚,並襯以植物鬚根。每窩產卵3-4枚,卵呈淡藍色,具紅褐或紫褐色斑點,有的還被有第二層紫粉色和淡灰色斑痕;這些點斑多集中於鈍端而成環狀,有的卵點斑卻分散而不密集。卵的大小為19.7-22毫米×14.1-15.2毫米。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