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五環療法

糖尿病足患者嚴格控制血糖十分重要。即使是2型糖尿病,最好也改用胰島素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糖尿病足五環療法
  • 領域:健康醫療
  • 目的:減輕糖尿病症狀
  • 主要療法:控糖,活血,消炎等
具體操作,控糖,活血,消炎,換藥,對症和支持,相關資料,處理方法,預防,臨床表現,

具體操作

控糖

治療糖尿病足第一環:控糖
如血糖控制不佳,可改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常用一日4次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方案(早、中、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睡前注射中效),必要時靜脈滴注胰島素或用胰島素泵持續輸注,同時密切監測血糖,將血糖控制在空腹7毫摩爾/升以下,餐後8毫摩爾/升左右。

活血

治療糖尿病足第二環:活血
1、脈套用擴血管藥物:山莨菪鹼(654-2)20~40毫克溶於生理鹽水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天一次連續10天或2周為一療程,或口服654-2片20~30毫克,一日3次,可解除微血管痙攣、激活微血管自律運動、減少滲出、降低血粘度等,但有口乾、皮膚潮紅、心慌、腹脹、視物模糊等副作用。前列腺素E(PGE1):凱時針20微克加入鹽水100毫升慢速靜脈滴注或加入生理鹽水20毫升靜脈推注,10~14天為一療程,其他同類藥還有PGI2、保達新等。口服活血西藥還有培達(西洛他唑):50~100毫克/天;己酮可可鹼(潘通):400~800毫克/天;腸溶阿司匹林100~300毫克,每天1次;潘生丁50~100毫克,一日3次等。
2、改善微循環的中藥:生理鹽水250~500毫升里加入川芎嗪80~400毫克,每天一次,每分鐘40滴以下慢速靜脈滴注,連續2~3周為一個療程,後改服川芎素片;丹參針20~30毫升或複方丹參針8~16毫升加入生理鹽水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天一次,2周一個療程;也可用紅花針20~40毫升加入生理鹽水250毫升靜脈滴注;蝮蛇抗栓酶0。25~0。5單位加入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周,可降低血粘度,減低血漿纖維蛋白原,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而起到活血化瘀作用;脈絡寧針10~20毫升加入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周;其他還有康絡素、血塞通等。
3、自體血紫外線照射。
4、高壓氧:在0.15Mpa壓力下面罩吸入純氧每天1~2小時,連續10~20天一療程,可促進感染控制,加快傷口癒合速度。

消炎

治療糖尿病足第三環:消炎
輕度感染:常用的有效抗生素包括:口服消炎藥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雙氯青黴素、頭孢氨苄等;靜脈滴注消炎藥如頭孢唑啉、氨苄青黴素/舒巴坦、氯林可黴素等;常需用藥2~4周。
嚴重感染:嚴重感染可能導致截肢,危及患者生命。感染灶早期手術治療,切除壞腐組織、切開與腳底腔隙引流。同時進行分泌物細菌培養,最好根據培養結果用抗生素。但培養結果出來之前,要考慮到爛腳處革蘭陽性球菌、陰性桿菌和厭氧菌等多種感染易同時存在,選用廣譜抗生素,同時輔以甲硝唑抗厭氧菌。根據潰瘍恢復情況和全身狀況,套用時間要長達4周以上。
危及生命的感染:可聯合套用氨苄青黴素/舒巴坦和氨曲南(泰能);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萬古黴素;萬古黴素、頭孢他啶和甲硝唑;亞胺培南和西司他丁;氟喹諾酮類、萬古黴素和甲硝唑等。

換藥

治療糖尿病足第四環:換藥
換藥的原則可概括為:
1、消:抗炎消毒。局部套用碘酒、酒精消毒,噴灑抗生素等。
2、減:減輕壓力,儘量祛除局部水腫、引流出分泌物,必要時外科切開膿腫引流。同時敷料不要包得太緊,影響血供。
3、清除:外科清創。儘量把壞死組織、隔膜、死骨等切除乾淨,把局部膿液等分泌物清理掉,露出新鮮肉芽組織,可用含分解酶的生物活性敷料,促進壞死組織自溶。
4、延期切除和縫合:治療一段時間後,壞腳皮溫下降、水腫消退、傷口乾燥後,可用含表皮生長因子的敷料繼續換藥,也可局部噴灑654-2、胰島素等,同時切除乾痂和不規則骨突出物,縫合皮膚或移植皮瓣等。

對症和支持

治療糖尿病足第五環:對症和支持
1、退熱,有發熱者可用冰袋、酒精擦浴物理降溫;必要時套用退熱藥(激素或消炎痛栓等)。
2、糾正酮症、水、電解質紊亂,及時補鉀、補液,保持水和電解質平衡。
3、改善心功能,可適當套用擴張冠脈的藥物和利尿劑等。
4、防治其他器官感染,尤其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5、補充營養:如營養神經的甲鈷胺(彌可保)、神經妥樂平、維生素B族等肌注或口服,有貧血、低蛋白血症、營養不良者可補充血漿、人血白蛋白等。
以上“五環”以活血和抗炎為重點,但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相關資料

