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博物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白坭文創古鎮內,是廣東省唯一一個以糧食為主題的博物館。糧食博物館前身是糧食加工廠,現在改造成三層樓高的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糧食博物館
- 地理位置:廣東省佛山市白坭文創古鎮
糧食博物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白坭文創古鎮內,是廣東省唯一一個以糧食為主題的博物館。糧食博物館前身是糧食加工廠,現在改造成三層樓高的博物館。
糧食博物館是國家糧食局和河南省政府共建河南工業大學的重點項目,定位是建設國家級的行業博物館。1按照國家糧食局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根據《博物館條例》,圍繞藏、研、展三大職能開展籌建工作。 收集各種糧食文化資料40餘萬件...
糧食博物館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白坭文創古鎮內,是廣東省唯一一個以糧食為主題的博物館。糧食博物館前身是糧食加工廠,現在改造成三層樓高的博物館。展出內容:博物館介紹了糧食的發展,糧食(稻米)種植、收割、倉儲、加工,以及千百年形成的...
中國糧食博物館,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宿城區徐淮路東側,交通便利,環境宜人。場館簡介 中國糧食博物館坐落在宿城區徐淮路東側、運河七號橋南側的宿遷淮海糧食物流園內。展館整體設計視覺獨特、主題鮮明、內涵豐富,以“民以食為天,...
首都糧食博物館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大磨坊文創園內,於2019年10月1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首都糧食博物館是首農食品集團積極落實“四個中心”功能定位,切實履行“服務百姓文化生活”的國企使命,深入挖掘北京糧食文化內涵,為首都市民了解北京...
濟南市智邦糧食文化博物館,位於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港溝村2-346號,是2016年2月14日設立的非國有博物館。歷史沿革 濟南市智邦糧食文化博物館是一個將糧食文化進行全方位展示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位於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原港溝鎮老糧所院...
桓台華夏糧倉博物館始是淄博獨具糧食倉儲文化特色的民間博物館,坐落在齊魯文化中心桓台縣,展覽面積600平方米,館內藏品357件(套)。 館內設有六大展區,分別為:序廳(華夏倉廩溯源);糧食生產與傳統農具;古代華夏糧倉;民間百姓存糧...
中國糧食博物館正在籌建中,將建在河南工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中央糧食幹部學校,是原糧食部1956年創建的全國第一所糧食高等院校。有“亞洲糧院”之稱。該校是我國糧食產後儲藏、流通、加工領域科技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
《中國糧食史圖說》是由中國糧食博物館組織編撰、師高民教授主編出版的“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中國糧食史圖說》分為科技卷和文化卷兩部,科技卷注重研究糧食的起源考證、加工技術等;文化卷則重在揭示糧食與人類及社會發展...
56 河南鄭州興隆國家糧食儲備庫 57 湖南省糧油產品質量監測中心 58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59 佛山文創古鎮糧食博物館 60 廣州嶺南穗糧穀物股份有限公司 61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 62 海口市糧油產品質量監測站 63 紅蜻蜓(重慶)植物油脂...
中國油脂博物 館坐落於武漢輕工大學金銀湖校區,是由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和武漢輕工大學共建共管的一座高質量、高水平的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的一座油脂博物館。它是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糧油學會、眾多油脂企業和...
民國糧食斗為民國時期文物。用於標記糧食多少。現藏於開封飲食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民國糧食斗高24.5厘米,長34厘米,寬33厘米。盛糧食的器具,一鬥合十升(斗,十升也。——《說文》)。此展品方口、鼓腹,器型完整,口部有提梁...
師高民,男,漢族,河南工業大學教授、中國糧食博物館館長 [13],兼任中國高校博物館專委會常委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河南省綜合評標專家、中國管理科學院研究員。由其牽頭的“糧食安全首席科...
《中國飯碗》系列叢書由師高民教授領銜主編、南京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中國飯碗》叢書由中國糧食博物館館長、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工業大學教授師高民擔任主編,每冊均邀請全國範圍內學有專長的專家撰寫。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