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可靠性和維修性參數是描述系統可靠性和維修性的量,它直接與戰備完好、任務成功、維修人力及保障資源有關。對系統可靠性維修參數要求的量值稱系統可靠性維修性指標。系統可靠性和維修性參數 system R&M para...
可維性是指系統可維修的狀況,通常用平均修復時間MTRF來表征。可用性就是計算機系統的使用效率,並以系統在任意時刻能正確運行的機率來表示 計算機系統可靠性廣義的含意包括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維性,統稱為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指標。隨著...
以系統狀態機率不增的次序生成系統最大機率值有效狀態,修正了GENERATE算法,降低系統狀態空間數目。馬爾科夫模型中假設部件的狀態僅有正常和故障兩種,但事實上部件的狀態卻有多種,例如正常、故障、維修等,並且部件的故障率、修復率等參數...
可靠度分析即求出各系統的運作機率的學問,例如機具的可靠度,將影響整個生產製造的流程規劃及控制。此外,可靠度的討論,也往往離不開系統的可用度(Availability)及維修度(Maintainability)。一般談到可靠度,多是指產品的可靠程度,顧名...
交換機的可靠性設計 是在現有元器件水平的基礎上,從系統的總體設計、元器件適用、電路選擇、結構工藝、軟體設計以及維修等各方面,儘量採取各種措施以實現系統既定的可靠性。程控交換機的可靠性,要在設計、製造和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才能...
電力系統可靠性是通過定量的可靠性指標來度量的,可以是故障對電力用戶造成的不良影響的機率、頻率、持續時間,也可以是故障引起的期望電力損失及期望電能量損失等。電力系統可靠性包括充裕度和安全性兩個方面。充裕度是指電力系統維持連續...
可靠性維修性使用參數 可靠性維修性使用參數(r&m operational parameter)是2005年公布的航天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 2005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航天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
系統可靠性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和規定條件(如使用環境和維修條件等)下能有效地實現規定功能的能力。系統可靠性不僅取決於規定的使用條件等因素,還與設計技術有關。有組織地進行可靠性工程研究,是20世紀50年代初從美國對電子設備可靠性...
5.5.4壽命和維修時間任意分布單元的故障頻率、修復頻率、可用度變化規律 5.6套用舉例 第六章 典型可修復系統可用性分析方法 6.1馬爾可夫模型的基本假設 6.2可修復單元的可用度 6.2.1單元的可用度分析 6.2.2求穩態可用度的簡易...
指數分布可以用來估計完全樣本、定數、定時、隨機截尾等各種試驗樣本的參數。電力系統 通常,評價電力系統可靠性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 充裕性(adequacy)—充裕性是指電力系統維持連續供給用戶總的電力需求和總的電能量的能力,同時考慮...
電力系統可靠性評估是指對電力系統設施或網架結構的靜態或動態性能,或各種性能改進措施的效果是否滿足規定的可靠性準則進行分析、預計和認定的系列工作。電力系統正逐漸發展成為超大規模的複雜系統,具有容量上超大規模、空間上廣域分布、擾動...
(3)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工程是對產品(零、部件,元、器件,設備或系統)的失效及其發生的機率進行統計、分析,對產品進行可靠性設計、可靠性預計、可靠性試驗、可靠性評估、可靠性檢驗、可靠性控制、可靠性維修及失效分析的一門包含了...
2.2 可靠性指標體系 2.2.1 指標體系的定義 2.2.2 指標體系選取的原則 2.3 飛彈武器的可靠性與維修性指標 2.3.1 與戰備完好性有關的可靠性與維修性參數 2.3.2 與任務成功性有關的可靠性與維修性參數 2.3.3 與維修人力...
討論的問題有:已知系統的結構、單元的壽命和修復(或更換)時間分布、系統中修理工數目和修理規則等,研究系統可靠性的定量指標或者探討如何合理確定修理工數目或修理規則,使某個目標函式達到最優。通過數學模型,使用馬爾可夫過程、更新過程...
