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兩生集校補》是2020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兩生集校補
- 作者:潘之博,麥孟華,康有為,上彊村民,何擎一,夏令偉 等
- 出版社:廣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5月1日
- 頁數:16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6229478
《粵兩生集校補》是2020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粵兩生集校補》是2020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該書是對“粵兩生”潘之博與麥孟華詩詞進行全面整理的成果。主體部分共分五卷,基本遵循粵兩生集的體例編排,前三卷分別焉弱庵詩詞,後二卷為蛻庵詩詞。至於二人詩詞焉粵兩生...
《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系日人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兩書的合編,它是現代具有學術價值的總結性《史記》校注本。特點介紹 《考證》資料比較詳實 各種版本《史記》包括標點本多隻附錄三家注,《考證》則以金陵書局本為底本,引錄三家注以來有關中日典籍約一百二十多種,其...
光緒十九年(1893年),王鵬運校勘元劉因《樵庵詞》,依據《御選歷代詩餘》《花草粹編》《詞綜》等斠“知聖道齋”舊鈔本,並從《歷代詩餘》校補《玉樓春》《菩薩蠻》兩闋於後。同年八月,《樵庵詞》刻成,王氏再校,“補遺二闋,疑非劉詞,氣格不逮遠甚,《菩薩蠻》一闋尤遜。癸巳中秋前四夕,刻成覆斠再記...
1935年潮陽郭泰棣以吳興嘉業堂藏萬曆刊本與林大春遠孫林奮生家藏“舊印祖本”互為校補,移易刪並,重編為《井丹林先生文集》20卷並印行。1980年香港潮州會館董事會以之作為“潮州文獻叢刊”之三,影印發行,成為目前研究者最方便使用的一個本子。林大春《井丹詩文集》二十卷 ,又稱《井丹林先生文集》,該集為今見...
是年,成《古代貨幣甄微》四卷、《長安獲古編校補》一冊。冬,屈萬里來館。語之曰:“治事期如銀行之整飭不紊,治學期如學校之師友講習。”(《屈萬里文存》)民國二十年(1931年) 三十五歲 三月,創辦《山東省立圖書館季刊》,旨意有二:“現代中國圖書館學,尚在一初期運動時期。舊日之成規,既不盡適用...
履齋示兒編二十三卷 坿校補一卷 清 顧廣圻 撰校補 宋 孫奕 撰 嘉慶十六年 據孫怡谷盧召弓校本顧澗薲補校本刊 霽山先生集五卷 首一卷 拾遺一卷 宋 林景熙 撰 元 章祖程 注 嘉慶十五年 據校補明刊本刊 第二十六集 五行大義五卷 隨 蕭吉 撰 嘉慶十八年 據日本佚存叢書本 負暄野錄二卷 宋 陳槱 撰 古刻...
他還曾對存目書《元典章》進行了精心校補。鄭振鐸先生性嗜古代典籍,非常注意四庫存目書的收藏。所著《劫中得書記》涉及到30餘種存目書,其中《佳日樓集》、《太平三書》、《程氏墨苑》、《莆風清籟集》、《帝京景物略》都是罕見難得而有價值之書,得之則如獲至寶,欣喜異常。謝國楨先生也很注重四庫存目...
①原本久已失傳,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並印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②《叢書集成》本,據《聚珍》本。③魯迅用類書、地誌等作校勘,有1938年《魯迅全集》本。④1983年廣東人民出版社標點重印魯迅校本。⑤《嶺表錄異校補》,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劉恂著,商璧、潘博校。提要 《嶺表錄異...
《廣東叢書》第一集收入7種文獻,徐信符為5種寫了序言,涉及書的版本由來、內容及評價,為讀者提供方便。他見到清代著名書院廣雅書院及學海堂刻印叢書之版片堆積如山,無人清理,任其棄毀,乃挺身而出,呈請自行籌措款項,成立廣雅版片印行所,對殘版進行分類校補,選書 l50多種,匯為《廣雅叢書》。又修訂學海堂...
