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齒蒙古櫟

粗齒蒙古櫟,殼斗科,櫟屬,蒙古櫟變種。產自東北、華北。日本、朝鮮也有分布。材質堅硬,耐腐力強,乾後易開裂;可供車船、建築、坑木等用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粗齒蒙古櫟
  • 拉丁學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 ex Ledebour var. grosseserrata (Bl.) Rehd. Wils
  • 別稱:大齒蒙古櫟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殼斗目 Fagales
  • :殼斗科 Fagaceae
  • :櫟屬 Quercus
  • 分布區域:產自東北、華北。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3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紫褐色,有棱,無毛。頂芽長卵形,微有棱,芽鱗紫褐色,有緣毛。葉片倒卵形至長倒卵形,長7-19厘米;寬3-11厘米,頂端短鈍尖或短突尖,基部窄圓形或耳形,葉緣7-10對鈍齒或粗齒,幼時沿脈有毛,後漸脫落,側脈每邊7-11條;葉柄長2-8毫米,無毛。雄花序生於新枝下部,長5-7厘米,花序軸近無毛;花被6-8裂,雄蕊通過8-10;雌花序生於新枝上端葉腋,長約1厘米,有花4-5朵,通常只1-2朵發育,花被6裂,花柱短,柱頭3裂。殼斗杯形,包著堅果1/3-1/2,直徑1.5-1.8 厘米,高0.8-1.5厘米,殼斗外壁小苞片三角狀卵形,呈半球形瘤狀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絨毛,伸出口部邊緣呈流蘇狀。堅果卵形至長卵形,直徑1.3-1.8厘米,高2-2.3厘米,無毛,果臍微突起。花期4-5月,果期9月。蒙古櫟(原變種)
本變種與原變種區別,葉較窄長,葉緣具向上彎曲粗鋸齒,側脈較多,通常每邊14-18條。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2 100米的山地,在東北地區常生於海拔600米以下,在華北常生長於海拔800米以上,常在陽坡、半陽坡形成小片純林或與樺樹等組成混交林。

分布範圍

產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等省區。俄羅斯、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木材邊材淡褐色,心材淡灰褐色,氣乾密度0.67-0.78克/立方厘米,材質堅硬,耐腐力強,乾後易開裂;可供車船、建築、坑木等用材,壓縮木可供作機械零件,葉含蛋白質12.4%,可飼柞蠶;種子含澱粉47.4%,可釀酒或作飼料,樹皮入藥有收斂止瀉及治痢疾之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