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蘭多夫·桑頓

約翰·蘭多夫·桑頓

約翰·蘭多夫·桑頓,約翰·桑頓之子。哈佛大學歷史系學生,曾獲得Le Baron Russell Briggs文學獎,並師從Amy Hempel和Bret Anthony Johnston研習文學寫作。他還是2012年美國大學常青藤聯賽冠軍、 ITA學院賽全明星提名、 ITF網球巡迴賽以及ATP世界網球巡迴賽參賽選手。2013年,22歲的約翰·蘭多夫·桑頓在中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美麗的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崢嶸
  • 外文名:John Randolph Thornton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倫敦
  • 職業:學生、作家
  •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 代表作品:《美麗的國家》
人物簡介,主要成就,社會活動,訪問天津南開中學,訪問上外附中,媒體熱議,名人評論,

人物簡介

約翰·蘭多夫·桑頓,現年22歲,目前就讀於哈佛大學歷史系。曾獲得Le Baron Russell Briggs文學獎,並師從Amy Hempel和Bret Anthony Johnston研習文學寫作。他還是2012年美國大學常青藤聯賽冠軍、 ITA學院賽全明星提名、 ITF網球巡迴賽以及ATP世界網球巡迴賽參賽選手。7年前,14歲的桑頓和身為銀行家的父親商量去中國遊學一年,但他最終一人來到中國。 7年後,約翰·蘭多夫·桑頓將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這段中國經歷寫成了《美麗的國家》一書。

主要成就

2012年 LeBaron Russel Briggs小說獎及藝術進步獎學金
2012年 美國大學常青藤聯賽冠軍
2013年 出版首部長篇小說《美麗的國家》

社會活動

訪問天津南開中學

哈佛學子與我校國際班同學互動交流
5月17日上午,哈佛大學大三學子約翰·蘭多夫·桑頓(John Randolph Thornton)應我校國際部之邀來訪南開中學,並與高一國際班同學舉行座談會,進行親切交談。
John首先進行了自我介紹,他1991年生於英國倫敦,12歲移居美國,14歲赴北京生活一年,學習漢語,並與北京網球少年隊共同訓練,現在就讀於世界頂尖大學——哈佛大學歷史系。
John不僅經歷豐富,而且酷愛文學,他介紹說自己曾獲得過Le Baron Russell Briggs小說獎,並出版了長篇小說《BEAUTIFUL COUNTRY(美麗的國家)》來描述自己在中國生活的一年並獻給美麗的中國。John將他寫的書送給了在場的老師與國際班的同學。
國際班的同學們對這位哈佛學子的人生經歷以及求學生涯十分感興趣,紛紛向John提出有關中美差異、巨觀歷史、哈佛生活、高中學習以及學習與活動平衡的問題。John也十分樂意為同學們講述他的經驗和觀點,John表示是寫作與網球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也希望在場每一位同學都能找到自己內心的熱愛並為之奮鬥。同時,John也勉勵每一位同學能夠“Be a complete man”(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學好每一個學科的知識,並將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統籌兼顧,全面發展。
合影合影
最後,同學們與哈佛學子合影、簽名留念,在愉快中結束了會談。這次活動不僅提升了南開中學的國際化程度,也讓同學們有機會開闊視野,與世界頂級大學的學子交流接觸,從而更有動力為未來而努力。

