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在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花器上的葡萄孢屬一新種。即紅花萄葡孢(Botrytis carthami B.C.Lin et Y.S.Wu,sp.nov.)。模式標本和模式菌株保存在瀋陽農業大學植物免疫研究室。
編號 | 10985 |
拉丁綱名 | Hyphomycetes |
中文綱名 | 絲孢綱 |
拉丁目名 | Miniliales |
中文目名 | 叢梗孢目 |
拉丁科名 | Moniliaceae |
中文科名 | 叢梗孢科 |
拉丁名 | Botrytis carthamuri |
中文名 | 紅花葡萄孢 |
定名人 | B.Q.Lin et Y.S.Wu |
參考文獻 | |
採集地 | |
形態描述 | PDA上菌落擴展迅速,白色到淺灰色,菌絲初匍匐生,後成氣生,近無色,寬度在5—8μm,具分隔,側向分枝,菌絲常發生菌絲融合,有圓形絲膨大體;分生孢子梗細,寬4—8μm,近無色,基部顏色稍淺,末端不膨大,長117—150.6μm,近頂端分枝,2—3級分枝,產孢細胞球形,膨大不明顯,分生孢子無色,近球形到寬卵形,掃描電鏡下表面無不規則排列的剖點,5.0—9.5×4.0—7.5μm,L/B值1.2—1.3。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群體顏色淺,分生孢子梗多在老熟的菌核上發生,單生或2—3根束生,稀疏;菌核在培養基邊緣形成,大型,長麵包形到臘腸形,兩端漸尖並向一側彎成新月形,8—15 mm長。表面光亮;性孢子卵圓形,鏈生於瓶梗上。 在小麥粒培養基上,菌絲白色,中心放射狀生長,邊緣部分氣生菌絲茂盛,菌核比PDA上小,常集結成堆。 |
討論 | 本菌在Carthamus tinctorius L.上以前只報導有Botrytis cinerea發生,但本種的菌核形態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形態均不同於Botrytis cinenea complex。且本菌在培養條件下極難產生分生孢子,需將菌核經較長時間低溫處理後,在變溫和散射光條件下,方有少量分生孢子形成,此生物學特性為其他Botrytis cinerea complex所不具備。與本種菌核大小相似的有B.convaluta和B.porri。但B.convoluta的菌核表面呈腦狀,形狀不規則,而B.porri的菌核比本種的大,且明顯的呈木耳狀,捲曲高達10 mm左右。相近的兩種均較易形成分生孢子,本種的另一特徵是常使菌核下的培養基龜裂。單純從菌核形態上看,本種和Sclerotinia的菌核類型相似,即和基物接觸不及其他Botrytis緊密,多少有些氣生。但菌核解剖結構有別於Sclerotinia。 鑑別特徵:菌核長麵包形,兩端漸尖,大型,邊緣內卷明顯,菌核下的培養基常龜裂;表面有褶紋,分生孢子顏色淺,寬卵形到亞球形。一般較少形成。分生孢子梗短。基部漸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