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詩詞鑑賞》是一本2022年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繼銳。
基本介紹
- 書名:紅色詩詞鑑賞
- 作者:劉繼銳
- 出版社:濟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9月1日
- 頁數:167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8852056
- 叢書系列:紅色基因傳承系列叢書
《紅色詩詞鑑賞》是一本2022年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繼銳。
《紅色詩詞鑑賞》是一本2022年濟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繼銳。內容簡介 百餘年來,革命先輩以飽滿的革命豪情、愛國熱情、奮鬥激情書寫了一篇篇廣為傳誦的經典詩詞,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基因傳承系列叢書:紅色詩詞鑑賞》精選革命先輩所著詩詞,有王盡美、瞿秋白、吉鴻昌、趙一曼、李達,等等。通過...
享年83歲遺體在北京天安門水晶棺內。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思想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主要著作《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東文集》(八卷)、《毛澤東詩詞》(共43首)。
封建論)呈郭老》。這幾首詩在非正式發表的出版物中略有訛誤,收入附錄時根據作者的定稿作了校訂,以免今後以訛傳訛。本書以鑑賞為主要內容。本書的詩詞注釋部分,是在《毛澤東詩詞集》注釋的基礎上加以增訂的。作品影響 所獲榮譽 2019年8月,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紅色經典閱讀活動薦讀書單“特別推薦圖書。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中國詩詞大會》:共產黨人在戰爭年代,不怕遠征難,在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依然要發揮這樣的精神,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所以這首詞講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周振甫《中華詩詞鑑賞辭典》:“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不是說作者認為沒有難事,作者在《...
從正面或側面以直接或間接的筆法狀寫,仿佛在從容地巡遊、欣賞景觀,實則邊巡視邊借景抒發自我的政治情懷,表達自我的政治意志;同時兼用象徵、對比、借代、比喻等手法,甚至包括詩題在內,都不乏幾分隱蔽、蘊藉的特色。它在藝術表現方面勝過同一時期的在主題意識上無可非議的《詠賈誼》一詩。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徐四海《...
林伯渠心情沉重,感慨萬千,即席揮毫寫下該詩,以表他惜別之情。作品鑑賞 “共同事業尚艱辛,清酒盈尊喜對傾。”首二句交代戰友間離別的背景,語氣沉重迂緩。兩句雖均是交代背景,但寫法各別,前者著眼的是大背景,是社會歷史背景,是對共同事業——中國革命進程的估量與整體把握,後者則是小背景,即眼下分離的情...
整體賞析 “佇馬太行側,十月雪飛白。”詩的頭兩句交代了地點,繼而點明了時間,為下文寫人作了鋪墊。以上兩句不是冷漠的客觀敘述,它蘊涵著詩人對八路軍抗日將士的無限深情。抗日健兒立馬太行,迎風冒雪堅守陣地,怎不令人產生敬佩之意、愛慕之情。開篇“佇馬”二字,使讀者一眼就看到八路軍將士剛毅從容﹑昂然挺立...
《湘靈歌》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1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前四句歌頌紅色革命根據地,後四句揭露國民政府統治區的黑暗、蕭條、冷落、腐敗。全詩借湘靈的形象,抒發了作者悲憤的心情。作品原文 湘靈歌 昔聞湘水碧如染,今聞湘水胭脂痕。湘靈妝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窺彤雲。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無餘春。鼓...
1963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中,這首詞已增補了詞題“蔣桂戰爭”,標明寫作時間是“1929年秋”。可見,詩人毛澤東對這首詞也作了精心潤飾和修改。作品鑑賞 全詞形象地體現了毛澤東根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國情,利用白色政權自相殘害的分裂和戰爭,實行工農武裝割據,建立和鞏固擴大紅色政權。
作品鑑賞 抗日戰爭時期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是許多文藝形式反映的重大題材之一,其中反映艱苦創業的居多。這個地區的自然風光多作為背景來寫,專門以此為對象的較少,謝老這首詩在這方面給世人留下珍貴歷史的形象記錄。該詩再現了晨霧中南泥灣人的很早出工勞動的景象。作者描寫得很富有層次,先寫遠景,只見山腰腳點綴著片...
枯木朽株齊努力:乾枯的樹木,老朽的樹樁齟振作起來,好像也在為保衛紅色根據地而努力助戰。枯木朽株,鄒陽《自獄中上樑王自明書》:“有人行游,則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枯木朽株,盡為害矣。”逼:逼近。飛將軍:漢武帝時,將領李廣很會帶兵打仗,行軍神速,常常出敵不意,被...
