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壤質量演變與調控

紅壤質量演變與調控

《紅壤質量演變與調控》是200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書是在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實驗站進行了多年的野外和實驗室系列實驗的基礎上,結合紅壤地區大量的科學研究積累編寫而成的。全書共分9章,在概述了紅壤地區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狀況、紅壤質量現狀及演變的基礎上,緊密圍繞紅壤侵蝕、酸化和養分不均衡化3個主要問題,從演變過程、演變機制到調控對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提出了高質量紅壤的定向培育與農業持續利用對策,分析了紅壤質量演變的前景、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措施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全書兼具理論性、資料性和實踐性。

本書可供從事土壤學、農業生態學、環境科學及農學的研究、教學和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供各級政府的農業部門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紅壤質量演變與調控
  • ISBN:9787030221131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裝幀:精裝
圖書信息,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何園球 等編著
出版時間:2008-9-1
版 次:1頁 數:375字 數:490000印刷時間:2008-9-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紅壤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社會經濟狀況
一、紅壤地區自然資源概述
二、紅壤地區自然資源特點與潛力
三、紅壤地區農業發展現狀與問題
第二節 紅壤質量現狀、演變與發展趨勢
一、紅壤質量現狀
二、紅壤質量演變
三、紅壤肥力質量演變的主要趨勢
第三節 紅壤質量評價
一、紅壤樣品採集與分析
二、紅壤肥力質量評價(以贛東北6縣市區為例)
三、紅壤環境和健康質量評價(以鷹潭市為例)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紅壤侵蝕示蹤研究與紅壤質量
第一節 紅壤侵蝕作用137Cs示蹤的理論基礎
一、概述
二、137Cs的來源及物質循環
三、137Cs示蹤技術的理論基礎及其優點
四、137Cs示蹤技術套用中的問題與實踐
第二節 紅壤區¨137Cs基準值及空間變異性
一、研究區域概況與樣品採集
二、137Cs基準點的選擇
三、137Cs基準值在不同空間尺度下的變異
第三節 137Cs在紅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徵
一、非耕作土壤的137Cs剖面分布
二、耕作土壤的137Cs剖面分布
第四節 紅壤侵蝕動態與紅壤環境質量
一、紅壤侵蝕與區域生態
二、紅壤侵蝕與洪澇災害
三、土壤侵蝕退化導致土地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四、土壤侵蝕退化導致的其他非原位環境後果
第五節 紅壤侵蝕預測與定量模型
一、紅壤侵蝕估算模型
二、137Cs法及其他土壤指標在侵蝕示蹤中的聯合套用
三、其他放射性核素侵蝕示蹤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紅壤侵蝕與結構變化的相互作用機理與調控
第一節 侵蝕退化紅壤的結構特徵
一、紅壤侵蝕退化類型與分布
二、幾個典型紅壤的結構狀況
三、侵蝕紅壤結構及其理化性質
第二節 紅壤結構對侵蝕的影響
一、土壤及團聚體的濺蝕特點
二、紅壤細溝侵蝕及其影響因素
三、侵蝕過程中團聚體破壞
四、表土結皮形態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五、表土結構變化對坡面降雨徑流與侵蝕產沙的影響
第三節 侵蝕紅壤的水分運動特徵與結構關係
一、不同侵蝕退化紅壤的水分人滲特徵和持水性能的變化
二、不同大小土壤結構體內的水分特性
三、紅壤結構變化對水分運動的影響
四、紅壤結構特徵與土壤孔性對土壤持水性能的影響
第四節 紅壤可蝕性K值
一、土壤可蝕性研究回顧
二、典型紅壤可蝕性K值研究
三、樣區土壤可蝕性空間分布與變異研究
第五節 紅壤侵蝕與肥力質量
