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詐欺

精準詐欺

精準詐欺,是電信詐欺的一種方式,“精準詐欺”,除了基本信息,還能知道你的職業、愛好乃至最近關注的事物、當前的狀態。

騙子會通過不法渠道獲得個人信息,對個人進行“量身定做”的精準詐欺,這種騙術越來越難被當事者識破,因為騙子知道這么多真實準確的自己個人信息。

2016年8月,電信詐欺案中徐玉玉無疑就是這種“精準詐欺”的受害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準詐欺
  • 外文名:Precision fraud
  • 含義:電信詐欺的一種方式
  • 犯罪類型:詐欺罪
  • 傳播途徑:電信
詐欺行業,黑色產業,應對方式,法律措施,主要案件,

詐欺行業

精準詐欺,騙子的行徑違法自然不用多說,泄露個人信息者也同樣難逃責任。有媒體報導,電信詐欺背後的個人數據倒賣,早已成為一個龐大產業。倒賣用戶數據者,“只要你聽說過的學校”就都有,甚至信誓旦旦,“國內學校,有一半數據我都有”,即便手頭沒有也能拿到。有人估算,2016年剛入學、領取助學金的大一新生約150萬人,在校領取助學金的大學生約500萬人,都可能因為助學金信息泄露面臨詐欺風險。如此龐大的數據量,配以騙子們的“劇本”,難免會有人上當。
精準詐欺,其實也意味著一旦信息泄露之後,更容易被“瞄準打擊”。以徐玉玉為例,剛到教育局辦理了助學金申請,兩天后就收到了“發放助學金”的詐欺電話。這樣的“巧合”,實在讓人有些匪夷所思。而類似妻子在醫院建檔後就收到推銷嬰兒用品的電話、買了機票上飛機當天就收到航班取消的詐欺簡訊等情節,都難免讓人憤怒發問:究竟是哪個環節、什麼地方泄露了我們的個人信息。
90後青年群體已成為網路詐欺主要受害者,一半以上都是這些年輕人。而且一半左右的受害者居然都是主動轉賬給騙子的。主要被騙原因並非是“貪便宜”或者“太笨了”,而是因為完全不知道有這種騙術存在,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意識而被騙子輕易忽悠了。
不僅僅是個人信息。騙子們使用的銀行賬戶,是否實名辦理?他們使用的手機號碼,用什麼方式開通?他們賴以生存的網路平台,究竟是誰在管理?銀行是否能夠開通“賬戶網上快速凍結綠色通道”?運營商的虛擬號段應該如何規範和監管?其實,只要下決心去填補一個個漏洞,就能夠防止更多人遭遇徐玉玉的命運。

黑色產業

據國內第一個警民聯合網路詐欺舉報平台”獵網平台“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網路詐欺已形成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15餘工種、160餘萬從業人員、其“產業規模”不低於1152億元人民幣,已成中國第三大黑色產業。且從業人員分工明確、素質專業。
精準詐欺
現代網路詐欺產業鏈分工體系
報告顯示,即便是手法最簡單的網路詐欺,也需要至少10人的犯罪團伙。從開發製作、批發零售到詐欺實施、分贓銷贓四個環節,網路詐欺還可劃分出釣魚編輯、木馬開發、盜庫黑客、電話詐欺經理、簡訊群發商、域名販子、個信批發商、線上推廣技師、財務會計師等多達15個不同工種。其中,個人信息泄露和售賣已成重要一環,為不法分子實時“精準詐欺”提供了有力工具。
完善的黑產鏈條、素質專業的從業人員、詳盡的個人信息及精心編寫的劇本,致使電信詐欺頻發。僅2016年8月,360手機衛士就為全國用戶識別攔截各類騷擾電話34.3億次,平均每天識別攔截騷擾電話約1.11億次。其中,共識別攔截詐欺電話4.45億次,占到了當月騷擾電話識別攔截總量的13.0%,平均每天識別攔截詐欺電話約1435萬次。