治療糖尿病足有妙招
一、預防大於治療。糖尿病足還是以預防為止,儘量避免足部受損,比如穿合適鬆軟的不露腳趾的平底鞋、布鞋,避免用過熱的水泡腳,冬天不要用熱水袋暖腳等。
二、嚴格控制血糖。併發症的源頭是因為血糖過高,所以,嚴格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如果血糖波動的大,必要時可採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導致緩解症狀。此外,還要控制血壓和血脂。
三、定期去醫院做足部檢查。如有破損趕緊治療,糖尿病足有時候發展很快,短短几天就無可挽回。所以,及時進行下肢血管檢測是非常必要的。
四、靜脈輸注。糖尿病足是因為血管堵塞和神經病變綜合因素影響而導致的,所以,對血管阻塞不是非常嚴重工沒有手術指征的患者,可以採用靜脈輸注的辦法,輸注一些擴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也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和發展。
五、積極治療感染。有足部潰瘍的患者,要積極治療,可根據細胞培養和藥敏試驗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對一些較難治的潰瘍,如果影響到整個或大部分足部,應該考慮截肢治療,以保證生命安全。
糖尿病足患者不要燙腳
很多人忙碌了一天后,回家的時候都喜歡燙腳,這的確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起到了保健作用。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個,比如糖尿病患者,這對他們的危害很大,糖尿病足患者不要燙腳。
當糖尿病患者在燙腳的時候,一方面足部皮膚因感覺異常而無法判斷水溫的高低,使足不知趨利避害,另一方面微循環障礙和血管病變使皮膚血管不能正常擴張,血供的減少也使皮膚沒有足夠的血液把熱量帶走,使熱量在局部聚集發生燙傷。嚴重的患者在自己燙傷的時候還不自知,使燙傷進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足部燙傷後發生感染的幾率大大增加,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和損失。所以強烈建議糖尿病患者洗腳時一定要慎重。糖尿病患者在洗腳時,建議水溫不要超過體表溫度。生活中小小地在意一下,有時會免去您很多身體、時間和經濟上的損失。糖尿病患者更應在意生活中的細節。
所以糖尿病足患者不要燙腳,北京糖尿病醫院專家提示: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不要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使得病情持續惡化。
糖尿病足患者怎樣選擇鞋襪
糖尿病足病人不能赤足行走,也不能赤足穿鞋,鞋襪是糖尿病足部護理的重要內容。鞋要合腳,鞋尖要寬些、長些、高些,使足趾能完全伸直,並稍可活動。鞋太緊,造成擠壓;太松,又造成磨擦。病人宜穿布鞋、皮鞋和運動鞋,不宜穿涼鞋和各種塑膠鞋。鞋底要厚,鞋墊要軟,不宜穿高跟鞋。足部有畸形時要穿特別訂做的矯形鞋。
鞋襪保持清潔、乾燥,最好多備幾雙,輪流穿換,以避免鞋內潮濕。每日要檢查鞋內有無破損、皺褶、裂縫、露出的鞋釘,如有這些情況,應棄之不用。不要穿修補過的鞋。採購新鞋時,應先按足的輪廓制好樣板,放人新鞋內測試,因為糖尿病足病人的足部有感覺障礙,不宜以足試鞋。病人最好在中午去購鞋,因為此時足的體積比較適中。足有明顯腫脹時不宜去買鞋。選購新鞋時最好邀請有經驗的人陪同前往。穿新鞋時開始時間不要過長,應逐漸適應,第一天穿新鞋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要注意觀察穿新鞋後足部皮膚是否出現紅、腫、水泡等改變,若無問題,每日可增加1小時。
襪子也應柔軟、合腳、通風好、吸水性好,穿後不起皺褶,最好選用棉織或毛織品,不要穿化纖品和凹凸不平的手織品。襪子要每日換洗,汗濕後要及時換掉。有破損的襪子不要再穿,不要修補。不要穿有鬆緊帶的襪子,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預防糖尿病足的幾個要點
為減少糖尿病患者足部病變,患者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足部護理。通過學習糖尿病知識、飲食調節、適量運動等,使血糖控制在合適的範圍,是預防糖尿病足部病變的先決條件。
預防糖尿病足應做的事:
1、每晚用溫熱水洗腳一次,每次10~15分鐘,泡腳時先用手或手肘部試水溫,以免患者因感覺障礙發生燙傷,泡腳後要特別將趾間縫隙處輕揉擦乾。
2、每日查看足部和趾間有無水泡、抓傷或皮損,必要時可用鏡子查看足底。
3、每天要對自己所穿的鞋進行檢查,包括異物、趾甲屑、鞋的里襯的平整情況。
預防糖尿病足禁止做的事:
1、不要用化學藥物消除雞眼,應找有經驗的足醫或皮膚科醫師診治,並說明自己患有糖尿病。
2、不要長時間雙腿交叉,以免壓迫血管和神經。如果足部起水泡和疼痛,必須及時到有關專科就診。
3、不要穿趾間夾帶的草鞋或拖鞋。
4、如有視力障礙,應在親友的協助下檢查足部和修剪指甲。
糖尿病足病的分級及治療方法
糖尿病足病的原因較為複雜並且繁多,為了方便該病的治療以及護理,在臨床的上一般將該病分為以下幾個的等級。
下面介紹糖尿病足病的等級劃分和治療方法:
0級:表麵皮膚完整,主要存在於發生足部潰瘍的高危人群。
處理方法:加強宣傳教育,定期隨訪。
1級:表麵皮膚有潰瘍,出現水泡、血泡等開放性病灶
處理方法:徹底除所有壞死組織,防止潰瘍向深部發展,並適當使用活血化瘀藥物。
2級:較深的穿透性潰瘍,皮下軟組織感染
處理方法:徹底清除所有壞死組織,套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級:深部潰爛,有深部膿腫或骨髓炎
處理方法:切開,引流化膿組織,並且做細菌培養,聯合套用抗生素。
4級:缺血性潰瘍,壞死組織表面可有感染。
處理方法:高壓氧治療有助於改善缺氧狀況,減輕水腫,可用血管重建或置換等方法,以提高或恢復肢體的血液灌注指數。
5級:整個足部壞死,全部感染,常波及踝關節或小腿
處理方法:此階段為足部病變最嚴重程度,通常是進行截肢手術。
以上就是關於糖尿病足病在臨床上的等級以及處理方法,專家提醒,雖然該病的表現多樣,但是它依然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努力,一定可以將該病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

