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潮間帶特殊生境生物調查虛擬仿真實驗是深圳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港澳大灣區潮間帶特殊生境生物調查虛擬仿真實驗
- 課程負責人:李荔
- 建設院校:深圳大學
- 授課教師:張煜、鄧利、陳偉釗、過志鵬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海洋科學專業核心實驗課及野外實習等的教學,部分內容難以通過具體實踐實現。如底棲動物幼蟲難以實驗室培養,野外現場觀測也難以達成實驗目標;潮間帶地理環境的異質性,實地(特別是灘涂)考察的風險性高,對一些特殊生境生物,現場觀察識別極難實現。通過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潮間帶特殊生境生物調查”虛擬仿真實驗課程,是對實驗實踐教學的重要且必要的補充。
本實驗套用可視化虛擬仿真技術,使學生沉浸式體驗潮間帶不同生境,了解生物多樣性,掌握濱海動物及紅樹的分類特徵,並能學習海洋底棲動物幼蟲發育情況及其附著變態過程的生物信號機制。教學內容深淺度合理,趣味性強,對大灣區特殊豐富生境的學習探究可增強學生的自豪感,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易於激發學生學習志趣和潛能,特別適合線上學習和線上線下混合拓展學習。實驗不僅適用於海洋科學專業實驗實踐教學,也可適用於大灣區高校生物科學、生態學相關專業的野外實習。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潮間帶特殊生境和地質地貌特徵,具備對不同潮間帶類型(岩石灘、沙灘、泥灘和紅樹林等)和地質地貌(基岩海岸、堆積海岸、海蝕地貌)進行辨識和描述的能力。
②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潮間帶特殊生境常見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魚類和鳥類的名稱、分類地位及形態特徵;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及其與環境的關係。
③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潮間帶典型紅樹植物名稱、分類地位及形態特徵;了解不同紅樹植物的形態和生理特徵及其與潮間帶生境的關係。
④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潮間帶底棲附著動物總合草苔蟲(Bugula neritina)的幼蟲浮游、底表搜尋、附著、變態發育的全過程;了解海洋無脊椎動物浮游幼蟲期的生態意義、誘導幼蟲附著的因素、生物信號通道在幼蟲附著過程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① 通過學習,使學生獲得對潮間帶特殊生境的分析和辨識能力。
② 通過學習,使學生獲得對潮間帶常見動物、常見紅樹植物進行資源調查和研究的能力。
③ 通過學習,使學生獲得對底棲附著動物生活史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④ 通過學習,使學生獲得團隊合作和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