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

紅軍三大主力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指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部隊。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在甘肅會師。

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序列為第一、二、四方面軍,缺編第三方面軍,是由於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紅軍發展的過程中,情況發生變化造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
  • 簡稱:紅軍三大方面軍
  • 序列: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
  • 總指揮朱德賀龍徐向前
建制歷史,長征序列,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

建制歷史

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簡稱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簡稱紅二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簡稱紅四方面軍)三大主力部隊的合稱。
中國工農紅軍只有一、二、四方面軍,而沒有紅三方面軍。這是由於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紅軍發展的過程中,情況發生變化造成的。
1930年5月,中共中央召開了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會議和全國紅軍代表會議,決定將活動於閩西和贛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贛、鄂豫皖等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分別改編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軍團,還準備在這四個軍團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紅軍,然後再把它們編成四個方面軍。第一和第三兩個軍團組成後,按原定計畫,本應在短期內迅速擴大,然後分別編為第一和第三方面軍。但是,1930年8月下旬,一、三軍團在湖南會師後,在兩個軍團的前委聯席會上,以彭德懷為書記的三軍團前委提議成立第一方面軍和總前委,三軍團編進第一方面軍建制。這就是說,三軍團不再擴編為第三方面軍。一、三軍團前委聯席會議通過三軍團前委這一提議,並一致同意朱德為總司令,毛澤東為總政委和第一方面軍總前委書記。這樣,紅三方面軍就沒有成立。
1931年1月,鄂豫皖根據地的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在河南商城城南的長竹園會師後,合編為紅四軍。同年11月,紅四軍與活動於皖西的紅二十五軍在湖北黃安七里坪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
1934年10月,第二軍團和組建於1933年6月的第六軍團在貴州印江的木黃會師,成立了以賀龍任弼時為首的總指揮部。1936年7月初,二、六軍團及其總指揮部和第三十二軍(原為第一方面軍第九軍團)在長征途中奉命組成第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治委員。
長征之前,1933年秋,中央軍委也曾有過把新成立的七、八、九、十這四個軍團合編為紅三方面軍的計畫,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由於這四個軍團一部分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一部分跟第一方面軍參加長征,所以合編計畫未能實現。
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10月,紅一、四方面軍在會寧會師;10月下旬,紅一、二方面軍又在靜寧以北的將台堡會師。至此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勝利會師,標誌著從1934年秋開始、歷時兩年的紅軍長征全部結束。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聯合發出《為慶祝一、二、四方面軍大會合通電》,向三大方面軍的領導人及全體指戰員致以熱烈的慰問和祝賀。紅軍三大方面軍會師後,密切協同,於1936年11月取得了山城堡戰役的勝利。

長征序列

紅一方面軍

1930年8月,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在湖南瀏陽會師,23日合編為紅一方面軍。1931年11月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所轄部隊由中革軍委直接指揮,並統稱中央紅軍。1932年6月,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1934年1月,中共中央將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再次稱中央紅軍。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參加長征的有:紅一、紅三、紅五、紅八、紅九軍團,以及由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革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編成的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共8.6萬餘人。1935年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8月6日,中共中央決定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9月,中共中央決定將軍委縱隊和紅一方面軍第一、第三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11月初在甘泉與紅十五軍團會師,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第一、第三軍合編為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序列。

紅二方面軍

1930年7月,湘西地區的紅四軍和鄂西地區的紅六軍在湖北省公安縣會師後合編為紅二軍團。1931年3月縮編為紅三軍。1933年6月,湘贛蘇區紅十七師和湘鄂贛蘇區紅十八師合編為紅六軍團。1934年8月,紅六軍團從湘贛蘇區出發,向湖南中部轉移。10月在貴州省印江縣木黃與紅三軍會師,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
1935年11月19日,紅二、紅六軍團1.7萬餘人從湖南省桑植縣出發開始長征。1936年7月1日在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5日,根據中革軍委指示,紅二、紅六軍團與紅三十二軍(原紅一方面軍第九軍團)組成紅二方面軍。隨即與紅四方面軍北上,於10月22日在甘肅靜寧以北將台堡(今屬寧夏西吉)與紅一方面軍會師。

紅四方面軍

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蘇區的紅四軍與紅二十五軍在湖北省黃安(今紅安)七里坪合編為紅四方面軍。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於12月轉移到川陝邊界地區。1935年3月,發起嘉陵江戰役後,撤出川陝蘇區。
1935年5月,紅四方面軍、地方武裝和蘇區機關人員共約10萬人,開始長征。6月在懋功與中央紅軍(後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會師。8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混編為左、右兩路軍。其中,紅四方面軍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軍編入左路軍,第四、第三十軍編入右路軍。9月中旬,紅四方面軍南下,編入左路軍的原屬紅一方面軍的第五軍(原紅五軍團)、第三十二軍(原紅九軍團)一同南下。1936年7月與紅二、紅六軍團在四川甘孜會師。根據中革軍委指示,紅三十二軍與紅二、紅六軍團組成紅二方面軍。隨即紅二、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10月9日,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