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貝姆

約瑟夫·貝姆

約瑟夫·貝姆(1795年--1850年)波蘭愛國將領。波蘭議會王國炮兵司令,一生極度仇視俄國,在1830年華沙起義和1848年維也納革命,匈牙利革命中極其活躍,被喻為天才的將領。失敗後避居奧斯曼帝國。

基本介紹

  • 本名:約瑟夫·貝姆
  • 別稱:天才的將領
  • 出生時間:1795年
  • 去世時間:1850年
  • 參加:華沙起義,維也納革命
  • 職務:波蘭議會王國炮兵司令
概述,華沙起義,遊蕩西歐,維也納起義,匈牙利革命,阿穆臘特帕夏,

概述

早年生涯
在拿破崙的勝利和宣言喚起復興波蘭的信心的時代,貝姆進入華沙的陸軍幼年學校,並在佩勒蒂埃將軍領導的炮兵學校受軍事教育。他在炮兵學校畢業後,被任命為騎炮兵中尉,在1812年戰局中,他在達武麥克唐納部下當騎炮兵中尉;他因參加但澤保衛戰而獲得榮譽軍團十字勳章,這個要塞失陷後,他回到了波蘭。因為沙皇亞歷山大假充波蘭民族的熱烈的同情者,改編了波蘭軍隊,貝姆於1815年加入波蘭王國軍隊當炮兵軍官;但是不久因同一個上級軍官決鬥而被免職。後來他又被任命為華沙炮兵學校軍事學教員,並被提升為上尉。他使康格里弗火箭在波蘭軍隊中得到使用,並把這方面的經驗寫成一本書,這本書最初用法文出版,後來譯成德文。他容易激怒,不願服從,從1820年到1825年曾幾次被交付軍事法庭,被判處徒刑,釋放後,重又入獄,最後被押送到波蘭的一個偏僻的村莊科茨克,在警察的嚴密監督下虛度歲月。在亞歷山大死後,彼得堡的起義使康斯坦丁對他無暇顧及時,他才脫離了波蘭軍隊。貝姆離開俄屬波蘭後到了列姆堡,在一家大釀酒廠當經理,並且寫了一本關於酒精蒸餾法的書。

華沙起義

當1830年華沙爆發起義時,他參加了起義,幾個月後他被提升為炮兵少校;1831年5月他參加沃斯特羅侖卡會戰,他在同占優勢的俄國炮隊作戰中表現出非凡的作戰藝術和堅毅精神。當波蘭軍隊對俄軍的攻擊最後被擊退,俄軍渡過那累夫河時,他勇敢地率領他的全部炮兵向前推進,以掩護波軍撤退。在這以後,貝姆升為上校,不久又升為將軍,並且被任命為波蘭炮兵司令。當俄軍強攻華沙時,他作戰是很勇敢的,但作為一個指揮官,卻犯了錯誤,沒有發揮他的40門炮的作用,使俄軍占領了主要防禦地點沃利亞。華沙淪陷後,他帶領殘餘部隊退到普魯士,他說服兵士不向普軍繳械,結果引起了當時稱為菲紹會戰的一次無謂的流血衝突。後來,他離開軍隊,在德國組織了波蘭流亡者救濟委員會,以後他就到了巴黎。

遊蕩西歐

他那異乎尋常的性格——愛好勞動和喜愛精密科學同強烈的事業心結合在一起——促使他心甘情願地去乾冒險的事,而一旦遭受挫折就給他的敵人以可乘之機。例如,1833年他獨自負責為唐·彼得魯招募波蘭軍團,但是沒有成功,當時有人指責他背叛;當他去布爾日招募波蘭人加入他的軍團時,有一個對他失望的同胞向他開槍。1834年到1848年期間,他在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各地遊歷。

維也納起義

1848年,奧屬波蘭一出現革命跡象,他就趕到列姆堡,10月14日又從那裡去維也納。在維也納為加強防禦工事和組織革命力量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個人的努力的結果。他所領導的維也納流動自衛軍的出擊於10月25日以潰逃而告終,這使他不得不提出一系列嚴厲的指責;而回答他的是公開指控他叛變。這種指控儘管是完全荒謬的,但是性質十分嚴重,若不是懼怕波蘭軍團暴動,他就有可能被送交軍事法庭。在他10月28日出色地保衛獵人街的大街壘以及維也納市議會和溫迪施格雷茨公爵之間開始談判以後,他就躲藏起來。他的悄然失蹤引起了人們更大的懷疑,這種懷疑從維也納一直跟蹤他到佩斯,在佩斯,由於他向匈牙利政府提出不準組織特別的波蘭軍團的合理建議,一個名叫科洛迭茨基的波蘭人把他當做叛徒向他開槍,他負了重傷。

