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杏出牆》描寫精力旺盛的女子泰蕾絲·拉甘,嫁給了身體虛弱、毫無活力的丈夫,在他身邊度過了一個個空虛的夜晚。當她和年輕男子洛朗相遇後,他們很快產了激情碰撞。為了永遠逃離那種可怕的生活,泰蕾絲和洛朗一起謀殺丈夫並正式結婚,最後,他們因難耐內心的自我譴責而雙雙自殺。 《紅杏出牆》是左拉作品中道德爭議最大的一部。左拉以他尖銳的筆觸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現了人類“靈與肉”的衝突。著名批評家聖勃夫所說:“這部作品是出色的、認真的,從某些方面來說,它可以在當代小說的發展中開闢一個時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杏出牆
- 書名:紅杏出牆/世界經典文學名著
- 譯者:范支戶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左拉
-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2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紅杏出牆》一譯《泰蕾絲·拉甘》,描述了女子泰蕾絲在嫁給姑母的兒子卡米耶後,與年輕男子洛朗相遇並產生了激情的碰撞。泰蕾絲和情夫一次次偷情,因無法結合而謀殺了身體孱弱,愚鈍木訥的丈夫卡米耶。這對男女為了逃避殺人後產生的可怖幻覺,最終雙雙選擇服毒自殺。
左拉的放大鏡首先放大的是小說中的場景,故事的開端就用了大量的筆墨,將主人公停留最多的場所——巴黎的新橋街,描繪成一個污濁壓抑的罪惡根源。那個終日不見溫暖陽光,陰寒潮濕的囚牢,逼得禁錮其中的肉體掙扎著從中爬出,去捕捉哪怕一絲的出格與報復。在放大鏡下可以真切地看見慘澹的日光,墓道般兇險的石板街,以及嗅到濃烈的霉臭味,整個場景籠罩在一片灰暗之中,給人以極深的壓迫感
左拉的放大鏡首先放大的是小說中的場景,故事的開端就用了大量的筆墨,將主人公停留最多的場所——巴黎的新橋街,描繪成一個污濁壓抑的罪惡根源。那個終日不見溫暖陽光,陰寒潮濕的囚牢,逼得禁錮其中的肉體掙扎著從中爬出,去捕捉哪怕一絲的出格與報復。在放大鏡下可以真切地看見慘澹的日光,墓道般兇險的石板街,以及嗅到濃烈的霉臭味,整個場景籠罩在一片灰暗之中,給人以極深的壓迫感
作者簡介
作者:(法)左拉 譯者:范支戶
左拉(1840~1902),法國著名小說家、評論家和自然主義文學的主要倡導者,一生著有數十部長篇小說,代表作《三名城》、《四福音書》、《小酒店》、《金錢》、《娜娜》、《萌芽》等。其中《小酒店》、《娜娜》、《婦女樂園》、《萌芽》、《金錢》、《崩潰》等堪稱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左拉(1840~1902),法國著名小說家、評論家和自然主義文學的主要倡導者,一生著有數十部長篇小說,代表作《三名城》、《四福音書》、《小酒店》、《金錢》、《娜娜》、《萌芽》等。其中《小酒店》、《娜娜》、《婦女樂園》、《萌芽》、《金錢》、《崩潰》等堪稱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圖書目錄
