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醫院遺址位於萬寧市和樂鎮六連嶺雙溝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軍醫院遺址
- 地理位置:萬寧市和樂鎮六連嶺雙溝嶺
- 創辦機構:中共萬寧縣委
紅軍醫院遺址位於萬寧市和樂鎮六連嶺雙溝嶺。
紅軍醫院遺址位於萬寧市和樂鎮六連嶺雙溝嶺。瓊崖紅軍醫院的前身是中共萬寧縣委創辦的雙溝嶺臨時醫院。1928年,萬寧縣農民舉行暴動,瓊崖特委派出東路工農革命軍第二營前往營救,數千名民眾得以脫險,其中有20多名傷員由工農革命軍...
張李則溝紅軍醫院舊址,時代:1935年,地址:延安市子長縣瓦窯堡街道辦後橋社區。第七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A區:東至李銀虎後續修窯洞西界,南至舊址本體外擴10米,西至李克亮住宅東界,北至龍虎山南側。 B區:...
遺址上留有作戰時用過的戰壕、防空洞可供參觀。紅軍醫院舊址左前方60米處是革命紀念亭,名曰“望粵亭”。由兩個六角亭連為一體成“鴛鴦亭”。紀念亭往下約100米是“革命烈士紀念塔”,是為紀念第二次國內 革命戰爭時期光榮犧牲的會昌...
小溝村中央紅軍醫院舊址,時代:1936—1937年,地址:延安市志丹縣雙河鎮小溝村。第七批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A區:東至李良東家窯洞西側,南至舊址本體外擴10米,西至舊址本體外擴50米,北至舊址本體外擴20米。...
中央紅軍總醫院舊址,也就是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舊址位於江西省興國縣鼎龍鄉茶嶺村李氏宗祠。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又稱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衛生學校、中央紅軍總醫院附屬學校)是現在中國醫科大學的前身。1931年10月中國...
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正式名稱為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為建於清末的張氏祖屋,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由門樓、下廳、天井、正廳、後廳、兩側過雨亭、護厝等組成。2016年12月,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2020年12月,陳塘...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向井岡山進軍途中,在原寧岡縣茅坪村設立了一所簡易的後方醫院。1928年5月,毛澤東、朱德兩支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後,在井岡山的大小五井,建立了取名叫“紅軍醫院”的後方醫院。醫院分四個管理組:第一...
張山頭紅軍中醫院遺址,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張山頭村。中央蘇區閩北紅軍中醫院於1928年前後遷於此。然而由於戰爭的殘酷,加上藥物的匱乏,導致傷員死亡率居高不下,因傷犧牲的紅軍戰士們只能就近埋葬在村子後山上。後山竹林深處,有1343位...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AAAA級王坪烈士陵園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民盟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黨史教育基地、四川省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四川省傳統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
紅軍總醫院舊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漆工鎮祝家村。紅軍總醫院舊址始建於清代,木質結構,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外觀保存還比較完整。80年代時期一直被當地用作學校宿舍。進入90年代中期,學校遷出,但一直有當地的老百姓居住。該舊址自然...
1930年秋,中共鄂豫皖邊區特委和紅一軍在這裡興建了紅軍後方總醫院。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即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後方總醫院”。其規模和建制已相當完備,以總醫院為主,附屬一個中醫院,一個紅色醫務訓練班,根據地...
哈竹坑紅軍醫院舊址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鶴塘鎮文車嶺行政村哈竹坑自然村西600米 1934年底,國民黨派重兵"圍剿"閩東蘇區,閩東紅軍獨立師部轉移到古田大東一帶活動。為解決傷病員治療問題,1935年10月,二區區委發動哈竹坑村貧農團,...
鄂豫皖蘇區紅軍醫院醫藥房舊址 鄂豫皖蘇區紅軍醫院醫藥房舊址,湖北省紅安縣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歷史 2022年12月,入選湖北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第二批 )。
閩西紅軍醫院舊址福興樓,位於上杭縣溪口鎮陳屋村,1930年遺蹟,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坐北朝南,方形土樓,占地面積1560平方米,建築面積5600餘平方米,留存有紅軍標語。歷史沿革 閩西紅軍醫院舊址福興樓,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
該醫院為團級機構,由一個獨立營擔任保衛重任。醫院內設門診、內科、外科、住院部、西藥房、中藥房、保衛排等部門。閩北紅軍中醫院遺址占地面積2596平方米,其中尚存的舊址有:西藥房,坐北朝南,緊連醫院辦公室,建築面積100平方米;...
主要遺址 茅坪革命舊址群 茅坪位於原寧岡縣境的東南面16公里處,井岡山黃洋界的北麓。井岡山鬥爭初期,這裡曾是湘贛邊界黨、政、軍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和革命鬥爭的指揮中心。同時,紅軍的後方留守處、醫院、被服廠等後勤機構也曾設立在此...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血戰青槓坡,永安古寺的僧徒同仇敵愾,與紅軍醫護人員一起擔當起了救護紅軍的偉大責任,為浴血鏖戰的紅軍提供了堅強的後勤保障,為挽救在戰場負傷的戰士生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紅軍醫院紀念館館址位於土城鎮青槓坡戰鬥遺址...
總醫院下設4個分院,分別設在天全雙河場岩腳下、蘆山飛仙關和城東郊附近、滎經樹德堂、天全中壩小關子。後因戰事擴大,紅軍傷員增多,分院增設至7個,總醫院下屬一所衛生學校,設在蘆山縣思延銅頭村,承擔為各分院培養醫護人員。總...
二郎灘渡口舊址包括二郎灘渡口及二郎廟、二郎灘背水戰鬥遺址。茅台渡口舊址,包括魯班紅軍烈士墓、紅軍戰鬥遺址、長崗毛澤東住地、紅一軍團幹部會議舊址、紅軍醫院遺址、梅子毛澤東住址、劉伯承拔槍打烏鴉處7處。婁山關舊址,包括關口的點...
“槐林堂”診所:紅軍進駐紅堡子後,當地鄉紳王瀚的“槐林堂”藥鋪就成了紅軍療傷治病的醫院。看病的紅軍戰士接踵而來,王瀚忙得不能休息。見此情景,有位紅軍首長派人在鋪門上寫了條子,告訴戰士中午不要打擾王瀚休息。黃連長也是在這...
毛澤東四渡赤水紀念館、戰地黃花館、中央紅軍機要陳列館、總司令部舊址陳列館等多個紀念館和總政治部舊址、紅一軍團軍團部住地舊址、紅三軍團軍團部住地舊址、紅五軍團軍團部住地舊址、紅九軍團軍團部住地舊址、紅軍臨時醫院、紅軍銀行、...
館內收藏紅軍文物300餘件。精品展覽 艱苦歷程——革命烽火中的紅軍醫院:四渡赤水紀念館2021年5月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 覽 。參觀信息 門票 憑身份證免費領取門票 開放時間 9:00-17:00 優惠信息 2020年2月,為向...
文家市大捷遺址 文家市大捷遺址,位於瀏陽市文家市鎮文家市老街以南的高升嶺、棺材嶺、九峰寺三座山峰及周圍地帶,是紅一軍團取得“文家市大捷”的戰場遺址。文家市大捷戰地醫院舊址 文家市大捷戰地醫院舊址——彭家大屋,位於瀏陽...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9月上旬,中革軍委命彭德懷率紅三軍團北上參加石城阻擊戰,阻敵於石城以北,以便於中央機關和主力紅軍的集結及戰略轉移,紅三軍團司令部和醫院一同向石城挺進,最終選址於屏山鎮屏山村鏡面排。紅軍醫院駐紮期間,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