匈牙利革命

匈牙利政府首腦拉約什·科蘇特委派貝姆指揮特蘭西瓦尼亞戰爭,但由他自己想辦法招兵買馬來進行這次戰爭。這次戰爭是他軍事活動的一個最重要時期,而且顯示了他的指揮藝術的獨到之處。1848年12月底,貝姆開始進行第一個戰役,他統率一支約有8000人組成、裝備很差並由各種各樣的人(未經訓練的馬扎爾新兵、洪韋德、維也納的流亡者和一小部分波蘭人)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這支混雜的軍隊在特蘭西瓦尼亞行進中又不斷從塞克列人、薩克森人、斯拉夫人和羅馬尼亞人那裡得到補充。大約經過兩個月時間,貝姆結束了這次戰役,戰勝了普赫納所率的2萬名奧軍、恩格爾加爾特所率的6000名俄國輔助部隊以及烏爾班所率的強盜隊伍。他迫使烏爾班逃到布柯維納,普赫納和恩格爾加爾特退到瓦拉幾亞,於是占領了除一座小要塞卡爾斯堡以外的整個特蘭西瓦尼亞。勇敢的突然襲擊,大膽的機動,強行軍,以及由於他以身作則、巧妙地選擇隱蔽地段和在緊要關頭一貫能夠保證炮兵的支援而贏得他的部隊對他的由衷的信任——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他在第一個戰役所進行的游擊戰和小規模的山地戰中是第一流統帥,同時他還表現出他是一個善於迅速組織和訓練軍隊的能手;他的副官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多次寫詩讚美他,可是,他滿足於初步的一般的組織,忽視建立由精銳部隊構成的核心(這是絕對必需的),所以,他的臨時組成的軍隊一旦遭到嚴重的挫敗,就必定像幽靈那樣消失。
當特蘭西瓦尼亞為他控制的時候,他防止了馬扎爾人特派員打算採取的毫無意義的和不講策略的殘酷手段,因而受到人們的尊敬。敵對民族的和解政策使他的軍隊人數在幾個月內就增加到4—5萬人,而且使他有了足夠的騎兵和炮兵。如果說貝姆率領這支人數眾多的軍隊遠征巴納特雖有過幾次出色的機動但沒有取得鞏固的戰果,那末就應該注意到:他由於必須同無能的匈牙利將軍協同作戰而被束縛住了手腳。
俄國大軍侵入特蘭西瓦尼亞和隨之而來的馬扎爾人的失敗,迫使貝姆回到他進行第一個戰役的戰場。他用攻入莫爾達維亞以騷擾敵人後方的嘗試失敗以後,又回到特蘭西瓦尼亞,7月29日在舍斯堡附近被利迭爾斯指揮的人數比他多兩倍的俄軍擊潰,而他自己由於陷入了沼澤地,偶然被幾個潰散的馬扎爾驃騎兵救了出來,才沒有被俘。他重整殘部,於8月5日再次以強攻占領了海爾曼施塔特,但是因為沒有得到增援,不久只好放棄這個地方;在8月7日的戰鬥失敗以後,他又去匈牙利,在那裡恰好親眼看到決定性的泰梅希瓦拉會戰的失敗。他率領馬扎爾殘部在盧果日進行最後抵抗失敗後,他又進入特蘭西瓦尼亞,繼續同占很大優勢的兵力作戰,直到8月19日他才被迫到土耳其避難。

阿穆臘特帕夏

為了給自己開拓新的反俄活動領域,貝姆入了伊斯蘭教,被蘇丹封為阿穆臘特帕夏,擔任了土耳其軍隊的指揮官;但是由於歐洲列強的反對,他被派到阿勒頗。1850年11月他在那裡有效地制止了穆斯林居民的流血事件,這次事件的受害者是當地的基督教徒;大約一個月後,他因拒絕就醫而死於嚴重的熱病。著有《論波蘭的民族主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