紅杏出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一陣風
1
2
3
4
5
6
謝卜爾先生的貝殼
1
2
3
4
5
南伊絲·米庫蘭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一陣風
1
2
3
4
5
6
謝卜爾先生的貝殼
1
2
3
4
5
南伊絲·米庫蘭
1
2
3
4
5
文摘
紅杏出牆
1
在蓋內戈路盡頭,從碼頭方向走來的人們首先看見的便是新橋街。這是一條狹長而晦暗的街道,從瑪扎里納街一直延伸到塞納河路。街道最多也只有三十步長、兩步寬,地上鋪著碎裂並已鬆動的淡黃色石板,散發出濃烈的潮氣,上面用尖頂玻璃天棚蓋住,玻璃積滿了污垢,顯得黑乎乎的。
在夏天晴朗的日子裡,悶熱的陽光灼燒著街道,一條淡白色的光線,從骯髒的玻璃天棚上照射下來,在這狹小的街道里投下了可憐的影子。在天氣惡劣的冬季,尤其是霧蒙蒙的早晨,從玻璃天棚投射到粘濕的石板上的,就只是一片猥瑣而邋遢的暗影罷了。
左邊,幾間低矮陰暗的店鋪半埋在地下,好像快被壓垮了,還不時冒出一陣逼人的寒氣。舊書、玩具、紙板都有售賣。陳列的貨品都蒙上了厚厚一層灰塵,在昏暗中毫無生氣地躺著。小玻璃塊拼湊成的櫥窗,讓貨品透出奇怪的淡綠色的光。再往裡面看,在這酷似洞窟的店鋪裡面,有些奇形怪狀的陰影在蠕動。
右邊,一堵牆沿街而砌。對面的店主把狹長的貨架靠牆堆放著,那些大概二十年來一直被丟棄在這裡的不知名的貨品,被一溜排開放在貨架細長狹小的木板上,木板都漆上了異常難看的褐色。一個專賣假首飾的女店主獨占了一個貨架,貨架上面擺著一個桃心木製的小盒子,盒子上鋪著一層精緻的藍色絲絨,她精心地在裡面擺上一些價值只有十五個蘇的戒指。烏黑的牆穿過玻璃天棚向上延展,粗劣的灰土覆蓋的牆面好像是患了麻風病似的,傷痕累累。
新橋街可不是散步的好去處,人們取道這裡只是為了少走彎路而已。路過這兒的都是一些忙忙碌碌的人們,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走得更快一些。在這裡面,經常可以看到繫著各種圍裙的小夥計們、帶著活計的女工們、腋下夾著大小包裹的男男女女們,還有一些老頭,他們在從玻璃頂棚外投進來的黯淡的暮色中拖著步子行走。成群的孩子們從學校出來後,也很快湧入到這裡面,木鞋在石板上踏的響聲震耳欲聾。從早到晚,石板路上終日混雜著雜亂的腳步聲,令人心煩意亂。沒有人說話,也沒有誰停下來,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情,低著頭,匆匆忙忙地趕路,不向店鋪投射一絲目光。店主們經常是以不安的神態注視著這些行人們,最難得的是有時候居然會有幾個閒人奇蹟般地停留在他們的貨架前。
