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喉山鷓鴣

紅喉山鷓鴣

紅喉山鷓鴣(學名:Arborophila rufogularis)體長18-28厘米,體重220-340克;雌鳥體長25-30厘米,體重202-300克。額深灰色,寬而長的眉紋灰白色,一直延伸到頸側,並雜有黑色斑點。眼周裸出的皮膚鮮紅色。頦和上喉黑色,下喉棕紅色。胸灰色。上體純橄欖褐色,背部沒有任何斑紋,但腰上有三角形黑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腿、腳紅色。

喜歡棲居在海拔1200-2500米的常綠闊葉林,叫聲為清晰響亮的單調哨音,主要以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葉、根、芽、漿果和種子為食,也吃甲蟲白蟻蠐螬等昆蟲。分布範圍在印度北部至中國西南部和東南亞。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身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紅喉山鷓鴣前額深灰色,頭頂橄欖褐色而具黑色斑紋,眉淡灰白色,寬而且長,往後一直延伸到頸側並雜有黑色斑點;兩頰白色而沾棕,並綴有黑斑;耳羽暗褐色,後頸和頸側棕色,具粗的黑色斑點;背橄欖褐色,微沾栗色光澤,但不具任何斑紋;腰、尾上覆羽和背同色,但具三角形黑斑;尾橄欖褐色,具黑色細斑,翅上覆羽和三級覆羽大多橄欖棕色,具大型黑斑,羽基和羽端有栗色;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黑褐色,初級飛羽端斑綴有栗色,次級飛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外翈滿被以黑色蟲蠹狀斑和寬的栗色羽緣,到羽端逐漸轉為棕色。頦和上喉棕色,密被大的黑色斑點,幾乎使頦和上喉變為黑色;下喉棕紅色,有短的白色顎紋;胸灰色,兩脅亦為灰色,但綴有栗色斑和白色水滴狀羽乾紋;腹灰白色,至肛周幾純白色;尾下覆羽橄欖褐色,具栗色羽緣和黑色次端斑及白色端斑。
虹膜褐色,眼周裸露皮膚紅色,嘴黑色,腳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340g,♀202-300g;體長♂257-280mm,♀250-296mm;嘴峰♂16.7-1907mm,♀15.9-17.8mm;翅♂139-147mm,♀127-146mm;尾♂60mm,♀48-59mm;跗蹠♂38.7-44.3mm,♀36.5-46mm。(註:♂雄性;♀雌性)

棲身環境

紅喉山鷓鴣棲息於低山丘陵和海拔30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林中、針葉林以及林緣灌叢和高草叢中,尤以喜歡林下植被豐富的溪谷與河流兩岸的常綠闊葉林。

生活習性

紅喉山鷓鴣是留鳥。喜歡集群,常組成4-12隻的小群活動。性情比較大膽,不甚怕人,一般多在林下灌叢和草叢中活動。善於在地上迅速奔跑,多在林下灌叢中潛行,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時才起飛。
叫聲為清晰響亮的單調哨音,發展成一連串的雙音節的hu-hu, hu-hu……哨音,逐漸升高。對唱時配偶的叫聲為快速的kew-kew-kew……聲。
主要以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葉、根、芽、漿果和種子為食,也吃甲蟲白蟻蠐螬等昆蟲和蝸牛蛞蝓蜈蚣等各種小型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紅喉山鷓鴣分布圖紅喉山鷓鴣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7月,營巢于山腳下至海拔2500米左右中低山的常綠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巢甚簡單,多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鳥在地面低凹處刨一個小坑,內墊以草莖和草葉,有的根本無任何內墊物,有時僅放置於竹林隱蔽下的一堆竹葉上。巢周圍多有茂盛的灌叢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發現,但有時也在林下植物較稀疏的地方營巢而不甚隱蔽。每窩產卵3-6枚,通常4-5枚,最多可達8枚。卵的大小為33.4-44×26.6-33mm,平均39.2mm×29.8mm。孵化期20-21天。

亞種分化

紅喉山鷓鴣(6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Arborophila rufogularis euroa
Bangs & J. C. Phillips, 1914
2
紅喉山鷓鴣越南亞種
Arborophila rufogularis guttata
Delacour & Jabouille, 1928
3
Arborophila rufogularis intermedia
Blyth, 1855
4
Arborophila rufogularis rufogularis
Blyth, 1849
5
紅喉山鷓鴣緬甸亞種
Arborophila rufogularis tickelli
Hume, 1880
6
紅喉山鷓鴣南越郎邊高原亞種
Arborophila rufogularis vietnamenis
Robinson & Kloss, 1919

種群現狀

棲息地破壞。人類經濟活動是紅喉山鷓鴣致危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過度地砍伐森林,已嚴重破壞了它的棲息環境。因亂砍濫伐森林現象仍未得到控制。作為食物被捕獵。人為捕殺是其數量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