訪問上外附中

PART ONE美麗的國家
2013年5月23日來自哈佛大學大三學生John Randolph Thornton帶著他寫的書《美麗的國家》來到我校,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講座。
他的作品如同他的為人一般,是暖人入心的,充滿著探索與希望。
書的名字簡簡單單:“美麗的國家”。將其對中國這個蓬勃著的國家的感情發揮得淋漓盡致。有同學問John為何給文章起這樣一個簡短的名字時,他的回答很不假思索:“當時我並沒有為名字而顧慮,我想用這樣一個簡潔明了的詞就足以了。China is a beautiful country。”這就是John對中國的印象——這個洋溢著至美的樂土。
他的作品講述了一位與自己經歷相似的少年赴北京打網球期間發生的點點滴滴。在書中刻畫了一位經歷坎坷的中國少年博偉,雷厲風行嚴格的反面人物蔣女士。在講壇中,他論述了其創作靈感,即14歲時來到中國的網球練習。當我們問到網球老師是否真的如此苛刻時,他笑了笑說:“我只不過希望文中有一個反面人物而已。其實我們的老師真的很好。”書中的起起落落充滿情趣而又不缺乏幽默感。漢語老師、天津美味的包子、博偉的開除與練習,每一項生活的細節都牽動著讀者的心。作為獲得le Baron Russell Briggs小說獎的新作家,他的首部長篇小說充滿著清新與活力,讓讀者沉浸在其中。
14歲的中國行,讓他獲益匪淺。在講座中,他時時提到網球給予他的人生哲理,與做人原則。他在網球訓練中學到了很多,網球在他眼中,已不再是單純的體育或是比賽,它是社會上的一種競爭,是他的生活。
再次翻開這本書時,我不禁想到了John在講座中說的一句話:Actually, the aim of writing the book is, umm, I just want the world to be positive. But unfortunately, it can’t.這似乎就是是上帝給予的世界,如同書中的一般“真正重要的是,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同時失去了,還有我的那部分使命感。”世界不是完美的,這也許是John希望告訴我們的。
PART TWO 豐富的興趣
在講座中,我們也問了不少有關寫作與打網球對他的影響。
對於寫作,他希望將它視為一項工作。當我問他:你以後希望從事什麼工作時,他毫不猶豫的回答了作家。看來他已經準備成為一個職業作家。“我認為寫作是很有趣的,我在哈佛也選修了這門學科。我的老師是十分優秀的作家,我真希望和他們一樣。”他飽有興致地講述著他的未來,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與嚮往,而成為作家這一目標,在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中就紮下了根。
在會談上,我又問道:你認為寫作還是打網球對你更重要?他毅然說了寫作,而對網球有著什麼樣的目標呢?他回答:我小時候十分希望成為職業打球的選手,而這一希望現在也只是兒時的夢想了。John現在是半職業型選手,兒時的夢想對他而言是快樂的回憶。他現在還在堅持著,堅持心中的夢,希望它可以在現實中實現。
PART THREE 他的愛好所給予的
寫作和打網球是他的興趣,也許就是這樣的興趣,他才會被哈佛所錄取。我們都知道,哈佛這所高等學府是十分著名的,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優秀學生想進入著所大學,那究竟是什麼讓John再諸多傑出的學生中脫穎而處的呢?在座談之後,他和我們又聊了很多。或許就是我所堅持的興趣愛好吧,他向我們解釋道。其實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特長,試著去完善它,它可以使你從人群中閃耀,它更會使你變得非同一般。我想他們看中的可能就是這一點,你要向他們展現出你的這種堅持的精神,你不一定要是最優秀的,但你必須是最努力的。有了這種品質,他們一定很樂於培養你。相信我,只要你跟著自己的路堅持走下去,你一定會成功的。
PART FOUR 總結
他的首部長篇小說《美麗的國家》,他為什麼要選擇中國來寫,又為什麼要賦予小說這個獨特的題目。他的興趣,他的夢想以及實現,還有他的愛好所給予他的獨一無二的特質。我們的採訪圍繞著這三方面而展開,層層遞進。除了這幾點,採訪之中我們還談到了壓力這個問題。“壓力,自然是有一些的,但就要看你如何去處理它了。”John這么說到。適當的壓力更能成為動力。再談及哈佛校園氣氛時,他說,根本沒有我們想像當中那么劍拔弩張,就是那種很輕鬆的,很溫馨的感覺。大家都在學習,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的事業,這樣的感覺很好很好。
我們的附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與上外附中學生合影與上外附中學生合影