處理方法

糖尿病足的等級大體可以分為5種級別,如果沒有採取治療,或者治療不當,情況會越來越嚴重直到只能採取截肢的辦法,所以這點要引起患者的重視,以下是糖尿病足傷口的處理方法。
1、對於傷口的外部環境要保持乾燥
2、傷口部位必須有一個合適的微循環;
3、傷口必須保持乾淨,不能有污染;
4、傷口壞死的組織必須被清除或減少到最低限度;
5、傷口必須沒有感染;
6、如有皮膚病必須被控制或治癒;
7、對傷口的摩擦、或直接擠壓必須控制到最低;
以上是糖尿病足傷口的處理方法,武警河南總隊醫院糖尿病多學科診療中心專家提醒您:如果發現了問題,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不要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使得病情惡化。

預防

預防糖尿病足不僅僅是許多糖友們關心的問題,也是許多醫學界一直在研究的課題,由於病足是一種慢性疾病,所以,它對糖友們的生活質量影響非常大,如果不能夠及早的進行治療和護理,最後非常容易導致截肢。因此,預防糖尿病足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積極預防病足的發生,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同時可以大大降低病人因治療而增加的經濟負擔。在美國,病人下肢截肢者的數量每年超過了5萬人,是非外傷截肢的第一位,占所有截肢手術的一半以上,病足已經嚴重地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病足的醫療花費占到了糖尿病患者整個醫療費用的1/3~1/2。
預防糖尿病足的意義是重大的,也是必須馬上進行的,為了糖友們能夠擁有更高質量的生活,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對自己足部的檢查和保護,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臨床表現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動能力,合併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最常見的後果是慢性潰瘍,最嚴重的結局是截肢。
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表現與五個方面病變有關:神經病變、血管病變、生物力學異常、下肢潰瘍形成和感染。
(1)足部的一般表現:由於神經病變,患肢皮膚乾而無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呈襪套樣改變,腳踩棉絮感;因肢端營養不良,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使骨頭下陷造成趾間關節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足部畸形。當病人的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發生勞損時,病人繼續行走易致骨關節及韌帶損傷,引起多發性骨折及韌帶破裂,形成夏科關節(Charcot)。X線檢查多有骨質破壞,有的小骨碎片脫離骨膜造成死骨影響壞疽癒合。
(2) 缺血的主要表現:常見皮膚營養不良肌肉萎縮,皮膚乾燥彈性差,靠毛脫離,皮溫下降,有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狹窄處可聞血管雜音。最典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難。當病人患肢皮膚有破損或自發性起水泡後被感染,形成潰瘍、壞疽或壞死。
(3) 糖尿病足潰瘍可按照病變性質分為神經性潰瘍、缺血性潰瘍和混合性潰瘍。神經性潰瘍:神經病變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循環良好。這種足通常是溫暖的,麻木的,乾燥的,痛覺不明顯,足部動脈波動良好。並有神經病變的足可有兩種後果:神經性潰瘍(主要發生在足底)和神經性關節病(Charcot關節)。單純缺血所致的足潰瘍,無神經病變,則很少見。神經-缺血性潰瘍這些患者同時有周圍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足背動脈波動消失。這類患者的足是涼的,可伴有休息時疼痛,足邊緣部有潰瘍和壞疽。
潰瘍發生的部位多見於前足底,常為反覆遭到機械壓力所致,由於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保護性感覺消失,患者不能感覺這種異常的壓力變化,不能採取一些保護措施,發生潰瘍後並發感染,潰瘍不易癒合,最後發生壞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