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姓

糾[糾、紏,讀音作jiǎo(ㄐㄧㄠˇ)。

先秦稱諸侯的兒子為公子,糾為姓,故稱作公子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子糾
  • 國籍:春秋齊國人
  • 出生地:今河南杞縣的土樓村以及商丘市等地區
  • 逝世日期:公元前685年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糾[糾、紏,讀音作jiǎo(ㄐㄧㄠˇ),不可讀作jiū(ㄐㄧㄡ)]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齊僖公之子公子糾,屬於以為氏。公子糾(公元前?~前685年),春秋時期齊國人,齊僖公(齊釐公,姜祿甫)之子,母為魯國女。齊僖公逝世後,其長子姜諸兒即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執政,政令無常,公子糾恐遭殺害,於魯莊公八年(公元前686)攜管仲、召忽流亡至魯國,而公子糾的弟弟公子小白則偕鮑叔牙逃亡於莒國。
齊襄公(公元前?~前686年),是春秋時期齊國第十四位國君,齊襄公於周莊王元年(公元前698年)即位為國君。齊襄公四年(公元前694年),鄭國大臣高渠彌叛亂,殺死了曾拒絕迎娶齊國公女文姜的鄭昭公姬忽,另立其弟姬子亹為君。齊襄公於是假意示好,邀請姬子亹和高渠彌來齊國做客。高渠彌自以為能夠得到強大齊國的支持,不料一到齊國,齊襄公就命令手下殺了姬子亹,並且將叛臣高渠彌五馬分屍,幫助平定了鄭國內亂。
糾姓
齊襄公五年(公元前693年),齊師伐紀,攻取紀國三邑,齊襄公八年(公元前690年),齊國滅紀國,今臨朐、青州、壽光、昌樂等地大部歸齊。
齊襄公九年(公元前689年)衛國內亂,齊襄公姐姐宣姜的兒子衛惠公被衛國左右公子趕出國境,求救於齊襄公。齊襄公遂聯合宋、魯、陳、蔡四國共同伐衛誅殺衛國左右公子,衛惠公得以復辟。
在公元前685年齊襄公命連、管二人率兵守葵丘(今山東沂源璞丘),允諾甜瓜再熟時換防,一年後到期卻仍不換防。連稱又有妹為齊襄公之妾,因文姜故無寵,公孫無知許諾若為國君當以連妹為夫人,故作亂。
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大臣連稱、管至父夥同公孫無知殺了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刺殺了公孫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公子小白和齊國的正卿高傒從小相好。高傒得知雍林人殺了公孫無知,就和國氏秘密召公子小白從莒國急速趕回。魯莊公姬同聽說公孫無知被殺,也趕緊發兵送公子糾回國以奪君位,並派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道路。管仲果然堵住公子小白,見到姜小白後,一箭射去,卻射中姜小白的衣帶鉤。姜小白假裝倒地,管仲以為公子小白中箭死了,遂派人回魯國報捷。於是,魯國兵馬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而這時公子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高傒立他為國君,是為齊桓公。當時齊桓公被射中帶鉤,裝死迷惑了管仲,躲在帳篷車裡日夜兼程趕回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一代國君。之後,齊桓公發兵迎擊魯軍,在乾(今山東桓台)大戰,魯軍敗走。之後,鮑叔牙給魯莊公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侯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剁成肉泥。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莊公害怕,遂殺了公子糾,召忽也自殺而亡,管仲則被囚禁起來。齊桓公還要殺管仲,鮑叔牙卻正顏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在也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齊國,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您絕不可以失去他。”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假裝要殺仇人,把管仲從魯國押解到齊國。後齊桓公和管仲談論起霸王之術,管仲辟論天下,齊桓公大喜過望,以其為上大夫,委以政事。果然,在鮑叔牙、管仲的輔佐之下,齊國愈見強大,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諸侯霸主之首。
而公子糾的後裔子孫和其他家人,則紛紛逃遷至晉、秦兩國,以避其禍,其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糾氏,在今陝西北部地區一直生息繁衍,史稱糾氏正宗。

得姓始祖

公子糾(姜糾)。

遷徙分布

今陝西省的榆林市神木縣,河南省的開封市杞縣、周口市沈丘縣,廣東省的河源市龍川縣等地,均有糾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神木縣:位於陝西省北部,是晉、陝、蒙三省(區)接壤地帶,陝北能源化工基地中心。神木歷史悠久,該地區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居住,縣建制始於秦、漢時期,而後或郡或縣相沿。明英宗正統八年(癸酉,公元1453年)始稱神木縣至今。神木是陝西省面積最大的縣,因地理位置重要,史稱“南衛關中,北屏河套,左扼晉陽之險,左持靈夏之沖”,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堂號

神木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糾增祥:(公元1952~今),陝西榆林神木人。政工師,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從事過財務會計、人事秘書等工作。1986年任鄂托克前旗食品公司副經理時,致力於經茗管理和基本建設,使公司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發展;1993年任公司經理,率先在全旗國有企業中完成民營化改制,企業在過去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從1994年開始,在全國同類企業普遍不景氣的氣候中,一直保持盈利。公司產品也由過去90%銷在當地和區內,轉變為90%以上銷往區外,並在河南、湖北、江蘇、天津、北京客戶中有良好信譽。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形象,在伊克昭盟、陝北和寧夏的毗鄰地區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