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寶苗族彝族鄉
- 行政區劃代碼:510422207000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
- 地理位置:鹽邊縣西北部
- 面積:326.34 km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張家坪子
- 電話區號:0812
- 郵政區碼:617104
- 車牌代碼:川D
- 人口:5437人(2019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體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1953年,設紅寶鄉。
1972年,鄉改公社。
1984年,改紅寶苗族鄉。
2005年,與擇木龍彝族鄉合併為紅寶苗族彝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轄乾坪子、核桃警、廣東灣、謎塘、長草坪、中槽、螞蝗管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紅寶苗族彝族鄉下轄5個行政村:謎塘村、乾坪子村、廣東灣村、核桃箐村和擇木龍村,鄉人民政府駐張家坪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紅寶苗族彝族鄉
地形地貌
紅寶苗族彝族鄉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穿洞子位於柏林山,海拔4195.50米;最低點位於擇木龍山谷,海拔1700米。
氣候
紅寶苗族彝族鄉多年平均氣溫17.4℃。生長期年平均216天,無霜期年平均2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000—2000毫米。
水文
紅寶苗族彝族鄉境內河道屬雅碧江流域,大槽河、冷水河、藤橋河由北向南匯集至柏枝處注入二灘水電站庫區。境內河道總長20千米。
自然災害
紅寶苗族彝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寒潮、大風、冰雹、洪澇、乾旱等。最嚴重的一次大風災害發生在1998年8月,造成1500畝玉米倒塌,直接經濟損失90萬元。
自然資源
紅寶苗族彝族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重晶石、褐鐵、矽石、沙石、石灰石、煤等。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6%,植物種類繁多,植被垂直帶狀分布明顯,海拔2600米以下為雲南松和棟類混交林,海拔2400-3400米多為常綠落葉闊葉林、高山株類和爬地松、竹,海拔3400米以上多為草甸和裸岩。青山、大火山、柏林山三大片區原始森林,長草坪青山萬畝天然草場,長逾千餘米,寬約500米。林中野生動物繁多,獼猴、黑熊、野豬、小熊貓、豹、香獐、鹿子、岩羊,水獺、野牛、雪豬、四川山鷓鴣、豹、羚、狐、穿山甲、白寒雞、羌活魚等珍貴野生動物棲息於此。山中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有三七、天麻、杜仲等珍貴中藥材,素有“中藥材天然寶庫”之稱;境內有耕地面積1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3萬畝,林地面積3.7萬畝。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5155人。總人口中,男性2680人,占52%;女性2475人,占48%;14歲以下876人,占17%;15~64歲2732人,占53%;65歲以上1547人,占30%。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2799人,占54.3%;另有彝族、傈僳族、白族、納西族4個少數民族,共1609人,占31.2%。2011年,人口出生率13.8‰,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人。
截至2018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戶籍人口5236人。
截至2019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戶籍人口543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紅寶苗族彝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5306元。
農業
2011年,紅寶苗族彝族鄉農業總產值3300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業增加值占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40%。
紅寶苗族彝族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800噸,其中水稻164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烤菸、藥材等。2011年,桑園面積100畝,產繭1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00畝,產量27.1噸,其中芝麻1.5噸;蔬菜種植面積900畝,產量700噸。
截至2011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累計造林4萬畝,其中防護林1萬畝,經濟林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0萬株,林木覆蓋率80%。
紅寶苗族彝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6800頭,年末存欄6200頭;羊飼養量2.5萬隻,年末存欄2.2萬隻;牛飼養量1800頭,年末存欄1500頭;家禽飼養量2.2萬羽,上市家禽2.1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771.3噸,其中豬肉429噸,牛肉58.8噸,羊肉240噸;禽蛋19.1噸;畜牧業總產值1800萬元。紅寶苗族彝族鄉乾果種植面積2.3萬畝,產量300噸漁業以養殖細甲魚為主。2011年,漁業總產值12萬元;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核桃、花椒。
工業
2011年,紅寶苗族彝族鄉有工業企業4家,工業總產值902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51萬元。
交通運輸
2011年,紅寶苗族彝族鄉有縣、鄉村公路13條,境內總長153千米,其中縣級公路75千米,村級公路78千米。客運車6輛,客運總量1.27萬人次;貨運車4輛,貨運總量0.73萬噸。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有宣傳文化服務中心1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農村書社1個,藏書6000冊;村文化室7個,建築面積1190平方米;農家書屋7個,藏書1.4萬冊;文化表演隊1個,演職人員40人。文化從業人員41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1人。苗族繃鼓儀式、苗族斗斧歌被列入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1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有學校體育運動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2%。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有國小5所,在校生234人,專任教師2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紅寶苗族彝族鄉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衛生院1個;病床4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4張,固定資產總值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20人次,出院病人57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0.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4%。
社會保障
2011年,紅寶苗族彝族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9戶,人數519人,支出43.6萬元,比上年增長7.6%,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長27.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8人,支出29.7萬元,比上年增長23.6%;農村醫療救助1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人次,共支出6.8萬元,比上年增長19.2%;農村臨時救濟3781人次,支出9萬元,比上年增長17.7%。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84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753畝,直接經濟損失86萬元,救災支出1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7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900人,參保率95.2%。
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紅寶苗族彝族鄉地名因境內多山、多石,且呈紅色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