《舊五代史校補》二十卷 宋薛居正等撰 稿本未刊九冊 《莫氏初訂持靜齋書目》四卷續一卷 莫友芝撰 校錄本未刊四冊 此莫氏為丁日昌藏書所著錄書目,復經溫氏重新校錄改正謬誤,並加必要案語。《持靜齋善本書目》三卷 稿本未刊二冊 編釋者將丁日昌持靜齋收藏善本書,重新編定,析為三卷:卷一宋本、元本,...
於帖目未收者,成校補一卷。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起,余移居上斜街東莞會館,百無聊賴,以書畫遣日。所居密邇琉璃廠,時至觀復齋,富華閣,翠墨齋假叢帖觀之……”五、南寧二邑會館(東莞、南海兩縣合建)二邑會館就座落在,現南寧市壯志路(原博愛街)這條會館街上,這是一座只有600平方米的老房子,...
校補薪黃四十八砦紀事跋 舊鈔本守麇紀略跋 舊鈔本崇禎長編殘本跋 鈔本甲乙事案跋 舊鈔本南渡剩莢跋 南渡錄跋(一)南渡錄跋(二)弘光實錄鈔跋 馬閣老洗寃錄跋 稿本魯之春秋跋 明餘姚孫氏世乘跋 校鈔本思文大紀跋 鈔本孤臣述跋 鈔校本存信編跋 鈔本兩粵新書跋 舊鈔本天南紀事跋 舊鈔本滇南外史跋 舊...
有關《漢書》的重要考訂之作,有如下數種:清王念孫《讀漢書雜誌》,清沈欽韓《漢書疏證》,清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清錢大昭《漢書辨疑》,清朱一新《漢書管見》,清沈家本《漢書瑣言》,近人楊樹達《漢書窺管》,近人陳直《漢書新證》。王、周之作,長於音訓文義。二沈、錢、朱諸氏精於考證。楊樹達之訓詁...
全聯典指明·聞人詮校補《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聞雞起舞;人傑地靈。——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聞人複姓“聞人”二字的嵌字聯。集句行世;治禮傳家。——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史人聞人祥正,著有《集句宮詞》等。下聯典指漢代名人聞人通漢事典。名聞北宋;...
校補薪黃四十八砦紀事跋 舊鈔本守麇紀略跋 舊鈔本崇禎長編殘本跋 鈔本甲乙事案跋 舊鈔本南渡剩跋 南渡錄跋(一)南渡錄跋(二)弘光實錄鈔跋 馬閣老洗寃錄跋 稿本魯之春秋跋 明餘姚孫氏世乘跋 校鈔本思文大紀跋 鈔本孤臣述跋 鈔校本存信編跋 鈔本兩粵新書跋 舊鈔本天南紀事跋 舊鈔本滇南外史跋 舊鈔...
類書是輯錄各種書籍中的有關資料,分門別類編排而成的工具書,具有百科全書的性質。古代的類書編排方法不很科學,有用分韻、分字等方法編排的。但是此類書很有用處,如可以根據所輯資料查找古代社會事物的原委、典章制度的沿革、文字掌故的興廢,或可用以校補古籍。古代的類書與經、史、子、集密切相關,工具性、...
《長水集》是2009年9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其驤。內容簡介 《長水集(套裝全3冊)》由《長水集》上、下兩冊以及續編合成。上冊收有作者1949年前寫的文章36篇,內容主要是對古籍中地理沿革的考證,對幾種地理史籍的校補、評校,對古代若干少數民族的論述和考證,對近代幾種關於歷史地理的史籍和工具書...