入夜後,三盞煤氣燈透過笨重的方形燈罩照射著整個街道。吊在玻璃燈罩裡面的煤氣燈嘴,向玻璃罩吐出黃褐色的光斑,並將那慘白的微弱光圈散向四周。它們閃閃爍爍顫動著,好像隨時都要熄滅似的。街道上滿是陰森兇險的悽慘景象,巨大的陰影鋪在石板上,腥濕的風從街道口吹來,好像是搖曳著三盞弔喪燈的一條地下墓道。店主們對煤氣燈給他們櫥窗送來的暗淡的光明已經心滿意足了。在鋪子裡面,他們只點了一盞蓋有燈罩的油燈,把它放在帳台的一邊,以方便路人分辨出這些在白天都顯得陰森森的洞穴里擺設的東西。在一排黑洞洞的鋪面裡面,一家紙板店的櫥窗正在閃爍,從兩盞葉片形燈里射出的黃澄澄的火焰刺破了黑暗。在另外一邊,一支蠟燭插在高高的玻璃罩里,以它星星點點的燭光照亮了一隻只的假首飾盒。店鋪女主人正兩手拉著她披肩在櫃檯裡面打盹。
很多年前,在這家店鋪的對面,同樣也有一家小店,它那暗綠色門板的每一條縫隙都散發著潮濕的霉氣。在又長又窄的一塊木質招牌上,刻著“婦女雜貨店”幾個黑色的字。在店門的玻璃上用紅色字母寫著一個婦人的名字:泰蕾斯·拉甘。從店門進去,左右兩旁都是貼著藍色紙的玻璃櫥窗。
哪怕是在白天,行人的眼睛恐怕也很難分辨出那些陳列在昏暗光線裡面的商品。
一側擺著一些零星的織物,比如兩三法郎一頂筒狀褶襉的沒有羅紗的沿帽,平紋細布的衣袖和衣領,還有一些其他的手工針織品,如長短襪和背帶。每件東西都已經泛黃,悲慘地掛在鐵鉤上面。這樣,櫥窗裡面看起來好像塞滿了白色破布碎片,在透明色的夜色中顯得分外淒涼。還有幾頂嶄新的帽子閃著耀眼的白色,在櫥窗板上藍紙的映襯下,顯得異常醒目。一根金屬桿上掛著有色的短襪,給灰白顏色的輕紗和模糊的棉布加上了些許暗淡的色彩。
在另外一邊更為狹小的櫥窗裡面,分層陳列著一團團綠色毛線、縫在白卡紙上的黑色紐扣、各種尺寸顏色的盒子、帶著淡藍色的圓襯墊、綴著鋼珠的線網、一把把的毛衣針、刺繡的模型、一卷卷的飾帶等整堆整堆黯淡無光的物品,它們躺在這兒大概已經有五六年了。一切色調,在這瀰漫著腐朽霉氣和灰塵的櫥窗裡面,都化成骯髒的暗灰色。
夏天近中午的時候,強烈的陽光炙烤著街道和廣場。這時候透過玻璃櫥的女帽,能看到一位神色嚴肅、臉色蒼白的少婦的側面。在陰暗的店鋪裡面,大致顯露出她的神情。她額頭低而且乾癟,連著的是一根尖細的鼻樑,嘴唇是淡紅薄薄的兩片,下頜短小而剛勁,由一條豐腴的曲線和頸項相連。她的身體消失在陰暗裡面,只有臉部突顯出來,臉色蒼白無光,一雙睜得大大的黑眼珠鑲嵌在裡面,好像不堪忍受厚密褐發的重壓一般。她一連幾個小時棲身在女帽中間,一動不動。潮濕的金屬架已經在帽子上留下了斑斑的銹跡。
晚間點起油燈以後,可以看到店鋪裡面的內部陳設。這鋪子面積特別大,但並不是很深,在一邊有一張小小的櫃檯,在另一邊,一架螺旋形樓梯蜿蜒通向二樓。四周牆邊排列著玻璃櫥窗、貨櫃和綠紙箱。四張椅子和一張桌子算是全部的家具了,整個店顯得赤裸裸冷清清的。未拆包的貨品緊緊地擠在角落裡面,包裝紙泛著雜亂的顏色。
一般情況下,在櫃檯後面坐著兩個女人:一個是側影嚴肅的少婦,另一個是在瞌睡時還面帶微笑的老太婆。後者大概有六十歲上下,她那張肥胖的臉在燈光下顯得蒼白而溫和。一隻碩大的虎斑貓蹲在櫃檯的一角,望著她打盹。
在旁邊比較低的地方,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坐在一張椅子上看著書,時而與少婦低聲交談。他長得很瘦小孱弱,舉止有氣無力,淺黃色的頭髮毫無光澤,鬍鬚稀少,臉上布滿了褐斑,好像是一個多病而又被寵壞了的孩子。
大概十點鐘不到,老太婆醒了。他們關上店鋪門,全家都上樓去睡覺了。虎斑貓發出一連串表示滿意的聲音,緊跟在它的主人後面,每上一級樓梯,就把頭伸向欄桿磨蹭一下。
