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占地面積約12621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575平方米。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月,為粉碎四川軍閥劉湘的“六路圍攻”,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根據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和紅四方面軍總部的決定,遷於靠近主戰場萬源附近的今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由院部(政治部)、俱樂部、醫務部(西醫部)、中醫部、手術室、護士學校、輕傷連、重傷連(2處)、幹部連、總務處、販賣部、被服廠、總工廠(木工、鐵工和篾工)、擔架隊等15棟院落組成。建築規模較大,布局考究,土木結構,融合了川東北三合院、四合院等民居建築風格,保存現狀較好,保護機構健全。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備的紅軍醫院,總醫院醫護人員為保存和壯大紅軍實力及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AAAA級王坪烈士陵園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民盟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黨史教育基地、四川省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四川省傳統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衛生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2019年10月,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 地理位置: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
  • 所處時代:1934~1935年
  • 占地面積:約 12621 m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700-5-184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建築特色,歷史文化,價值意義,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2月29日,時任紅軍34團團長的許世友率部在鸚哥嘴一帶迎敵,並取得了紅軍入川後與軍閥部隊的第一次正面戰鬥的勝利。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12月,紅四方面軍總醫院奉命遷到鸚哥嘴,有力地配合儀南、營渠、宣達三大進攻戰役。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月,為粉碎四川軍閥劉湘的“六路圍攻”,總醫院根據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和紅四方面軍總部的決定,遷於靠近主戰場萬源附近的今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在戰事激烈的反“六路圍攻”期間,總醫院挽救了眾多紅軍將士的生命,為取得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春,撤離川陝蘇區。
2012年,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進行了修繕。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輕傷連

建築格局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位於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五社、六社、八社。總醫院是紅四方面軍總部的直屬機關,編制相當於一個軍,它是一個醫、政、軍三位一體的機構。總醫院為紅四方面軍的醫療衛生中心。由院部(政治部)、俱樂部、醫務部(西醫部)、中醫部、手術室、護士學校、輕傷連、重傷連(2處)、幹部連、總務處、販賣部、被服廠、總工廠(木工、鐵工和篾工)、擔架隊等15棟院落組成。占地面積約12621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575平方米。

建築特色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建築規模較大,布局考究,土木結構,融合了川東北三合院、四合院等民居建築風格,保存現狀較好,保護機構健全。

歷史文化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
總醫院總部設在一家逃亡地主的空院子內,利用一些舊房子因陋就簡地按照醫療工作的最低要求,布置幾間醫療室、急救室、手術房、藥房和其他工作室。手術室設備簡單,四周安上幾個玻璃窗,用一張方桌放藥物和醫療器械,把兩個普通的條桌合併起來,鋪上白布單就是手術台。病房,大多是一些狹窄而陰暗潮濕的農舍;病床,多是利用民眾支援的廢舊木料和門板搭成的,每人僅有2尺(重傷病員也不超過3尺)寬鋪位的通鋪。

價值意義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備的紅軍醫院,總醫院醫護人員為保存和壯大紅軍實力及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功勳。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AAAA級王坪烈士陵園景區、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民盟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黨史教育基地、四川省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四川省傳統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衛生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沙溪鎮王坪村。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總務處舊址

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通江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路程約38.6千米,用時約37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