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村(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星村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鎮,位於鮜門鎮西北部,距鎮政府 3.5 千米。與埔嶺村相鄰。始建於 1978 年,因在原紅星林場建村而得名。在此定居。村莊坐落於上竹坑洞谷地,西、北部為綿延丘陵山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星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鎮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經濟發展,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1978 年,屬海豐縣鮜門人民公社;1984 年,屬鮜門區公所;1987 年,屬鮜門鎮紅源行政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鮜門鎮紅源行政村;2011 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人口民族

村民主要有林姓,清代由福建遷至廣東陸豐縣潭西鎮深港村;1978 年,從潭西鎮深港村遷至此地。村民均為漢族潮汕民系,通用方言為閩南話,俗稱福佬話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21 戶,戶籍人口 113 人,其中男性 49 人,女性 64 人;80 歲以上 5 人,最年長者 91 歲(男);實際在村人口 47 人。

經濟發展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兼種植生態林、果樹。改革開放後,村民大部分外出務工、經商,小部分在家務農。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經商收入。特色農產品有芒果、龍眼。
國道 G324 線經過該村。1988 年通電,2005 年通電話,2009 年通自來水,2011年通網際網路。至 2020 年末,尚未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

歷史文化

傳統民居現存 5 座,均建於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
紅星村一年主要過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六個節日。其中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五前後,村民們就忙於購置年貨,蒸甜粿、發粿。除夕當天,村民們貼春聯、年畫和掛曆,殺雞做粿,祭拜祖先,晚上全家人吃團圓飯。除夕晚上 11 點至正月初一早上,村民們在自家門前放鞭炮,稱為開門炮,接著有舞獅班、唱曲班上門拜年。正月初一早上村民們會先吃甜圓,後“食菜”,主要是吃鹹菜、芹菜、金針菜、冬粉、紅棗等。正月初二至初四,村民們會帶紅柑、餅乾、糖果等禮物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各家也會置辦酒席迎接客人。正月初七,按照當地習俗,村民們還要吃“七樣菜”。正月鬧元宵,是當地傳統習俗,俗話說:“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等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正月十三晚,村民們會互相請吃菜茶,一個人起碼要吃兩碗,稱為“吃夠雙”。
每逢清明,村民們會蒸“發包仔”,備好牲儀酒禮、冥幣香燭等祭品,約齊族人一同掃祖墓。冬至,當地村民稱之為“冬節”。當天早上,村民們吃“冬節蛤”和冬節丸,其中吃了冬節丸寓意著今年長大一歲。以前,有耕牛的農戶還會用菜葉包著冬節丸餵給牛吃。此外,冬至還有糊冬的習俗,就是將冬節丸糊在門檻、谷篾等處,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