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竹(學名:Cephalostachyum pergracile Munro)又叫香糯竹、糯米香竹、香竹、糯米飯竹。竿直立,高可達12米,直徑可達7.5厘米,梢頭下垂或稍下垂;粉綠色,節下被白柔毛,竿籜厚革質,遠短於其節間,背面密被黑色刺毛,縱肋不明顯;籜耳圓形或近圓形,折皺,籜片外翻或稍外展,卵形或心形,葉鞘邊緣具纖毛,葉耳不發達,葉舌低矮,邊緣微具齒或全緣;葉片狹披針形,質薄,花枝無葉,花葯成熟時紫色;穎果無毛,先端具宿存的花柱基部。
產中國雲南。西雙版納有成片純林,栽培甚廣。緬甸各地均有分布。
該種筍籜起初被黑色硬毛,以後毛脫落則呈光亮的栗褐色,節間較長,是良好的觀賞用竹。傣族民眾常用該種的竹竿節間製作“竹筒飯”,故稱為“糯米飯竹”。糯竹不僅是一種優良的觀賞竹,其竹漿可以用來造紙。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種子,埋鞭,栽培技術,移竹造林,撫育管護,主要價值,特色食用,環境保護,住食文化,
形態特徵
竿直立,高9-12米,直徑5-7.5厘米,梢頭下垂或稍下垂;節間長30-45厘米,粉綠色,幼時密被白色貼生短刺毛,節下被白柔毛,竿壁較薄;竿環平。竿籜厚革質,遲落,遠短於其節間,長10-15厘米,寬15-20厘米,背面密被黑色刺毛,繼後則脫落而呈光亮的栗褐色,縱肋不明顯;籜耳圓形或近圓形,折皺,邊緣具長達1.3厘米的屈曲縫毛;籜舌極低矮,全緣或微具齒;籜片外翻或稍外展,卵形或心形,長5厘米左右,具硬尖,腹面密被毛茸,底部兩側與籜耳相連。
葉鞘邊緣具纖毛,外葉舌被短纖毛;葉耳不發達,但在葉鞘口部具易落之短纖毛;葉舌低矮,邊緣微具齒或全緣;葉片狹披針形,長15-35厘米,寬2.5-3.8厘米,有時寬達6厘米,質薄,先端鑽狀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兩表面均粗糙,次脈7-13對。
花枝無葉,各節著生有多數假小穗所形成的球形假小穗叢,其直徑為1.5-3厘米,下方托以苞片。小穗長1.2-2厘米,寬2毫米,密被淡黃色硬毛;小穗軸延伸成剛毛狀,長5-6毫米,穎2-3片,長0.6-1.1厘米;外稃長1.3-1.8厘米,圓卷,先端具刺芒狀尖頭,背面密被毛,多脈;內稃與外稃等長或略較長,背部具2脊,先端常2裂成短尖頭;鱗被窄,膜質,披針形,先端銳尖;花葯成熟時紫色;柱頭3。穎果長6-8毫米(不包括花柱部分),寬2-3毫米,無毛,先端具宿存的花柱基部。
產地生境
產中國雲南南部至西南部。生於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西雙版納有成片純林,栽培也甚廣。緬甸各地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緬甸。
生長習性
糯竹是一種喜熱喜濕的熱性竹種,對水條件要求較高,而對光照要求不嚴,屬中性竹類,有一定的耐蔭性,在全光照或半蔭蔽的混交林下均能良好生長。糯竹林的生長優劣與坡向沒有明顯的相關性,而與坡位的關係較大。由於山麓地帶水濕條件較好和土壤肥厚的緣故。生長於坡位下部的竹林各項生長因子都優於上部和中部。
繁殖方法
種子
埋鞭
在成林的毛竹林里,挖掘2-4年生健壯的竹鞭,截成40-50厘米長的鞭段,也可以挖掘2-8年生實生苗和實生苗造林的3-4年生幼林里的小竹鞭,截成20厘米長,進行埋鞭育苗。埋鞭時,在苗床上每隔30厘米開一條育苗溝,溝深20厘米,寬20厘米,施入基肥,將竹鞭平放於育苗溝中,蓋土10厘米左右,澆水後用地膜覆蓋。埋鞭苗造林具有成林快的特點。埋鞭苗一般1—2年就可造林。埋鞭的時間以秋季和早春為好。
栽培技術
移竹造林
- 林地選擇:選擇疏鬆、濕潤、肥沃、土層深度達5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氣性能良好的酸性、微酸性或中性砂質壤土或砂質土為宜。秦巴山區最好選擇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腰和山麓地帶的緩坡地,地下水位低的河灘地、溪畔溝邊河岸、村宅四旁邊緣栽植較為理想。
- 整地:生產中多採用穴狀整地。挖穴前,先確定造林密度及株行距,筍材兩用毛竹林其株行距為3×4米或4×4米,材用林及豐產竹林的密度可大些。挖栽植穴的規格為長80厘米,寬60厘米,深50厘米,挖穴時表土和底土分別置於穴的兩側,穴挖好後將表土回填底部,有條件的地方可施入有機肥。
