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在兩年中,紅軍長征轉輾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征,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
分集劇情
第1集 遠征
1927年的國共分裂之後,蔣介石對共產黨人建立的紅色根據地進行圍剿,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性轉移,長征由此拉開了序幕。
第2集 熱血
負責為中央軍委斷後的紅五軍團34師在完成掩護大部隊渡江任務後,被敵人堵截在湘江東岸,他們選擇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
第3集 轉戰
中央紅軍經過數場慘烈的戰役之後,通過三個會走出錯誤路線的領導。此時,留守在中央蘇區的紅軍正在經歷著殘酷的圍剿和犧牲。
第4集 星火
當紅軍來到遵義時,國民黨的反動宣傳使得百姓害怕紅軍,同時,一場決定中央工農紅軍命運的會議,也即將在遵義召開。
第5集 奇兵
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赤水河畔遭遇了一場失敗。但是,這場戰鬥卻令紅軍在雲貴川地區上演了一出四渡赤水的傳奇。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該片調研與拍攝歷時一年的時間,攝製組途徑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河南、寧夏、陝西等11個省區進行拍攝。導演組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從江西於都出發,他們途經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寧夏、陝西等省區,翻越都龐嶺、老山界、婁山關、烏蒙山、夾金山、岷山、六盤山,渡過瀟水、湘江、烏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松潘大草地,祭掃了一百多處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採訪了兩百多位長征親歷者、見證人和紅軍後代。
主創團隊
| |
| 撰稿、導演:馬項媛、吳錳、趙宇、楊姍、游洋、孫君偉、張博 |
| 導演助理:江烜、李好、宋嘉溪、王思凡、趙一帆、馬子喬、王薏楠 |
| |
| |
| 攝影指導:(A組、D組)蔡抒南、(B組、C組)李力 |
| |
| |
| |
主創團隊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播出信息
作品評價
《紅軍不怕遠征難》突破了以往紀錄片的形態和表達方式,在立意確立、素材挖掘、呈現手法上,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用“心”詮釋長征精神。創作團隊帶著對長征的景仰,對英雄的崇拜,用心靈去詮釋長征精神,用他們的青春熱血向80年前的熱血青春致敬。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絞斷腸子,壯烈犧牲,踐行了“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翻越長征第一座雪山夾金山時,一些紅軍戰士走著走著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80年後,仰望高聳入雲的“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碑”, 攝製組強烈感受到:英雄雖已遠去,但長征精神永存!正是用“心”去構思、去拍攝、去製作,讓他們的心跳和歷史的脈搏同頻共振,長征精神之魂伴著畫面走進了觀眾的內心深處。
二是新素材講活老故事。不同於以往影視作品側重於對長征過程的描述,該片將長征歷程作為背景,在挖掘新史料、新素材上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夫。發掘出100多份人們未發現或較少關注到的檔案史料。如張聞天1934年9月在《紅色中華》上刊載的一篇社論,披露了長征出發前一個月紅軍部隊編制、武器和物資準備清單等,說明長征是一次有組織、有準備的戰略轉移。這些珍貴的檔案、史料和細節,發揮了新素材講活老故事的作用,讓觀眾透過歷史迷霧,跨越時空,豐富了長征歷史的知曉,加深了長征精神的感悟。
三是創新手法貼近觀眾。長征是觀眾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如何出新、出奇,讓觀眾有一種似曾相識又耳目一新的感覺,對攝製組是一個挑戰。該片全面走出攝影棚,用電影化的拍攝手法,採用“重返歷史現場”的拍攝方式,在長征歷史遺址和重建的場景中拍攝,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長征體驗,實現紀錄片拍攝的一次全新突破。如講述人化身一位紅軍戰士,置身雪山和草地真實場景,再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困苦,將最直接的生理觸感和心理感受傳遞給觀眾。此外,該片首次嘗試“雙講述人”的交叉講述方式。“親歷者”身份的石涼,化身為長征中的不同角色——通訊員、炊事員、紅軍連長甚至普通百姓;“回望者”譚江海站在今天的角度,以全知的身份梳理和總結這段歷史,推進故事的講述。兩個人一個代表感性、一個代表理性,用歷史和現代兩個時空的交集串起故事,為觀眾帶來真實“長征”的既視感和切膚感。(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處長劉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