《讀漢書雜誌》(清朝·王念孫),《漢書注校補》(清朝·周壽昌),長於音訓和文義。《漢書疏證》(清朝·沈欽韓), 《漢書辨疑》(清朝·錢大昭),《漢書管見》(清朝·朱一新),《漢書瑣言》(清朝·沈家本),精於考證,訓詁和校勘也頗有可取。《漢書窺管》(民國·楊樹達),長於訓詁校勘。
隨後譚綸又在閩、粵兩省指揮抗倭,節節獲勝,慶典戰績的戲曲活動在這兩省頻頻出現,故海鹽腔隨之也在閩、粵兩省流行。海鹽腔傳入宜黃後,前後達四年之久,漸漸與在臨川區域流行的弋陽腔融合,形成宜黃腔。這樣江南一帶逐漸形成以江西為中心盛傳海鹽腔的戲曲活動網,而宜黃則成了中國南方著名的戲曲活動中心,宜黃藝人...
揚雄生於甘露元年(前53年),40餘歲即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以後。考《漢書·成帝紀》和 ,陽朔三年(前22年)九月,王音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其時雄年32;永始二年(前15年)王音卒,其時雄年39。都不合“四十餘”之數。前人已注意及此,清周壽昌《漢書注校補》在詳細排列了揚雄時間表後,說:“案古四...
函牘類有《東齋孩捐徵信錄》《南豫徵信錄》《西晉徵信錄》《北直徵信錄》《直皖徵信錄》《直東江浙徵信錄》《粵蘇直東徵信錄》《豫皖徵信錄》《蘇菑錄》《晉飢編》等;志乘類有《重修孟葑宗乘》《校補孟葑宗乘》《蘇州謝氏譜》《桃塢小志》及《五畝園小志題詠合刻》等,方書類有《重刊良方集腋》附...
中外學術界對《新元史》作了很高評價,認為此書集500多年各家研究之大成,補充了許多新內容,糾正了不少錯誤,編纂嚴密。屠寄所著《蒙兀兒史記》廣采中外文資料校補《元史》,糾正《元史》訛誤甚多,並蒐集零散材料補充了《元史》所缺的數百個人物傳,彌補了《元史》對元朝建立前早期蒙古族史、四大汗國史以及不少...
1931年,張宗祥借得浙江吳興劉氏嘉業堂所藏原稿加以校補,釐訂為本紀22卷、志32卷、傳36卷(皆為類傳),並子目合共102卷。193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嘉業堂原稿,將塗易可辨的字恢復原樣,加注張氏校補文字,影印行世。歷經滄桑,沉埋了二百多年的《罪惟錄》,至此才得與世人見面。《罪惟錄》最注意“靖難...
著有《元也里可溫考》、《元西域人華化考》、《元典章校補釋例》、《舊五代史輯本發覆》﹑《二十史朔閏表》、《中西回史日曆》、《史諱舉例》、《南宋河北新興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中國佛教典籍概論》、《通鑑胡注表微》等。陳智超(1934~),廣東新會人,生於上海。宋史...
海寧王國維校補 五帝 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山海經·海內經》注。)帝王之崩曰陟。(《韓昌黎集·黃陵廟碑》)國維案:此昌黎隱括本書之語,非原文如是。黃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為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太平御覽》七十九引《抱朴子》曰:“汲郡中竹書”云云。今《抱朴子》無此文。
校補《斷腸詞》跋 方岳《秋崖詞》跋 佚名《章華詞》跋 李道純《清庵先生詞》跋 劉因《樵庵詞》跋 第二輯 詩文品藻 北宋人手高眼低 詞固不可概人 五十年來少校詞 《花間》至不易學 唐詞往往麗而不流 人物合一,絕無曲折 沉著厚重,小山獨造處 東坡清語不易模仿 詞殆絕學,良可慨夫 宋初風格艷而質 ...
嘉靖四十二年,以助守臨武縣城功起用,補上海丞,遷順天府丞,晉僉都御史,巡撫八閩時,復以御倭、平海寇功,進副都御史,調江西巡撫,授少司馬兼御史中丞,總制兩粵,官終戶、兵二部尚書,並參贊機務。為人沉毅寡言,學識淵博。居官時,到處興學育才。巡撫江西時,創建濂溪書院,並親自作記。在兩廣時,適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