運城學院河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秦建華在《老一輩革命家詩詞鑑賞辭典》中評價此詞:《梅嶺三章》抒發了一位身經百戰的革命將領於“慮不得脫”之際的豪情壯懷,詩中充滿撼天動地之情,迴蕩著風雷浩然之氣。“驚風雨,泣鬼神”未足喻其悲;“挾泰山,超北海”未足喻其力。作者簡介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
其中,“紅雨”句雖是化用唐代詩人李賀《將進酒》中的詩句,但與李賀詩句的情調不同。在李賀詩中,“紅雨”觸發了詩人的暮春傷感;而在毛澤東筆下,“紅雨”卻成為明麗的景象:花雨隨心灑落,翻作紅色的波浪。“青山”也不再是“綠水青山枉自多”了,而是比舊時更明媚,更新艷,更富有生機了,它也不再是交通的...
為了與朱同行,林伯渠於1907年春末來到南京。舟船勞頓之餘,林伯渠縱覽石頭城,徜徉秦淮河,深深為其虎踞龍盤的雄偉山川形勢所折服。人夜,他傾聽著遠方滾滾江潮,傾聽著一遍一遍敲響的好似催人奮起的更鼓,想到了即將來臨的邊疆革命高潮和自己身負的使命,不禁心潮激盪,詩興勃發,走筆寫下了這首七律。作品鑑賞 這首...
作者一連用了三個紅字,把一場紅色風暴渲染得似有鋪天蓋地之勢,紅色字眼伴隨著紅色情緒的擴張,紅葉、紅心、紅世界相互漫延交織在一起,從而把作者的赤膽忠心和革命豪情表現到了極限。同時作者也預示了那些賣國賊、野心家、陰謀家的命運,他們必將在真正的紅色面前,暴露真相,接受歷史的審判。這首詩主要是抓住紅葉...
⑹唇紅:喻紅色的梅花。⑺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⑻“不與”句:蘇軾自註:“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白話譯文 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裡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海上之仙人時不時派遣來探視芬芳的花叢,那倒掛著綠羽裝點的鳳兒。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髒,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
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王醒:整篇詩語意曉暢,洋溢著熱烈的革命感情,讀後能使人感受到那個火紅的年代裡青年革命家的鴻鵠之志和勃旺的生命力。《(老一輩革命家詩詞鑑賞辭典》)作者簡介 何叔衡(1876年-1935年),原名啟睿,字玉衡,號琥璜,湖南寧鄉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1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
《絕句》是當代葉劍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紅棉花照英雄城-羊城紅色詩詞選讀》。作品原文 百年贏得十之八,老驥仍將萬里行。小憩羊城何所遇,英雄花照一勞人。創作背景 1978年,作者與廣州幹部民眾一起歡度“五一”國際勞動節,於華南植物園一棵傲乾奇枝、高聳雲天的木棉樹下留影后,在照片上揮筆題寫了這...
此詞是作者貶謫黃州期間,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一詩有感而作。這首詞緊扣紅梅既艷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獨特品格,抒發了自己達觀超脫的襟懷和不願隨波逐流的傲骨。全詞托物詠志,物我交融,渾然無跡,清曠靈雋,含蓄蘊籍,堪稱詠物詞中之佳作。作品鑑賞 賞析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
作品鑑賞 《青松》這首短詩,是陳毅借物詠懷組詩《冬夜雜詠》中的首篇。作者通過對抗暴寒的“松”的歌頌,讚美了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不怕困難、敢於鬥爭、爭取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詩的前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把松放在一個嚴酷的環境中,一種近乎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從中我們看到了雪...
武漢大學現當代文學教授陸耀東《中國新詩史·1916—1949·第2卷》:“《血字》和《我們的詩》代表著三十年代紅色鼓動詩所達到的高度。它抒寫了當時革命者的方方面面,從遊行到開會,從個別場到概括神貌,從具體行動,到精神氣質,大都作了帶詩意的反映。”作者介紹 殷夫(1909—1931),無產階級革命詩人,中國共產...
木棉樹每一年都生長在嶺南,所以北方人沒有機會看到紅色的木棉花。願意化作漫天飛舞的棉絮,給人們作衣裳,使普天下的人都再不感到嚴冬風雪的酷寒。創作背景 此詩編在《增江後集》中,似作於康熙六年(1667年)。從表面上看,此詩似是為歌頌木棉花而作,實際上則是借花說人,是詩人為寄寓對南明的懷念而作的。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鐵仙:它的語言和格調,還明顯地帶有舊體詩詞的痕跡,不是純淨的白話詩歌,不很自然。這是新詩發軔期難以避免的現象,是不能離開歷史加以苛求的。(《新詩鑑賞辭典》)西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廖光清:這首氣勢磅礴的詩歌,是一支宜傳革命、號召革命的戰鬥號角。(《中華詩詞鑑賞辭典》)中國...
詩的最後一節寫紅軍終於突破敵軍的堵截到達東固,實現了與以東固為根據地的江西紅二、四團的勝利會師。“東固山勢高,峰巒如屏障”二句,極言東固地勢之險要。東固山勢高峻,峰巒起伏如道道屏障,是易守難攻的好地勢。陳毅用“屏障”作比喻,既形容了東固的險要,也隱含了對東固紅色根據地的讚美。“此是東井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