是可靠性理論及統計方面的基礎教材。全書共分14章:第1章為概述;第2章為失效模型;第3章為系統定性分析;第4章為獨立單元系統;第5章為單元重要性;第6章為相關失效;第7章為計數過程;第8章為Markov過程;第9章為維修後系統的...
本書可供從事可靠性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參考。目錄 第1章 可靠性概論 1.1 研究可靠性的重要意義 1.2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1.3 複雜系統可靠性的特點 1.4 提高可靠性的途徑 參考文獻 第2章 可靠性參數與指標 2.1 ...
可靠性指標體系 可靠性指標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可靠性特徵量的定量要求,產品在其逐步完善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的可靠性指標組成的體系稱為可靠性指標體系。
第四章 調節檢修速率提高系統可靠性 第五章 系統故障速率隨狀態而異的一些情況 第六章 不同型號同類設備組成的系統 第七章 系統之間相互支援問題 第八章 集中檢修和分級管理 第九章 配套設備的維修問題 第十章 備件不可修復系統的...
研究配電系統可靠性的意義,一是它量大面廣,涉及大量資金(見配電規劃);二是在評估電力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發電、輸電、配電)時需要協調;三是需要研究合理的運行策略、維修策略和管理方案,不斷提高經濟效益。配電系統有3個主要可靠性...
可靠性維修性契約參數 可靠性維修性契約參數(r&m contractual parameter)是2005年公布的航天科學技術名詞。公布時間 2005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航天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
(1)電路設計。據統計,影響計算機控制系統可靠性的因素約45%來自系統設計。為了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在對其電路設計時應考慮最極端的情況。各種電子元器件的特性不可能是一個恆定值,總是在其額定(典型)參數的某個範圍內;同時,電源、...
可修系統可靠性、穩定性是套用數學和系統工程共同關心的問題。如何分析可修系統瞬態可靠性指標、瞬態與穩態可靠性指標之間的收斂關係,以及如何分析維修策略下系統的穩定性,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項目結合分布參數系統理論和機率論,...
電力系統可靠性準則的套用範圍為發電系統、輸電系統、發輸電合成系統和配電系統的規劃、設計,運行和維修工作,它主要有機率性和確定性、靜態和暫態、技術性和經濟性等準則。簡介 電力系統可靠性準則是指在規劃設計或運行中為使發電和輸...
一、可靠性與可靠性工程概述 二、維修性與維修性工程概述 三、保障性與綜合保障概述 四、測試性與測試性工程概述 五、安全性與安全性工程概述 第二節 裝備系統有關特性與參數 一、可用性特徵量 二、系統效能 三、裝備系統其他綜合...
2.3.3 機械系統的維修性、可靠性與有效性的關係 2.4 機械系統故障時間與維修時間分布模型 2.4.1 指數分布模型 2.4.2 常態分配模型 2.4.3 對數常態分配模型 2.4.4 威布爾分布模型 2.4.5 伽馬分布模型 2.4....
系統可靠性設計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設計,基本實現系統的固有可靠性。說“基本實現”是因為在以後的生產製造過程中還會影響產品固有可靠性。該固有可靠性是系統所能達到的可靠性上限。所有的其他因素(如維修性)只能保證系統的實際可靠性盡...
一、軟體可靠性測試 二、硬體可靠性測試 軟體 概念 可靠性測試也稱可靠性評估,指根據產品可靠性結構、壽命類型和各單元的可靠性試驗信息,利用機率統計方法,評估出產品的可靠性特徵量。軟體可靠性是軟體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以及規定的環境...
《可信性工程:可靠性維修性維修保障性》系統介紹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中強調的可信性工程,包括可信性的規範化管理、設計及試驗技術。與第一版相比,充實了可信性管理的內容,並增加了破壞性物理分析、電磁兼容設計、高可靠產品可靠性的...
產品的可維修性與產品的結構有很大的關係,即與設計可靠性有關。設計可靠性:這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由於人——機系統的複雜性,以及人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錯和操作使用環境的這種因素影響,發生錯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設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