媒體熱議

光明日報——約翰·蘭多夫:“我們年輕一代肩負重任”
歐巴馬曾將年輕一代稱為中美之間“最好的大使”。目前就讀於哈佛大學歷史系的約翰·蘭多夫,一位21歲的美國青年,就稱得上是這樣一位中美青年人文交流的使者。
7年前,14歲的約翰·蘭多夫被他的父親、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董事局主席約翰·桑頓送到中國遊學一年;7年後,約翰·蘭多夫將這段中國經歷寫成了《美麗的國家》一書。日前,這本書選擇在國內進行全球首發。記者採訪了這位對發展中美關係充滿使命感的年輕人。
記者:你為什麼要寫這本書?經歷了怎樣的寫作過程?
答:我從小就非常喜歡閱讀和寫作。所以在我第一次到中國時,就不由自主地開始記錄自己的經歷。回美國後,我意識到當時記錄下來的內容都很有價值,完全可以創作出一部非虛構小說。我正式開始動筆,是在17歲讀高中三年級時,三年級畢業時完成了初稿。之後經歷了不斷的修改、調整甚至重寫,直到我20歲時才完成定稿。
中國對我的成長有很大影響,所以我想寫一部書,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是一個多么神奇的國家。這也是我和家人商議將《美麗的國家》一書首發選在中國的原因。
記者:《美麗的國家》這個書名是從何而來?
答:“美麗的國家”是我在中國最好的朋友博偉對美國的評價。我來到中國,看到中國也是美麗而神奇的國家。因為我曾親眼見證了中國發展的奇蹟。2004年我來中國時,奧運建築和盤古廣場都還在圖紙上,然而當我2008年夏天再回到北京時,那裡已經聳立起一座座規劃有序的,高大精美的城市新地標。我至今還記得首都T3航站樓的設計者、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諾曼福斯特爵士,在向那些出席奧運開幕式的外國嘉賓訴說“中國人在3年裡完成英國人12年也完不成的工程”時的表情。
記者:書中更多記述的是你在北京青少年網球隊的訓練生活,這段經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
答: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來自社會基層的網球少年身上的職業素養、成熟穩重和進取心。他們對自己熱愛的運動非常專注,帶給我很多啟發。我認為任何一個社會,只要有如此努力奮進的年輕一代,必然會有光明美好的未來。
網球讓我享受到了成長,體悟了人生。它讓我學會了拼搏和自律,如何推動自己去做得比預想的更好;同時它也教會我如何接受失敗並從失敗中得到啟發,做得更好。
記者:你對自己的這本處女作如何評價?希望讀者從中得到什麼?
答:我的書源自我在中國打網球的一段經歷,源自我和博偉以及一群同齡人相知相識相互了解的過程,源自那段共同成長中的難忘記憶和珍貴友情。我的想法是,通過一個美國青年的視角,去觀察一個總在發展和變化的美麗中國,也希望中國讀者能夠藉此了解美國年輕一代的生活和想法。
我父親十年前就堅信,中美關係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關係,我的中國經歷使我更加堅信這一點。為了推進這一關係,我們年輕一代肩負重任——彼此需要加強交流對話,對彼此的文化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想這可能是我所崇敬的父親七年前送我來中國遊學的深層次考慮。對此,我一直試圖努力實踐。這本書應該是一個成果。我希望這本書能促進這種相互了解,即便只是微小的促進也好。
記者:你的父親母親對你的成長有哪些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你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答:在我認識的人中,我的父母是最為勤奮的一種人。他們對我的人生有著深刻的影響,需要時總是為我提供意見,支持我的決定。我父親一直強調,在做選擇時最重要的三件事是:責任心、勇氣和同理心。責任心就是要努力;勇氣則是要誠實,始終講真話;而我父親在事業上的成功,也讓我深刻理解同理心原則——就是多站到別人的立場上看問題和理解別人的感受,這樣更容易形成共識。
我的中國經歷讓我開始見識到世界的另外一部分,那是我過去幾乎毫無了解的一部分。我認為一個人若能結識更多人,遊歷更多地方,那么他對世界的認識就會越來越細緻。所以我很感激那段經歷。
對於那些前往美國留學的學生,我的建議是勇敢一點,要敢於冒險,敢於嘗試,多結識新朋友,多去經歷些有意思的事情。
記者:現在中國人都在談中國夢,能談談你的夢想是什麼嗎?
答:我的夢想是成為我這一代人中最成功、最廣受尊敬的作家,不僅在美國,希望在中國也是!《美麗的國家》出版後,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短篇故事創作上,正在寫第二部小說。
光明日報版面光明日報版面

名人評論

蔣方舟談桑頓
他像《皇帝新裝》中的小孩
當天,青年作家蔣方舟作為中國同齡人代表來到《美麗的國家》首發式上,與約翰·蘭多夫·桑頓一起談文學創作的話題。在蔣方舟看來,桑頓就像安徒生童話《皇帝新裝》中的那個小孩,“我看他書中的一些內容,對中國的看法都是特別真實的,捅破了中國人想說卻不可以說的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