二樓的住室總共三間,樓梯直通兼作餐室的會客室。在餐室的左邊,一隻陶瓷火爐裝在牆壁凹進去的位置。對面擺了一個餐櫥,順著牆壁擺了一排椅子,一張沒有鋪檯布的圓餐桌就位於餐室中央。黑黑的廚房在鑲玻璃的板壁後面。在餐室的兩側,分別有一間臥室。
P1-3
1
在蓋內戈路盡頭,從碼頭方向走來的人們首先看見的便是新橋街。這是一條狹長而晦暗的街道,從瑪扎里納街一直延伸到塞納河路。街道最多也只有三十步長、兩步寬,地上鋪著碎裂並已鬆動的淡黃色石板,散發出濃烈的潮氣,上面用尖頂玻璃天棚蓋住,玻璃積滿了污垢,顯得黑乎乎的。
在夏天晴朗的日子裡,悶熱的陽光灼燒著街道,一條淡白色的光線,從骯髒的玻璃天棚上照射下來,在這狹小的街道里投下了可憐的影子。在天氣惡劣的冬季,尤其是霧蒙蒙的早晨,從玻璃天棚投射到粘濕的石板上的,就只是一片猥瑣而邋遢的暗影罷了。
左邊,幾間低矮陰暗的店鋪半埋在地下,好像快被壓垮了,還不時冒出一陣逼人的寒氣。舊書、玩具、紙板都有售賣。陳列的貨品都蒙上了厚厚一層灰塵,在昏暗中毫無生氣地躺著。小玻璃塊拼湊成的櫥窗,讓貨品透出奇怪的淡綠色的光。再往裡面看,在這酷似洞窟的店鋪裡面,有些奇形怪狀的陰影在蠕動。
右邊,一堵牆沿街而砌。對面的店主把狹長的貨架靠牆堆放著,那些大概二十年來一直被丟棄在這裡的不知名的貨品,被一溜排開放在貨架細長狹小的木板上,木板都漆上了異常難看的褐色。一個專賣假首飾的女店主獨占了一個貨架,貨架上面擺著一個桃心木製的小盒子,盒子上鋪著一層精緻的藍色絲絨,她精心地在裡面擺上一些價值只有十五個蘇的戒指。烏黑的牆穿過玻璃天棚向上延展,粗劣的灰土覆蓋的牆面好像是患了麻風病似的,傷痕累累。
新橋街可不是散步的好去處,人們取道這裡只是為了少走彎路而已。路過這兒的都是一些忙忙碌碌的人們,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走得更快一些。在這裡面,經常可以看到繫著各種圍裙的小夥計們、帶著活計的女工們、腋下夾著大小包裹的男男女女們,還有一些老頭,他們在從玻璃頂棚外投進來的黯淡的暮色中拖著步子行走。成群的孩子們從學校出來後,也很快湧入到這裡面,木鞋在石板上踏的響聲震耳欲聾。從早到晚,石板路上終日混雜著雜亂的腳步聲,令人心煩意亂。沒有人說話,也沒有誰停下來,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情,低著頭,匆匆忙忙地趕路,不向店鋪投射一絲目光。店主們經常是以不安的神態注視著這些行人們,最難得的是有時候居然會有幾個閒人奇蹟般地停留在他們的貨架前。
入夜後,三盞煤氣燈透過笨重的方形燈罩照射著整個街道。吊在玻璃燈罩裡面的煤氣燈嘴,向玻璃罩吐出黃褐色的光斑,並將那慘白的微弱光圈散向四周。它們閃閃爍爍顫動著,好像隨時都要熄滅似的。街道上滿是陰森兇險的悽慘景象,巨大的陰影鋪在石板上,腥濕的風從街道口吹來,好像是搖曳著三盞弔喪燈的一條地下墓道。店主們對煤氣燈給他們櫥窗送來的暗淡的光明已經心滿意足了。在鋪子裡面,他們只點了一盞蓋有燈罩的油燈,把它放在帳台的一邊,以方便路人分辨出這些在白天都顯得陰森森的洞穴里擺設的東西。在一排黑洞洞的鋪面裡面,一家紙板店的櫥窗正在閃爍,從兩盞葉片形燈里射出的黃澄澄的火焰刺破了黑暗。在另外一邊,一支蠟燭插在高高的玻璃罩里,以它星星點點的燭光照亮了一隻只的假首飾盒。店鋪女主人正兩手拉著她披肩在櫃檯裡面打盹。