一、紅壤侵蝕與土壤物理性質
二、侵蝕土壤的養分狀況
三、侵蝕退化紅壤的肥力評價
第六節 侵蝕退化紅壤的恢復措施
一、提高紅壤抗蝕性的機理
二、生物措施是侵蝕紅壤恢復的主要途徑
三、農業結構調整是侵蝕紅壤恢復的重要方面
四、合理的農業技術措施有助於侵蝕紅壤恢復
五、結構改良劑是恢復侵蝕紅壤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紅壤酸化過程及生態環境效應
第一節 紅壤酸度特徵
一、土壤酸化的概念
二、土壤酸中和容量
三、質子的去向
第二節 紅壤酸化過程的動力學
一、質子反應動力學
二、鋁的反應動力學
三、K+吸附反應動力學特徵
四、Ca吸附反應動力學
五、Ca的解吸動力學
六、Cd的解吸動力學
七、腐殖酸對紅壤中有效態鎘、鉛釋放動力學的影響
第三節 紅壤酸化與紅壤環境質量
一、土壤酸化和元素淋失特徵
二、土壤酸化對陽離子遷移的影響
三、酸雨淋溶對土層酸度的影響
四、腐殖酸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環境質量影響
五、酸性條件下紅壤中鋁的活化及環境意義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紅壤肥力退化過程與機理
第一節 紅壤肥力的時空演變規律
一、第四紀紅黏土紅壤丘陵區土壤肥力的時空演變
二、花崗岩紅壤區土壤肥力的時空演變
第二節 紅壤肥力質量的演變過程
一、瘠薄紅壤旱地肥力質量的演變
二、紅壤水稻土肥力演變
三、紅壤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的演變
第三節 紅壤肥力質量演變的關鍵機制
一、農林複合系統中土壤有機碳氮的積累過程
二、農林複合系統中紅壤養分的地表徑流過程
三、旱地紅壤養分的淋溶過程
四、複合農林系統中紅壤養分的競爭過程
五、複合農林系統中光合生理生態過程
第四節 紅壤肥力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
一、土壤物理學肥力演化的評價
二、紅壤化學肥力演化的評價
三、紅壤生物學肥力演化的評價
四、紅壤綜合肥力的評價
第五節 紅壤肥力質量演變的模擬模型
一、農田生態系統養分循環平衡與紅壤養分含量的變化
二、區域紅壤碳含量變化的模型模擬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植被與管理影響紅壤肥力質量的過程與機理
第一節 植被影響紅壤肥力的過程與機理
一、不同林型對紅壤肥力質量的影響
二、不同旱作方式對土壤肥力質量的影響
三、農林間作對紅壤肥力質量的影響
四、利用方式對紅壤肥力質量的影響
第二節 耕作措施影響紅壤肥力質量的過程與機理
一、對紅壤肥力的影響
二、對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三、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四、土壤肥力因子的相關性
五、土壤肥力演變機理
第三節 長期施肥影響紅壤肥力質量的過程與機理
一、對紅壤旱地養分庫重建的影響
二、對紅壤旱地有機質重建的影響
三、對紅壤旱地物理結構重建的影響
四、對紅壤旱地養分平衡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土壤動物在紅壤生態恢復中的作用與機理
第一節 不同紅壤生態系統土壤動物群落特徵
一、蚯蚓群落特徵
二、線蟲數量特徵
三、節肢動物群落特徵
第二節 土壤動物與紅壤質量的關係及其指示意義
一、土壤動物與土壤性質的多元回歸分析
二、土壤動物與土壤質量的典型相關分析
第三節 土壤動物在紅壤質量恢復中的功能
一、土壤動物活動對有機物分解的影響研究
二、土壤動物對養分轉化及有效性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八章 高質量紅壤的定向培育與農業持續利用
第一節 高質量紅壤的基本特徵
一、物理學特徵
二、化學特徵
三、生物學特徵
第二節 高質量紅壤的定向培育理論
一、物理學原理
二、化學原理
三、生物學原理
第三節 高質量紅壤培育的主要措施
一、侵蝕退化紅壤的培育措施
二、瘦瘠紅壤的培肥措施
三、高磷紅壤的培肥措施
四、酸化紅壤的控制與修復
五、污染土壤的修復
六、紅壤水肥耦合調控技術
七、退化紅壤的種養結合調控措施
第四節 紅壤資源持續利用的原則、對策與建議
一、紅壤資源持續利用的調控原則
二、紅壤資源持續利用的巨觀對策
三、紅壤資源持續利用的巨觀建議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紅壤質量演變的研究展望
第一節 紅壤肥力質量演變研究展望
第二節 紅壤環境質量演變研究展望
第三節 紅壤健康質量演變研究展望
第四節 紅壤持續利用的綜合管理對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