應對方式

首先要充分意識到目前有這類騙術普遍存在這一點,有保護自己的先決意識,要假設自己的個人信息已被泄露。“說實在的,現在個人信息沒有被泄露的情況反而很罕見。”然後就是只要是陌生人的來電,無論他能說出多少你個人具體的信息,無論他說自己是公檢法的,還是銀行學校的,他知道你的父母名字、家庭住址、學校專業等等,都要小心是騙子,同時撥打官方機構電話求證。再有就是任何人要求你去ATM進行轉賬操作,還要求你在一定時間段必須完成,那很可能就是騙子。
應對精準詐欺,需要治理、打擊上的“精確制導”。徐玉玉事件正是一個切入口,不管是當地教育部門、高校還是其他機構,都絕非無跡可尋。銀行、電信部門與公安部門的密切配合,也有助於準確定位、迅速打擊。而在更多的案例里,涉案賬戶查詢、凍結,涉案號碼查詢、分析,個人信息泄露的原因、位置,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成為一個打擊點。
古話說,“無利不起早”。電信詐欺、售賣個人信息得來的暴利,讓很多人絞盡腦汁、鋌而走險。相關部門需要認識到,監管與打擊電信詐欺,維護的是公眾利益,這是更重要、也更根本的利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遏制住“敢犯任何罪行”的“騙子合伙人”。

法律措施

近些年來,我國著手構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體系。201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決定》,將公民個人電子信息保護納入法律層面。2013年7月,工信部制定出台《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此外,2012年底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中也專門新設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其中對於犯罪嫌疑人的判罰最高可達7年。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對於震懾電信詐欺犯罪分子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下一步,在期待進一步完善立法的同時,對於電信詐欺案件的責任歸屬也應進一步細化。打擊電信詐欺,並不是公安部門的一家之責,需要對涉及到的電信運營商、銀行金融、網監、工信、司法等各部門各環節加以統籌協調安排,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同時也需要劃分清楚責任歸屬,實現該行動時行動、該問責時問責。
電信詐欺已經進入“精準”階段,僅靠實名制一招來“廣撒網”已經無法實現對犯罪分子的有效打擊。只有建立長效機制,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充分發揮法律的力量才能實現從根本上遏制電信詐欺的泛濫,為公民信息安全打造堅固的“防火牆”。
2016年9月,主題為“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的第三屆國家網路安全周召開在武漢召開。安全周上,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分享了自己曾遭遇的“精準詐欺”。此前周鴻禕曾收到“周鴻禕這是你孩子的成績單”的詐欺簡訊,周鴻禕表示此類詐欺信息能夠精準說出自己的姓名等信息、迷惑性很強,令人防不勝防。

主要案件

2016年8月21日,山東臨沂女孩徐玉玉的遭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也再次將電信詐欺的問題擺在公眾面前。
2016年8月23日凌晨,來自臨沭縣的大二學生宋振寧也在遭遇電信詐欺後,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2016年,瓊海一名貧困學生小麗也接到了發放助學金的詐欺電話,不法分子用同樣的話術、同樣的套路騙走小麗1.7萬元。
2016年,一獨居老人接到冒充“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人員的詐欺電話,稱老人有包裹涉嫌走私,要求老人立刻開通網銀接受全面檢查,老人開通網銀後便按照詐欺分子指示,總共進行了63筆轉賬操作,損失1156萬元。
2016年8月23日,一位腦癱患兒的母親帶著網上籌集的6.1萬元的善款奔赴上海為孩子治病,了解了專家建議後他們選擇回鄭州,殊不知卻陷入了退票詐欺騙局。先後按照騙子指示,在ATM機上轉賬三筆,為孩子籌集的6萬餘救命錢全部被騙。
2022年,高某某、王某某等在北京註冊運營的4家“國際公司”經營“拍賣”業務,針對老年人精準實施詐欺,300餘名老年人先後受騙,詐欺金額達1000餘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