很多年前,在這家店鋪的對面,同樣也有一家小店,它那暗綠色門板的每一條縫隙都散發著潮濕的霉氣。在又長又窄的一塊木質招牌上,刻著“婦女雜貨店”幾個黑色的字。在店門的玻璃上用紅色字母寫著一個婦人的名字:泰蕾斯·拉甘。從店門進去,左右兩旁都是貼著藍色紙的玻璃櫥窗。
哪怕是在白天,行人的眼睛恐怕也很難分辨出那些陳列在昏暗光線裡面的商品。
一側擺著一些零星的織物,比如兩三法郎一頂筒狀褶襉的沒有羅紗的沿帽,平紋細布的衣袖和衣領,還有一些其他的手工針織品,如長短襪和背帶。每件東西都已經泛黃,悲慘地掛在鐵鉤上面。這樣,櫥窗裡面看起來好像塞滿了白色破布碎片,在透明色的夜色中顯得分外淒涼。還有幾頂嶄新的帽子閃著耀眼的白色,在櫥窗板上藍紙的映襯下,顯得異常醒目。一根金屬桿上掛著有色的短襪,給灰白顏色的輕紗和模糊的棉布加上了些許暗淡的色彩。
在另外一邊更為狹小的櫥窗裡面,分層陳列著一團團綠色毛線、縫在白卡紙上的黑色紐扣、各種尺寸顏色的盒子、帶著淡藍色的圓襯墊、綴著鋼珠的線網、一把把的毛衣針、刺繡的模型、一卷卷的飾帶等整堆整堆黯淡無光的物品,它們躺在這兒大概已經有五六年了。一切色調,在這瀰漫著腐朽霉氣和灰塵的櫥窗裡面,都化成骯髒的暗灰色。
夏天近中午的時候,強烈的陽光炙烤著街道和廣場。這時候透過玻璃櫥的女帽,能看到一位神色嚴肅、臉色蒼白的少婦的側面。在陰暗的店鋪裡面,大致顯露出她的神情。她額頭低而且乾癟,連著的是一根尖細的鼻樑,嘴唇是淡紅薄薄的兩片,下頜短小而剛勁,由一條豐腴的曲線和頸項相連。她的身體消失在陰暗裡面,只有臉部突顯出來,臉色蒼白無光,一雙睜得大大的黑眼珠鑲嵌在裡面,好像不堪忍受厚密褐發的重壓一般。她一連幾個小時棲身在女帽中間,一動不動。潮濕的金屬架已經在帽子上留下了斑斑的銹跡。
晚間點起油燈以後,可以看到店鋪裡面的內部陳設。這鋪子面積特別大,但並不是很深,在一邊有一張小小的櫃檯,在另一邊,一架螺旋形樓梯蜿蜒通向二樓。四周牆邊排列著玻璃櫥窗、貨櫃和綠紙箱。四張椅子和一張桌子算是全部的家具了,整個店顯得赤裸裸冷清清的。未拆包的貨品緊緊地擠在角落裡面,包裝紙泛著雜亂的顏色。
一般情況下,在櫃檯後面坐著兩個女人:一個是側影嚴肅的少婦,另一個是在瞌睡時還面帶微笑的老太婆。後者大概有六十歲上下,她那張肥胖的臉在燈光下顯得蒼白而溫和。一隻碩大的虎斑貓蹲在櫃檯的一角,望著她打盹。
在旁邊比較低的地方,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坐在一張椅子上看著書,時而與少婦低聲交談。他長得很瘦小孱弱,舉止有氣無力,淺黃色的頭髮毫無光澤,鬍鬚稀少,臉上布滿了褐斑,好像是一個多病而又被寵壞了的孩子。
大概十點鐘不到,老太婆醒了。他們關上店鋪門,全家都上樓去睡覺了。虎斑貓發出一連串表示滿意的聲音,緊跟在它的主人後面,每上一級樓梯,就把頭伸向欄桿磨蹭一下。
二樓的住室總共三間,樓梯直通兼作餐室的會客室。在餐室的左邊,一隻陶瓷火爐裝在牆壁凹進去的位置。對面擺了一個餐櫥,順著牆壁擺了一排椅子,一張沒有鋪檯布的圓餐桌就位於餐室中央。黑黑的廚房在鑲玻璃的板壁後面。在餐室的兩側,分別有一間臥室。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