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鎳礦

紅土鎳礦資源為硫化鎳礦岩體風化―淋濾―沉積形成的地表風化殼性礦床,世界上紅土鎳礦分布在赤道線南北30度以內的熱帶國家,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 我國鎳礦資源儲量中70%集中在甘肅,其次分布在新疆、雲南、吉林、四川、陝西和青海和湖北7個省,合計保有儲量占全國鎳資源總儲量的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土鎳礦
  • 來源菲律賓進口
  • 鎳礦類型硫化銅鎳礦和紅土鎳礦
  • 性質:鎳礦產
定義,開發進展原因,

定義

我國鎳礦類型主要為硫化銅鎳礦和紅土鎳礦。我國的紅土鎳礦主要從菲律賓進口。由於自1970年起日本與菲律賓開始進行合作,成立合資礦業公司開採含鎳2%以上的高品位鎳礦,運送回新日和住友商社進行冶煉,導致菲律賓的高品位鎳礦砂被日本企業壟斷,而我國只能進口鎳含量在0.9%~1.1%的低品位鎳礦砂。
紅土鎳礦
我國周邊國家有鎳礦儲量1125萬噸,只分布在少數國家,包括俄羅斯(660萬噸)、印度尼西亞(320萬噸)、菲律賓(41萬噸)、緬甸(92萬噸)和越南(12萬噸),但占世界總儲量比例較大,約占23%。其中 紅土鎳礦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緬甸。印度尼西亞鎳資源主要為基性、超基性岩體風化殼中的紅土鎳礦,分布在群島的東部,礦帶可以從中蘇拉威西追蹤到哈爾馬赫拉、奧比、瓦伊格奧群島,以及伊利安查亞的鳥頭半島的塔納梅拉地區,由於印度尼西亞超基性岩帶風化殼廣泛分布,因此其紅土型鎳鈷礦有良好的找礦前景。菲律賓也以紅土鎳為主,主要分布在諾諾克島。緬甸也有紅土型酸鎳礦,受印緬山脈超基性岩帶控制,分布在中部盆地西緣。俄羅斯的鎳資源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台西北緣諾里爾斯克硫化銅鎳礦區。越南鎳礦為銅鎳硫化物型,分布在西北部,已知有山蘿省的班福礦床,賦存在黑水河裂谷塔布蛇綠岩帶內,有探明儲量12萬噸。

開發進展原因

隨著世界90年代經濟發展,占鎳用途65%的不鏽鋼需求增長堅挺,鎳需求前5年平約每年增長4%以上,預測今後5~10年,增長率3.5%一4%,其中亞洲的鎳需求增長率將是7%。然而,世界可供近期開發的硫化鎳資源,除了加拿大的Voisey Bay鎳礦以外,幾乎寥寥無幾。全球至今約探獲7000萬噸鎳金屬量的資源。其中,硫化鎳約3000萬噸,占42%。其餘均為紅土型鎳。開發利用紅土型鎳礦的長處在於:
紅土鎳礦
第一,紅土型鎳資源豐富,全球均有4100萬噸鎳金屬量,勘查成本低。
第二,採礦成本極低。
第三,選冶工藝已經成熟。紅土型鎳礦的火法冶煉鐵鎳技術業已成熟,壓力酸浸技術亦趨成熟。該技術始於50年代,首次用於古巴Moa Bay礦,稱AMAX/PAL技術。此後,70年代澳洲QNI公司建成Yabula鎳廠,酸浸處理新喀里東尼亞、印尼及澳州昆士蘭州的紅土型鎳礦。加拿大Sherritt公司濕法處理紅土型鎳礦的技術已獲公認。
第四,紅土型鎳礦可以生產出氧化鎳、硫鎳、鐵鎳等中間產品,其中硫鎳,氧化鎳可供鎳精煉廠使用,以解決硫化鎳原料不足的問題。至於鐵鎳更是便於用於製造不鏽鋼,降低生產成本。如印尼Antam公司利用本土的紅土型鎳礦,生產鐵鎳的成本去年已降至1.4美元/磅鎳(1磅=0.453kg--編者注)年產量近1萬噸含鎳量。
第五,世界紅土型資源主要分布於近赤道地區,大部分靠近海岸,便於外運。
因此,紅土型鎳建廠的投資雖然較大,一般每磅鎳年生產能力需9~11美元,但由於上述長處,如果工藝合理,管理有素,其每磅鎳的生產成本可低於硫化鎳。以澳大利亞最大的鎳業公司西部礦業公司(WMC)為例,每磅鎳的總成本(包括投資攤銷)自1996年3.0美元降至2.0美元(2000年)。工藝成熟、管理先進的紅土型鎳礦也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特別是近幾年紅土型鎳礦壓力酸浸技術項目的詳細可行性研究報告,將鈷的價值計算在內,每磅鎳的生產成本均在1.4美元以下。因此,紅土型鎳礦開發利用的技術中心已由火法轉為濕法的酸浸金屬。
隨著近幾年澳大利亞西部三個紅土型鎳廠的投資興建,人們對於紅土型鎳礦資源的利用性能及其類型又有新的認識,現可分為兩類:一類稱為“濕型”,主要分布於近赤道地區,如新喀里東尼亞、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加勒比海地區;另一類稱為“乾型”,主要分布於距赤道較遠的南半球大陸,以西澳為代表。除西澳外,紅土型鎳礦資源在東澳亦有分布,產於東澳昆士蘭州北部及新南威爾斯州中西部,已探獲有300萬噸鎳金屬量,全澳合計達1500萬噸鎳金屬量。自1999年初起,西澳相繼有三個高壓酸浸的鎳廠開始生產,這三個廠為考斯(Cawse)、布隆(Bulong)和莫林莫林(Murrin Murrin),一期工程均基建完畢,這三個廠採用的基本工藝流程均為高壓酸浸HPAL(High PressureAcid Leach),但後半部流程有所不同。考斯鎳廠生產氧化鎳中間產品,然後再電解生產出金屬陰極鎳和硫化鈷。布隆廠的流程則不經過氫氧化鎳中間產品的過程,直接電解生產鎳和鈷金屬。莫林莫林則與古巴Moy Bay鎳廠現場流程相近,並沿用加拿大Sherritt技術,先生產混合的硫化鎳/鈷中間產品,而後電解精煉生產出金屬鎳和鑽。
世界上又有一批新的紅土型鎳礦PAL鎳廠的興建和擴建項目開始著手進行
發展趨勢十分明顯,可以歸納為:
(1)由於硫化鎳可供開發資源的明顯減少,世界未來十年鎳產量的增加將主要來源於紅土型鎳礦資源的開發,而紅土型鎳礦資源開發中,PAL技術發展趨勢大於鐵鎳技術;
(2)PAL濕法技術與紅土型鎳礦的火法冶煉廠的投資成本大體相當,即年生產能力每磅鎳8~12美元。但是,PAL技術的鎳廠在下一輪興建或擴建項目中,其基建投資將會明顯下降;
(3)PAL流程的生產成本在一般情況下低於鐵鎳流程,加上PAL方法耗能明顯低於鐵鎳流程。因此,在經濟上,PAL技術方法將顯示出其優越性;
(4)由於“濕型”紅土礦資源具有品位較高、粘土少,易於處理的優點,與“乾型”紅土礦資源相比,“濕型”資源的開發項目更具有開發利用的優勢。
(5)紅土型鎳礦的PAL技術可在現場生產出中間產品:氫氧化鎳或硫鎳,由此可以提供現有鎳精煉廠的擴產或解決供料不足的問題,這是目前西方許多鎳公司所採取的經營方向。這個經營思路值得我國借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