- 母竹的選擇:選擇1-2年生、3-6厘米粗、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分枝低,枝葉繁茂,鞭色鮮黃,鞭芽飽滿,鞭根健全的單株。
- 母竹的挖取和運輸:挖母竹時,首先要確定竹鞭的方向。一般竹鞭走向多數和第一層枝盤方向一致。挖竹時,在距母竹40厘米處用鋤輕輕挖開土層,找到竹鞭,再沿母竹來去鞭方向呈橢圓形挖好,來鞭留30厘米,去鞭留40厘米截斷。其次要保護好竹鞭,儘量做到少傷竹鞭、鞭根和筍芽,更不能強行用力搖動種竹,以免損傷連線點。母竹挖好後,留枝3—4盤去梢,並使切口平滑。短距離運輸可不必包紮,長途運輸必須包紮,中途要進行灑水,上下車要輕搬輕放。
- 栽植季節與方法:竹子栽植的季節一般在每年秋冬季和春季,即10月至翌年的2月是其造林的好季節,我市春季春旱較為嚴重,而秋季陰雨天氣較多,所以秋季是我市栽竹的最好季節。栽植時,解除母竹上的包紮物,將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後填心土,四周踏實,澆足“定蔸水”後,再行覆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土部分高3—5厘米,最後用1×1米地膜覆蓋,地膜四周用土埋實。
撫育管護
- 鬆土除草:每年兩次,第一次在5-6月間。第二次在7-8月間雜草種子尚未成熟前進行。
- 施肥:為促使竹子更新生長,提早成林,竹林應及時追施肥料。以農家肥和化肥並用效果好。在秋冬季施入餅肥、土雜肥等有機肥,有利於孕筍越冬。在春夏季節施入人糞尿、化肥,可及時滿足竹子生長發育的需要。
- 間伐:新竹萌發快,數量多,但大小不勻,應及時間伐,間伐時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壯,去老留幼,去密留稀。
- 加強保護:首先要嚴禁在新竹林中放牧,以免踩壞竹筍和破壞幼竹。其次要及時防病蟲害和獸禽為害。
主要價值
特色食用
這樣的竹筒飯,味道香美,將香糯竹天然的清香與糯米本身的香味融合在一起,香糯竹是傣族招待貴客的美味佳肴。
香糯竹是唯一適於燒制竹筒飯的竹子,故有“糯米香竹”之稱。竹筒飯不但芳香可口,還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因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人體必需胺基酸含量豐富,且具有特殊的天然香味;特有的香竹黃酮更具有抗衰老、美容養顏等自然保健功效,同時其特有的雙層內膜將香米飯緊緊包住,方便食用。
環境保護
在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重要作用。從廣義上講,竹子屬於綠色植物,具有淨化空氣、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等顯著功能;從狹義上講,竹子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比任何一種樹木和植物都要顯著。⑴與其它植物相比,竹子生長周期短、萌發快、生態適應性強,能迅速恢復森林植被,迅速固結表土,減少水土流失;⑵竹子根莖系統龐大,盤根錯節,具有更強的保持水土作用;⑶竹子屬多年生一次性生長植物,一次栽植後,年年發筍、歲歲長竹,可連續數十年收穫而不破壞竹林群體結構,持續發揮生態保護作用。
住食文化
香糯竹是雲南少數民族民眾最重要的生產生活原材料之一。傣家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對香糯竹的廣泛利用遍及衣、食、住、行、用諸多方面,可以說竹子與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已經息息相關。傣家祖輩流傳種竹用竹習慣:房外多種竹、房內皆用竹,食竹筍、住竹樓、用竹筷,吃竹筒飯、喝竹筒酒、飲竹葉茶,架橋以竹代木、防洪取竹製籠,大凡桶、籃、桌、凳等用具無不取材於竹,連吸菸也用竹製水煙筒。此外,香糯竹也常作圍籬、蓋房之用。傣家有住竹樓的傳統習慣,除了蓋頂有時用稻草外,其它均用竹子所造。全樓用竹建造的已不多了,但人們仍稱其為竹樓,這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包含著少數民族對竹樓的無限眷戀之情。一幢幢竹樓掩映在翠竹叢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族竹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